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

yùn lǜ [ yun lv]
繁体 韻律
注音 ㄩㄣˋ ㄌㄩ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韵律 yùnlǜ

(1) 平仄和押韵规范

rules of rhyming

词语解释

  1. 亦作“韵律”。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旧唐书·元稹传》:“思深语近,韵律调新,属对无差,而风情宛然。”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听湖波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

  2. 指某些物体运动的均匀的节律。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她的肩背有韵律地波动着。”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韵律”。

⒉ 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旧唐书·元稹传》:“思深语近,韵律调新,属对无差,而风情宛然。”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听湖波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

⒊ 指某些物体运动的均匀的节律。

叶圣陶《倪焕之》十五:“她的肩背有韵律地波动着。”

韵律的国语词典

舞蹈时以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速度等称为「韵律」。

韵律的网络释义

韵律

  • 拼音:yùn lǜ 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旧唐书·元稹传》:“思深语近,韵律调新,属对无差,而风情宛然。”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听湖波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 2.指某些物体运动的均匀的节律。叶圣陶《倪焕之》十五:“她的肩背有韵律地波动着。”
  • 韵律造句

    音乐家说:“音符跳动、通过韵律表达的一种淡然的激情就是美,一种艺术的美。”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现在,那首本该迷离销魂的诗缺少了韵律,本该圆满明亮的月,缺了。
    生命有其存在的内在规律,人生也有吐故纳新的内在韵律。
    昨夜我辗转反侧睡不着觉,沉寂的黑夜,孤冷的破晓,窗外沉闷的雨水坠落声,跟着那节拍的韵律,一遍遍敲击着我的心房。
    勿忘我,是我心中的一把琴,心灵的使者在琴弦上优雅地弹奏,动人的韵律缓缓地飘逸开来,把我紧紧地包围了。微风虫吟,暗夜繁星,我静静地伫立窗前,似看到了那蓝色的精灵在暗夜里浮动。
    秋天像美丽的少女,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人生像一首诗,它有自己的韵律和节奏,也有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
    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读出韵律来;思念是一阵雨,让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湿润起来;思念是一片阳光,让你的阴郁的日子里明朗起来。
    人生读来几乎像一首诗,他有自己的韵律和节拍,也有生长和腐败的内在周期。
    这时候阳光正以缓缓流动的韵律,惬意地梳理着绒绒的羽毛。几朵白云漫步在天宇之下,悠悠地绽放着蓝天的翅膀。所有阴暗的心情,都在此时打开了蔚蓝的天空。
    看书不能走马观花,要在心里默读,才能体会到韵律。
    在开心的时候,喜欢听悠扬欢快的歌曲;在伤心的时候,喜欢听忧伤凄美的韵律;在心冷的时候,喜欢听伤感凉意回荡的旋律。
    然后以研究的问题为着眼点,回顾了言语产生中韵律生成的相关研究。
    我母亲想要学着写点什么,我父亲又循序渐进,耐心教她旧体诗的词牌和韵律,什么叫五言、七言,五律、七律;什么叫渔歌子,鹧鸪天、忆秦娥。
    这两条修长、轻灵、爱动的腿,走起路来总是一弹一弹的,一旦坐下来,便离开地面,富有韵律地前后摆着,摆累了便左右摇着。
    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的意义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也要尽情感受这种没有答案的人生。
    阁前栽种一畦兰花,飘带似的长叶彰彰在目,依照风的韵律漾起青波,播散微妙馨香。
    斜长石中小尺度韵律环带起因于自组织过程,而与环境因素无关。
    和平是首歌,幸福是谱子,快乐是曲风;和平是首诗,安康是韵律,美好是精髓;国际和平日,唱响和平的歌谣,朗诵科平的诗句,愿永无战争,世界和平!

    汉字详情

    yùn [yun]
    部首: 907
    笔画: 13
    五笔: UJ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APIM
    四角: 076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音,员(匀)声。本义:和谐悦耳的声音)

    (2) 同本义

    余韵徐歇。——宋· 苏轼《石钟山记》

    短笛无声,寒砧不韵。——《西游记》

    (3) 又如:韵悠悠(声音悠扬)

    (4) 归本于喉的音。即语音学所称的韵母 。如:韵符(标注韵母的符号)

    (5) 诗赋中的韵脚或押韵的字 。如:韵牌匣子(近体诗所用之诗韵,即平水韵。将韵字做成小牌,置于匣内并按韵部分匣)

    (6) 气韵;风度 。如:韵度(风韵态度)

    形容词

    (1) 风韵雅致 。如:韵人(有才华的文人雅士)

    (2) 美,标致 ?

    英文翻译

    rhyme; vowel

    方言集汇

    ◎ 粤语:w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6 [客英字典] jun5 [梅县腔] jun5 [东莞腔] jun3 [台湾四县腔] jun5 [宝安腔] j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三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王問去聲合口三等ĭwɛnyonh/hiunn
    [lv]
    部首: 303
    笔画: 9
    五笔: tv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彳( chì),聿( )声。本义:法律;法令)

    (2)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4)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5)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6)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

    (7)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8) 律诗的简称 。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9) 佛教的戒律 。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10) 古代爵位的等第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

    (11) 指季节和气候

    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

    动词

    (1) 约束

    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

    (2)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3) 遵循

    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4) 击

    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

    形容词

    (1) 高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2)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