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旒

tāo liú [ tao liu]
繁体 韜旒
注音 ㄊㄠ ㄌ一ㄡˊ

词语释义

犹垂旒。帝冕前后垂下的玉串。借指皇帝。

词语解释

  1. 犹垂旒。帝冕前后垂下的玉串。借指皇帝。

    唐 许敬宗 《奉和元日应制》:“待旦敷玄造,韜旒御紫宸。”

引证解释

⒈ 犹垂旒。帝冕前后垂下的玉串。借指皇帝。

唐许敬宗《奉和元日应制》:“待旦敷玄造,韜旒御紫宸。”

韬旒的网络释义

韬旒

  • tāo liú
  • 韬旒(韬旒)
  • 犹垂旒。帝冕前后垂下的玉串。借指皇帝。 唐 许敬宗 《奉和元日应制》:“待旦敷玄造,韬旒御紫宸。”
  • 汉字详情

    tāo [tao]
    部首: 437
    笔画: 14
    五笔: FNH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SBHX
    四角: 520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韦,舀( yǎo)声。韦,熟皮。本义:剑套)

    (2) 同本义

    韬,剑衣也。——《说文》

    (3) 装弓的袋子

    韬,弓衣也。——陆德明《经典释文》

    (4) 用兵的计谋

    不劳孙子法,自得 太公韬。—— 李德裕《 李文饶集》

    (5) 又如:韬钤(用兵的谋略);韬略(指军事上的谋略)

    动词

    (1) 掩藏

    韬舌辱壮志,叫阍无助声。——杜牧《感怀诗一首》

    (2) 又如:韬光晦迹,韬光讳彩(收敛锋芒;隐藏踪迹);韬日(日光隐藏);韬世(比喻度量之大,足以容世);韬光(收敛光彩,比喻人怀才不露);韬沉(隐逸);韬含(谙记,熟诸);韬表(弥封书表);韬面(遮面)

    (3) 纳弓于弓袋

    韬,弓藏也。——《广雅·释器》

    (4) 如:韬弓(纳弓入弓套)

    (5) 包容

    有韬世之量。——潘岳《寡妇赋》

    (6) 又如:韬世(度量大);韬合(包容切合);韬涵(包含)

    (7) 宽;缓

    常言:“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sheath, scabbard, bow case

    方言集汇

    ◎ 粤语:tou1
    ◎ 潮州话:tau1

    宋本广韵

    liú [liu]
    部首: 409
    笔画: 13
    五笔: YTYQ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SOYU
    四角: 08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2)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3)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英文翻译

    fringes of pearls on crown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陆丰腔] liu3 [客英字典] liu2 [海陆丰腔] liu2 [梅县腔]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求平聲開口三等liu/lioulĭəu

    韬旒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