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祝

sòng zhù [ song zhu]
繁体 頌祝
注音 ㄙㄨㄥˋ ㄓㄨˋ

词语释义

颂祝 sòngzhù

(1) 祝福,颂扬

express good wishes

词语解释

  1. 颂扬祝福。

    宋 陆游 《天申节进奉银状》:“效颂祝於万年,适逢盛际。”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文靖》:“尝搆小楼於室之东北隅,既落成矣,宾朋酒酣,相为颂祝。” 阿英 《漫谈初期报刊的年画和日历》:“其他大小报纸,也大都有‘贺年小启’和颂祝新年文章。”

引证解释

⒈ 颂扬祝福。

宋陆游《天申节进奉银状》:“效颂祝於万年,适逢盛际。”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先文靖》:“尝搆小楼於室之东北隅,既落成矣,宾朋酒酣,相为颂祝。”
阿英《漫谈初期报刊的年画和日历》:“其他大小报纸,也大都有‘贺年小启’和颂祝新年文章。”

颂祝的网络释义

颂祝

  • 颂祝
  • sòng zhù
  • 颂扬祝福。宋·陆游《天申节进奉银状》:“效颂祝於万年,适逢盛际。”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先文靖》:“尝搆小楼於室之东北隅,既落成矣,宾朋酒酣,相为颂祝。”
  • 颂祝造句

    丝竹并陈、鼓乐齐鸣,恭颂祝文,敬达圣灵。
    顺颂祝博友振翅高飞,携手共创辉煌!
    依照仿古礼仪,身着汉服的祭祀人员进行了迎神、上香、颂祝文、行初献礼、献帛、诵祭文、行亚献礼、撒五谷、奠酒、送神、行终献礼。
    当日上午,该校学子在孔子雕像前,行传统三献礼,帛醴敬献,恭颂祝文,并向师者行鞠躬礼。
    当日上午,该校学子在孔子雕像前,行传统三献礼,帛醴敬献,恭颂祝文,并向师者行鞠躬礼,整个过程完整地复原了古代弟子求学拜师的流程。
    神职人员颂祝的声音伴随着充满韵味的鼓点萦绕在整个神社上空。
    昨日,湖南科技学院的学生们在孔子雕像前行传统三献礼,帛醴敬献,恭颂祝文,完整展示了古代学子求学拜师的流程。
    按照仿古礼仪,主祭官率众官进行了迎神、上香、颂祝文、行初献礼、献帛、诵祭文、行亚献礼、撒五谷、奠酒、送神、望燎、行终献礼等。
    活动现场,众礼生按历史记载,行传统三献礼,帛醴敬献,恭颂祝文。
    黎元洪一身蓝呢戎装,汤化龙为导,谭人凤授旗剑,居正宣讲革命初衷,最后,由大戏主角黎元洪跪颂祝文。

    汉字详情

    sòng [song]
    部首: 616
    笔画: 10
    五笔: WCD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CIMBO
    四角: 817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公声。从“页”的字一般与“头”有关。本义:容貌,仪容)

    (2) 同本义

    颂,貌也。——《说文》

    鲁徐生善为颂。——《汉书·儒林传》

    庶考斯之颂仪。——《杨统碑》。经传皆以容为之。

    (3)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容”

    (4) 占兆之词

    其颂皆千有二百。——《周礼·大卜》

    (5) 《诗经》的六义之一 。与风、雅、赋、比、兴合称六义。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之一,即收集在《周颂》、《鲁颂》、《商颂》中的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辞

    (6) 文体之一,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 。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诗行的长短不一和诗节形式的复杂为标志。如:史岑《出师颂》;颂赞(文体名。颂,是用以歌颂功德,如扬雄有《赵充国颂》;赞原用于赞美,后来也用于评论。如袁宏有《三国名臣序赞》)

    动词

    (1) 歌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什一行而颂声作矣。——《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2) 又如:颂椒(歌颂皇后);颂子(文体的一种);颂古(佛家语。指选过去的公案,用诗句来颂出它的思想精义);颂美(赞扬他人的功德)

    (3) 祝颂 。如:顺颂时安;并颂俪祉

    (4) 通“诵”。朗读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否?——《孟子·万章下》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颂读,昼夜不息。——《后汉书·逸民传》

    英文翻译

    laud, acclaim; hymn; ode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6

    宋本广韵

    部首: 519
    笔画: 10
    五笔: FI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