预科

yù kē [ yu ke]
繁体 預科
注音 ㄩˋ ㄎㄜ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预科 yùkē

(1) 附设在高校中或者单独设立的为高等学校培养新生的机构

preparatory course in a college

词语解释

  1. 为高等学校培养新生的一种机构,或单独设立,或为高校的组成部分。

    巴金 《灭亡》第六章:“ 李静淑 到 上海 的时候,她底哥哥已经是N大学本科二年级生了。她也考入这个大学的预科。” 郁达夫 《沉沦》:“在这预科里预备一年,卒业之后才能入各地高等学校的正科。” 丁玲 《母亲》四:“这学期完结时是毕业考试,不过还要继续办下去,那时就改为本科,现在是预科。”

引证解释

⒈ 为高等学校培养新生的一种机构,或单独设立,或为高校的组成部分。

巴金《灭亡》第六章:“李静淑到上海的时候,她底哥哥已经是N大学本科二年级生了。她也考入这个大学的预科。”
郁达夫《沉沦》:“在这预科里预备一年,卒业之后才能入各地高等学校的正科。”
丁玲《母亲》四:“这学期完结时是毕业考试,不过还要继续办下去,那时就改为本科,现在是预科。”

预科的国语词典

一种学制体系。为修习本科前的预备阶段。

预科的网络释义

预科

  • 预科即大学基础课程(University Foundation Year)或桥梁课程(Bridging course),读大学前的预备教育,一般都要求海外高中毕业生读1年左右的预科,以适应国外的学习方式。国外大学一般都有预科课程或指定学院教授预科课程,留学生完成1年预科后,根据成绩决定能否升入原先选择的院校,也可根据成绩转入其它更好的大学。
  • 预科造句

    学生要先念一年预科,然后才能开始攻读学位课程。
    相较于将职业教育与大学预科相对立的看法,他们尝试将二者合而为一。
    它的奇特性和它的意义的含糊应该被教授,应该教给预科医药学生,在他们的科学生涯里关于未确定事物他们需要更早地开课。
    备注:凡申请汉语进修和本科预科班者,必须填写以上表格。
    有如红帽考试预科的指南所定义的一些另外的预先非有不可的技术。
    按照能力,一些学生被分到大学预科班,另一些则被分到职业培训班。
    对此发微博表示,预科班,就是收进来准备参加春季高考的,符合分数线,高校就内录了。
    具有理工学士学位,或者在魁北克完成大学学习并且接受过一年大学医学预科班的学习。
    入学通知:经层层选拔,你已被国际扫盲大学预科班破格录取,进修国际盲文专业,入学前将进行智商测验,有小学毕业证者可免试。世界扫盲日快乐!
    虽然有一些幼儿园和预科班也举行毕业典礼,但是那大多数都是玩玩,一些人正在担忧的是流行起来的高中毕业典礼。
    清洁员在纽约市皇后区圣佛朗西斯预科中学清理工作。
    不列颠风格中的极品。预科生俱乐部。
    我报读了大学预科班,希望将来成为一名护士。
    我先上的社会大学,获得了我的预科学位,然后才转到四年制的大学的。
    他是医学院预科的学生,也在康乃尔大学,碰巧也得了重感冒。
    詹妮我在学习音乐,预科生在做曲式分析。
    他也就读康奈儿大学,医学院预科生,顺便提及一下,他也患了重感冒,我与弥尔顿遂一见钟情。
    他极端反对知识分子,对像他父亲那样的东部沿岸的大学预科生心怀敌意,有时会变得极其残忍。
    詹妮弗:预科生,我可不是说合法性问题,我在说道德问题。我是说哈佛有五百万本藏书,拉德克利夫只有几千本。
    医学预科生为什么要学历史?

    汉字详情

    [yu]
    部首: 616
    笔画: 10
    五笔: CBD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NNMBO
    四角: 112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页( xié), 予声。本义:安乐。经典通用“豫”字)

    (2) 同本义

    仙亭日登眺, 虎丘时游预。—— 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

    (3) 预先,事先。事先有准备。通“豫”

    预备走舸。(豫备轻快的小船。豫,同“预”,预先。舸,船;走舸,快船,偏正式词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预虑(事先考虑);预筮(预卜吉凶);预借元宵(预先点放灯);预日(提前一天);预图(预先考虑);预置(事前陈设)

    动词

    (1) 参与。通“与”

    凡事相及为预。——《珠丛》

    且灌夫何预也?——《汉书·灌夫传》。 师古曰:“预读曰豫。预,干也。”

    次日设朝,董太后降旨,封 皇子协为 陈留王, 董重为骠骑将军, 张让等共预朝政。——《三国演义》

    (2) 又如:预席(参加宴会);预选(参与考试选拔);预会(参加集会);预宴(赴宴)

    英文翻译

    prepare, arrange; in adv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6

    宋本广韵

    [ke]
    部首: 505
    笔画: 9
    五笔: TU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YJ
    四角: 24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2) 同本义

    科,程也。——《说文》

    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

    与此同科。——《论衡·幸偶》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

    (3) 又如:科品(种类;等级);科荣(科第荣华);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

    (4) 法令;刑律

    三仪同科。——《太玄·玄离》。注:“法也。”

    从水之科满。——《太玄·从》。注:“法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科防互设(条律禁令交相设置);科文(法令条文);科令(法令;律条);科戒(修道的戒律、法规)

    (6) 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

    设程试之科,重金爵之赏。——韦昭《博奕论》

    (7) 又如:科分(科举中式之年份);科甲出身(由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科法(科举取士之法);科贡(泛指科举)

    (8) 条款;段落

    科条既备。——《战国策·秦策》

    (9) 又如:科段(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科条(科目,项目;条例;谓分类整理成条款、纲目)

    (10) 法式;规制 。如:科式(法式。指宗教仪式);科制(制度;程式)

    (11) 课程或业务的分类 。如:文科;工科;理科;科本(课本,教科书)

    (12) 官署或机关中按工作性质分设的部门 。如:科研所(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科业(指行业中的某一部门);科道(指科道两衙门)

    (13) 指科斗文字。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如:科斗文(科斗文字);科斗字(科斗文字);科斗书(科斗文字);科斗籍(古文经籍)

    (14) 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

    鼓三通,锣三下科。——《窦娥冤》

    (15) 又如:打科;笑科

    (16) 草丛 。如:科生(丛生);科藤(藤的一种。可以作杖、编席、制绳索)

    (17) 通“窠”。坎;坑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

    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

    (18) 又如:科子(坑子);科臼(窠臼);科雉(刚出窠之雉;幼雉)

    动词

    (1) 审理狱讼;判刑 。如:科罪(判处罪刑,依律断罪);科半(指依刑律减半判罪);科决(审理判决);科案(审理查究案件)

    (2) 考较;查核 。如:科计(估量;计算);科校(稽核);科问(查问)

    (3) 课税,征税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4) 又如:科派(摊派);科差(向官府缴纳的捐税和承担的差役);科敛(聚敛,收取财物)

    (5) 谓参加科举考试 。如:科甲(旧时指科举);科进(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科诏(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6) 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如:科柏(修剪柏树。祭扫灵墓);科斧(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以砍除桑树繁枝)

    形容词

    空虚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孔颖达疏:“科,空也。阴在内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英文翻译

    section, department, sci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f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1 [陆丰腔] ko1 [梅县腔] ko1 [沙头角腔] ko1 [东莞腔]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海陆丰腔] ko1 [宝安腔] k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kʰuɑkhua/q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