顉颐

qīn yí [ qin yi]
繁体 顉頤
注音 ㄑ一ㄣ 一ˊ

词语释义

1.下巴骨微向前伸貌。顉﹐通"顩"。

词语解释

  1. 下巴骨微向前伸貌。顉,通“ 顩 ”。

    《汉书·扬雄传下》:“ 蔡泽 , 山 东之匹夫也,顉颐折頞,涕涶流沫,西揖彊 秦 之相,搤其咽,炕其气,附其背而夺其位,时也。”按,《文选·扬雄<解嘲>》作“顩颐折頞”。《汉书·扬雄传下》“ 蔡泽 虽噤吟而笑 唐举 ” 唐 颜师古 注:“噤吟,顉颐之貌。”参见“ 曲颐 ”。

引证解释

⒈ 下巴骨微向前伸貌。顉,通“顩”。参见“曲颐”。

《汉书·扬雄传下》:“蔡泽,山东之匹夫也,顉颐折頞,涕涶流沫,西揖彊秦之相,搤其咽,炕其气,附其背而夺其位,时也。”
按,《文选·扬雄<解嘲>》作“顩颐折頞”。 《汉书·扬雄传下》“蔡泽虽噤吟而笑唐举” 唐颜师古注:“噤吟,顉颐之貌。”

汉字详情

qīn [qin]
部首: 908
笔画: 17
五笔: QDMY
仓颉: CMBC
四角: 8118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kʰĭĕmkhim/qym
[yi]
部首: 616
笔画: 13
五笔: AHK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SLMBO
四角: 717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臣( )声。臣,面颊,繁化作“颐”。本义:下巴) 同本义

颐,颌也。——《方言十》

颐,或曰辅车,或曰牙车,或曰颊车。——《释名》

后稷岐颐自求。——《春秋元命苞》

端行颐霤如矢。——《礼记·玉藻》

手指颐指。——《庄子·天地》

擢项颐。——《汉书·东方朔传》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易·噬嗑》

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西游记》

方额广颐。——《新唐书》

(2) 又如: 颐腮(头颅);颐脱(下颚骨脱臼); 颐溜(俯身伸首平视, 下巴如屋溜下垂。形容礼敬的样子)

动词

(1) 保养

颐者,养也。——《易·序卦》

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

恶饮食乎陋巷兮,亦足以颐神而保年。——唐· 韩愈《闵己赋》

(2) 又如:颐志(养志);颐育(养育);颐神(保养精神);颐爱(保养爱惜);颐贤(培养人才);颐养精神(保养元气);颐身(保养身心);颐年(保养延年);颐老(养老);颐养天年(保养年寿);颐神养性(保养精神元气)

英文翻译

cheeks; jaw; chin; rear; to nourish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