韫匵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韞櫝 ”。藏在柜子里;珍藏,收藏。
《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韞,藏也;匵,匱也,谓藏诸匱中。沽,卖也。得善贾寧肯卖之邪。” 邢昺 疏:“此章言 孔子 藏德待用也……言人有美玉於此,藏在匵中而藏之,若求得善贵之贾寧肯卖之邪。” 汉 陈琳 《答东阿王笺》:“载欢载笑,欲罢不能,谨韞櫝玩耽,以为吟颂。” 唐 李德裕 《通犀带赋》:“析以为带,加之盛服,御之则祔身,褫之则韞櫝。” 廖仲恺 《致蒋介石函》:“兄作战计划原稿,乃遭回禄,此弟所引为至憾者。日记一册,弟当韞櫝藏之,断不会再失也。”
比喻怀才珍藏,待价而沽。
《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久处闺闈,粗通经史,非不知钻穴之可丑,韞櫝之可佳也。” 清 顾炎武 《又与公肃甥书》:“世有 孟子 ,或以之劝 齐 梁 ,我则终於韞匵而已。”
怀藏;包藏。
汉 蔡邕 《释诲》:“覃思典籍,韞櫝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晋 左思 《吴都赋》:“伊兹都之函弘,倾神州而韞櫝。”
引证解释
亦作“韞櫝 ”。藏在柜子里;珍藏,收藏。
《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何晏集解引马融曰:“韞,藏也;匵,匱也,谓藏诸匱中。沽,卖也。得善贾寧肯卖之邪。” 邢昺疏:“此章言孔子藏德待用也……言人有美玉於此,藏在匵中而藏之,若求得善贵之贾寧肯卖之邪。”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载欢载笑,欲罢不能,谨韞櫝玩耽,以为吟颂。” 唐李德裕《通犀带赋》:“析以为带,加之盛服,御之则祔身,褫之则韞櫝。” 廖仲恺《致蒋介石函》:“兄作战计划原稿,乃遭回禄,此弟所引为至憾者。日记一册,弟当韞櫝藏之,断不会再失也。”
比喻怀才珍藏,待价而沽。
《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久处闺闈,粗通经史,非不知钻穴之可丑,韞櫝之可佳也。” 清顾炎武《又与公肃甥书》:“世有孟子 ,或以之劝齐梁 ,我则终於韞匵而已。”
怀藏;包藏。
汉蔡邕《释诲》:“覃思典籍,韞櫝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晋左思《吴都赋》:“伊兹都之函弘,倾神州而韞櫝。”
韫匵的网络释义
韫匵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蕴葳;包含
韫,裹也。——《广雅》?
韫于荆石。——《汉书·叙传上》
石韫玉而山晖。——陆机《文赋》
(2) 又如:韫藏(蓄积而未显露);韫椟(隐藏其才不为世用。或指隐藏其才以待时;也指深闺中的才女);韫愚(愚笨的样子);韫椟而藏(比喻为才不为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