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履

gé lǚ [ ge lv]
注音 ㄍㄜˊ ㄌㄩ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革履 gélǚ

(1) 皮鞋

西装革履
leather shoes

词语解释

  1. 皮靴;皮鞋。

    《汉书·郑崇传》:“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 郑尚书 履声。’” 宋 陆游 《访昭觉老》诗:“久矣耆年罢送迎,喜闻革履下堂声。” 清 黄遵宪 《题樵野文运甓斋话别图》诗:“吉莫製革履,蒙戎缝旃裘。”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这小密斯失恋啦?’一个西服革履的洋学生对他的同伴悄悄地说。”

引证解释

⒈ 皮靴;皮鞋。

《汉书·郑崇传》:“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宋陆游《访昭觉老》诗:“久矣耆年罢送迎,喜闻革履下堂声。”
清黄遵宪《题樵野文运甓斋话别图》诗:“吉莫製革履,蒙戎缝旃裘。”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这小密斯失恋啦?’一个西服革履的洋学生对他的同伴悄悄地说。”

革履的国语词典

皮鞋。

革履的网络释义

革履

  • 皮革制成的鞋。《汉书·郑崇传》:“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颜师古注:“孰(熟)曰韦,生曰革。”
  • 革履的翻译

    英语: leather (shoes)​, fig. Western dress

    革履造句

    王老师西装革履,衣冠楚楚地向会场走去。
    别看他西装革履,温文尔雅,其实是个衣冠禽兽。
    昔日的农民,今日的企业家,如今也是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满世界跑。
    张老师总是西装革履。
    他虽然穿着西装革履,不过是沐猴而冠,举止谈吐仍是粗俗不堪。
    待你西装挺立,我必革履相衬。
    他西装革履乔装打扮成一个海外归侨,也没有瞒过门卫警惕的眼睛。
    名叫宾利的人,是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头发梳理得油亮,在李薛介绍过后,他十分有礼貌地上前跟北辰握手“你好,我是宾利,还未请教贵姓。
    你看那些老板哪个不是西装革履的走进来的。
    迎春花开春节到,处处灿烂欢声笑。西装革履新面貌,炮竹响起抱头逃。秧歌高跷狮开道,敲打锣鼓震天啸。姑娘小伙挤着瞧,小孩前追退后跑。祝你春节快乐转,喜乐年华心舒畅!
    在公众场合我们一般都会选择西装革履的出席。
    而且,中年人他们的衣衫是高冠革履,褒衣博带,正宗的唐装,与现代服饰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我不知道西装革履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是成功么?
    当汽水变成啤酒,当小人书变成科普读本,当红领巾变成领带,当奥特曼短袖变成西装革履。童年真的离我们而去了。六一到了,愿你像个小孩一样快乐。
    他表示,虽然还将西装革履主持节目,但是绝对会放下架子与大家互动,“我们将打成一片,疯狂游戏耍活宝”。
    身着西装革履的男人蹲下身子,笑盈盈地说。
    三个西装革履的中国贵族,出现在宴会现场,还是让那个宴会的人出现不小的震动。
    西装革履去酒店吃饭多是应酬,能坐在夜市上喝酒的才是朋友。
    坐在正前方首位的中年男子,戴着金丝镶边的眼镜,西装革履,准备激发超级电脑,开启自动生成功能。
    二月春暖情人节,西装革履朋友会。女友打扮花枝展,俩人柳岸追逐玩。楼台亭阁湖畔绕,花前月下浪漫抱。甜蜜瞬间来定格,幸福时光一辈耀。情人节快乐!

    汉字详情

    gé,jí [ge,ji]
    部首: 901
    笔画: 9
    五笔: AFJ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TLJ
    四角: 445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中间的圆形物,是被剥下的兽身皮,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身和尾。“革”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革”的字多与皮革有关。本义:去毛的兽皮)

    (2) 同本义。皮的总称

    革,兽皮治去其毛。——《说文》

    齿革羽毛。——《书·禹贡》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卦》

    掌秋敛皮,冬敛革。——《周礼·天官》

    江南出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史记·货殖列传序》

    (3) 又如:人造革;革带(皮带);革笥(用皮作的甲胄);革船(用皮革缝制的船)

    (4) 用革制成的甲胄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5) 车前的饰物

    革车千乘。——《礼记·明堂位》

    (6) 又如:革车(战车)

    (7) 通“勒”( )。马络头。有嚼口的叫勒,没有的叫羁

    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 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 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故共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8) 姓

    动词

    (1) 变革,更改

    革,改也。——《玉篇》

    鸟兽希革。——《书·尧典》

    故因秦时,本十月为岁首,不革。——《汉书·任敖传》

    愿革心易行。——《汉书·严助传》

    天地阴阳不革而成。——《吕氏春秋·执一》

    厉治革典。——《国语·周语下》

    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盐铁论·非鞅》

    革故鼎新。——李德裕《次柳氏旧闻》

    瑞锐意兴革,清浚 吴淞、 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流。——《明史·海瑞传》

    (2) 又如:革心(改变心意,不再为非作歹);革面(改变旧面貌,转变立场);革正(改正)

    (3) 免除或丢掉

    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魏书·食货志》

    (4) 又如:革旧从新(指除去旧的章法,遵从新的制度);革去(除去)

    (5) 另见

    形容词

    (1) 通“亟”。 危急

    成子高寝疾, 庆遗人请,曰:“子之病革矣。——《礼记·檀弓上》

    (2) 又如:病革(病重)

    (3) 另见

    英文翻译

    leather, animal hides; rad. 177

    方言集汇

    ◎ 粤语:gaak3 gaap3 g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et7 giet7 [宝安腔] gak7 [沙头角腔] gap7 [陆丰腔] get7 [东莞腔] gak7 [台湾四县腔] get7 giet7 [客英字典] gak7 get7 giet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ged5 [梅县腔] g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核麥開入聲開口二等kækkrek/kaek
    部首: 327
    笔画: 15
    五笔: NTTT

    英文翻译

    footwear, shoes; walk on, t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