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箫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乐器名。
《文献通考·乐十一》:“颂簫尺有四寸,十六彄。”《东周列国志》第四七回:“昔 伏羲氏 ,编竹为簫,其形参差,以象凤翼……小者谓之‘颂簫’,编十六管,长尺有二寸。”
引证解释
⒈ 古乐器名。
引《文献通考·乐十一》:“颂簫尺有四寸,十六彄。”
《东周列国志》第四七回:“昔伏羲氏,编竹为簫,其形参差,以象凤翼……小者谓之‘颂簫’,编十六管,长尺有二寸。”
颂箫的网络释义
颂箫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公声。从“页”的字一般与“头”有关。本义:容貌,仪容)(2) 同本义
颂,貌也。——《说文》
鲁徐生善为颂。——《汉书·儒林传》
庶考斯之颂仪。——《杨统碑》。经传皆以容为之。
(3)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容”
(4) 占兆之词
其颂皆千有二百。——《周礼·大卜》
(5) 《诗经》的六义之一 。与风、雅、赋、比、兴合称六义。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之一,即收集在《周颂》、《鲁颂》、《商颂》中的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辞
(6) 文体之一,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 。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诗行的长短不一和诗节形式的复杂为标志。如:史岑《出师颂》;颂赞(文体名。颂,是用以歌颂功德,如扬雄有《赵充国颂》;赞原用于赞美,后来也用于评论。如袁宏有《三国名臣序赞》)
动词
(1) 歌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什一行而颂声作矣。——《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2) 又如:颂椒(歌颂皇后);颂子(文体的一种);颂古(佛家语。指选过去的公案,用诗句来颂出它的思想精义);颂美(赞扬他人的功德)
(3) 祝颂 。如:顺颂时安;并颂俪祉
(4) 通“诵”。朗读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否?——《孟子·万章下》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颂读,昼夜不息。——《后汉书·逸民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竹,肃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洞箫,竹制的管乐器)
(2) 同本义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后世用一根管子。竖着吹的叫洞箫
箫,参差管乐也。象凤之翼。——《说文》
箫管弦歌。——《周礼·小师》。注:“编小竹。”
若风之过箫。——《淮南子·齐俗》
箫,编竹为之。长尺五寸。——《五经通义》
秦地吹箫女, 湘波鼓瑟妃。—— 唐· 韩愈《梁国惠康公主挽歌》
箫韶以随。——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箫韶(大磬。泛指乐器;又指舜的乐曲。借指乐声);箫笛(箫与笛。泛指管乐器)
(4) 弓的末端
右执箫,南扬弓。——《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