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帕
注音
ㄒㄩㄝ ㄆㄚˋ
词语释义
亦作'鞾帕'。
《后汉书.舆服志下》:'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绛袙,以表贵贱。'《旧唐书.李光弼传》:'苟事之不捷,继之以死。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后因以'靴帕'借指武将戎服。
词语解释
亦作“鞾帕”。《后汉书·舆服志下》:“ 秦 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絳袙,以表贵贱。”《旧唐书·李光弼传》:“苟事之不捷,继之以死。及是击贼,常纳短刀於靴中,有决死之志。”后因以“靴帕”借指武将戎服。
清 施何牧 《效诸将》诗之一:“有俟絃歌工化俗,且将鞾帕学论兵。”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鞾帕”。
引《后汉书·舆服志下》:“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絳袙,以表贵贱。”
《旧唐书·李光弼传》:“苟事之不捷,继之以死。及是击贼,常纳短刀於靴中,有决死之志。”
后因以“靴帕”借指武将戎服。 清施何牧《效诸将》诗之一:“有俟絃歌工化俗,且将鞾帕学论兵。”
靴帕的网络释义
靴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革,化声。革,皮革。本义: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鞋) 同本义
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晋书》
(2) 又如:靴叶子(塞藏在靴筒内可折叠的票夹);靴桶(靴靿。靴筒);靴衫(乘马时所穿的衣服);靴袍(穿靴时所服的官袍)
英文翻译
boots
方言集汇
◎ 粤语:hoe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o1 [客英字典] hio1 [客语拼音字汇] hio1 [台湾四县腔] hio1 [陆丰腔] hio1 [梅县腔] hio1 [东莞腔] hio1 [宝安腔] hio1
◎ 潮州话:hia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o1 [客英字典] hio1 [客语拼音字汇] hio1 [台湾四县腔] hio1 [陆丰腔] hio1 [梅县腔] hio1 [东莞腔] hio1 [宝安腔] hio1
◎ 潮州话:hi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鞾 | 許
详细解释名词 (1) 束额巾 。如:帕头(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帕额(裹头巾);帕首(同“帕头”) (2) 佩巾。通“帊” 。如:帕腹(兜肚) (3) 帷帐 绿树垂垂护宝栏,床头翠帕幂双环。——陈旅《题春宫倦绣图诗》 (4) 俗称小方巾为帕 。如:手帕 (5) 压强单位。帕斯卡的简称 ,即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动词 缠绕,包裹 以锦缠股,以红帕首。——韩愈《元和圣德诗》 英文翻译turban, kerchief, veil; wrap
方言集汇◎ 粤语:paa3 paak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a5 [宝安腔] pa5 [梅县腔] pa5 [陆丰腔] pa5 [客语拼音字汇] pa4 [沙头角腔] pa5 [台湾四县腔] pa5 [东莞腔] pa5 [海陆丰腔] pa5 ◎ 潮州话:pê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