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鞾笏”。靴与笏。古代官员在朝觐或其他正式场合用。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靴笏》:“靴者,盖古西胡服也……笏者,记其忽忘之心。”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往时学士,循 唐 故事,见宰相不具靴笏,繫鞋坐玉堂上。”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公主下降》:“赐玉带鞾笏鞍马及红罗百匹。”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鞾笏”。靴与笏。古代官员在朝觐或其他正式场合用。
引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靴笏》:“靴者,盖古西胡服也……笏者,记其忽忘之心。”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往时学士,循唐故事,见宰相不具靴笏,繫鞋坐玉堂上。”
宋周密《武林旧事·公主下降》:“赐玉带鞾笏鞍马及红罗百匹。”
靴笏的网络释义
靴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革,化声。革,皮革。本义: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鞋) 同本义
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晋书》
(2) 又如:靴叶子(塞藏在靴筒内可折叠的票夹);靴桶(靴靿。靴筒);靴衫(乘马时所穿的衣服);靴袍(穿靴时所服的官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o1 [客英字典] hio1 [客语拼音字汇] hio1 [台湾四县腔] hio1 [陆丰腔] hio1 [梅县腔] hio1 [东莞腔] hio1 [宝安腔] hio1
◎ 潮州话:hi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鞾 | 許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竹,勿声。本义: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竹板,用以记事) (2) 手板 (3) 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笏,礼玉藻。笏天子以球王;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说文》 荐笏言于卿士。——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曳笏却立。 持一象笏互。——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笏击(用笏板扑击);笏囊(盛笏板的袋子);笏帛(盛笏的袋);笏板(即笏,手板) (5) 旧时戏班用来写戏目供人点戏用的手板也称“笏” 只见一个掌班拿着一本戏单,一个牙笏。——《红楼梦》 (6) 金银的计算单位。铸金银成笏形,一枚为一笏 众情危惧,共请主人,愿以白金十笏赎之。——五代·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 (7) 指成锭的东西 禧乃检箧中,得笔二管、墨一笏赠之。—— 清· 温睿临《南疆逸史》 英文翻译tablet held by someone having authority
方言集汇◎ 粤语:fat1
◎ 客家话:[陆丰腔] wut7 [客英字典] fut7 vut7 [台湾四县腔] fut7 wut7 [客语拼音字汇] fud5 [海陆丰腔] fut7 wut7 [梅县腔] fut7 [宝安腔] fut7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