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虚构

miàn bì xū gòu [mian bi xu gou]

词语释义

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凭空捏造。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2章:“这位名震一时的北洋派勇将,完全变成了一个面壁虚构的神话家。”

成语用法

面壁虚构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凭空捏造。

汉字详情

miàn [mian]
部首: 904
笔画: 9
五笔: DMJD
仓颉: MWSL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 同本义

面,颜前也。——《说文》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周礼·撢人》

私面私献。——《周礼·司仪》

大辂在宾阶面。——《书·顾命》

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女之靧面。——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面不厮睹(脸不对着看,表示生气);颜面(脸面;脸部;体面;面子);满面(整个面部)

(4) 外表;表面

微澜动水面。——韩愈《南山诗》

(5) 又如:面从(表面顺从。指非出于由衷之愿);面友(非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交(不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朋(未以真诚相交的朋友)

(6) 皮,面。遮盖物;遮盖另一物的东西 。如:书面儿;被面;夹袄面;鞋面

(7) 部位;方面

四面竹树环合。——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南面有三谷。——清· 姚鼐《登泰山记》

(8) 又如:球的上表面;光明面;四面包围敌人;面面(各方面,各角度)

(9) 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皆面也。——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 又如:舍体而取面;平面;面积

(11) 情面 。如:面弱(讲情面;软弱)

形容词

(1) 当面

面语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即面署第一。——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又如:面欺(当面欺君);面是背非(面和心不和);面陈(当面陈述);面违(当面违逆他人意旨)

动词

(1) 朝向;面对;面向

皆西面而望大王。——《战国策·秦策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面山而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赵策》

面墙而立,不成人也。——《晋书·凉武昭王传》

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南面召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背山而面野。——〔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端坐静修);面面相窥(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墙而立(人如不学,就象面向墙壁而立,毫无所见);面面(面对面)

(3) 见面

许久不面,请到宫少坐一时,何如?——《西游记》

(4) 又如:面圣(旧时称朝见皇帝为面圣)

(5) 通“勔”。勉励

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书·召诰》

谋面,用丕训德。——《书·立政》

(6) 通“偭”。面向

尊壶者面其鼻。——《礼·少仪》

(7) 通“偭”。背向

马童面之。——《史记·项羽本纪》

面而封之。——《汉书·张欧传》

量词

——多用于扁平的物件。如:一面镜子;一面旗子

名词

(1) 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

麪,麦末也。——《说文》

(2) 又如:面糊鬼(用面糊粘成的纸牌);玉米面;大米面;白面

(3) 纤细微粒组成的物质 。如:胡椒面;药面

形容词

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的 。如:这块白薯真面

英文翻译

face; surface; plane; side, dimen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i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en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3 mian4 [海陆丰腔] mien5 [陆丰腔] mian5 [东莞腔] men5 [宝安腔] men5 [台湾四县腔] mien5 [客英字典] mien5 [梅县腔] mien5
◎ 潮州话:ming7 【揭阳】mêng7(mīng 旧时:mīn) min7(mī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彌箭仙A開去聲開口三等仙Amjenh/miennmĭɛn
[bi]
部首: 334
笔画: 16
五笔: NKU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JG
四角: 7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2) 同本义

壁,垣也。——《说文》

壁亦土也。——《风俗通》

观壁垒于北落兮。——张衡《思玄赋》

家徒四壁立。——《汉书·司马相如传》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壁有耳(指机密容易泄露,说话不可不慎。同“隔墙有耳”);壁中书(汉武帝时,鲁恭王为扩建其宫室而坏孔子故居,在夹壁墙中得古文《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凡数十卷,都是周时的古文写的,晋人称为科斗文。今《说文》中所收古文,大部分是依据壁中书);壁观(面壁;又指一意禅观,心如墙壁,一切妄想不能侵入)

(4) 物体、身体或生物体等的外围结构的物质层 。如:试管内壁;肌壁;腹壁;细胞壁

(5) 军营;军营的围墙

及楚击 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史记·项羽本纪》

帝(刘邦)晨驰入 韩信、 张耳壁,夺之军。—— 汉· 班固《高帝纪上》

(6) 又如:壁死(死于营垒之中);壁门(军营大门)

(7) 陡峭的山崖

山四面峭壁拔起。——明· 刘基《苦斋记》

(8) 又如:绝壁;峭壁;壁立千仞(形容山崖陡峻)

(9) 二十八宿之一,是北方七宿之一

(10) 边,面

一壁道与红娘:看哥哥行问汤药去也。——元· 王实甫《西厢记》

(11) 又如:壁厢(边,旁)

动词

驻扎

魏王恐,使人出 晋鄙,留军壁 邺。——《史记·魏公子列传》

英文翻译

partition wall; walls of a house

方言集汇

◎ 粤语:bek3 bik1 bik3
◎ 客家话:[陆丰腔] biak7 [梅县腔] biak7 [东莞腔] biak7 [客英字典] biak7 [台湾四县腔] biak7 [客语拼音字汇] biag5 [海陆丰腔] biak7 [沙头角腔] biak7 [宝安腔] biak7
◎ 潮州话:b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北激錫開入聲開口四等piekpek
[xu]
部首: 608
笔画: 11
五笔: HAO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PTC
四角: 21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 )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 昆仑虚。——《说文》

河出 昆仑虚。——《尔雅》

虚邑。——《易·升》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诗·傭风·定之方中》

以游逍遥之虚。——《庄子·天运》

(3) 又如:虚莽(墟丘和草莽)

(4) 住所;处所

郑国,今 河南之 新郑,本 高辛氏火正 祝融之虚也。——《汉书》

(5) 通“墟”。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汉书·贾谊传》

无由不通,无虚不败。——《逸周书·文政》

(6) 又如:虚土(荒芜之地);虚荒(荒芜,荒废);虚空(犹荒野。空旷无人之处);虚墓(墟墓。丛葬的基地)

(7) 乡村市集

之虚所卖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童区寄传》

一虚皆惊

(8) 又如:虚市;虚里(墟里,村庄);虚邑(墟落;村落);虚所(集市);虚城(墟落和城邑);虚落(墟落。村庄)

(9) 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若循虚而出入,则亦无能履也。——《淮南子·泛论》

(10) 又如:虚隙(空隙,漏洞)

(11) 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宋· 苏轼《前赤壁赋》

(12) 又如:虚皇(天帝,指玉帝);虚碧(指清澈碧蓝的天空);虚檐(凌空的房檐);虚极,虚象(指太空);虚亡(高空;太空)

(13) 指抽象的理论

亭林之学成于贵实;予之学出于导虚。—— 清· 包世臣《艺舟双楫》

(14) 又如:虚比浮词(不切实际的空泛之谈);虚空横拟(凭空想像);虚喻浮言(说空话;说没有根据的话);虚灵(生动而不可捉摸);虚见(无根之论;浮浅之见)

(15) 姓

形容词

(1) 空虚,与“实”相对

虚,空也。——《尔雅》

无虚不败。——《周书·文政》。注:“国无人谓之虚。”

有凭虚公子者。——张衡《西京赋》

仓府两虚,国弱。——《商君书·去强》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

(2) 又如:虚箦(屁);虚火(为一点小事而过分张扬);虚爵(空的饮酒器);虚壑(空谷);虚器(中空的器物);虚花(虚幻不实)

(3) 疏松,不坚实或不结实 。如:虚儾(过度宽松);虚笼笼(疏松的样子);虚闲(疏朗有致);虚薄(虚浮,不笃实)

(4) 稀少

自此贼情渐虚,官兵始知所向,以至擒殄。——宋· 王弥大《清溪弄兵录》

(5) 虚弱

虚稼先死。——《吕氏春秋·辨土》。注:“根不实也。”

(6) 又如:虚劣(虚弱);虚城(虚弱的城邑);虚孱(虚弱无能);虚顿(虚弱疲惫);虚弊(虚弱疲敝,贫乏疲困);虚惫(虚弱疲惫)

(7) 空闲;间断 。如:虚日(空闲的日子);虚闲(空闲;清闲)

(8) 心慌,不踏实 。如:虚心架子(不得不对付但又心中无数的意思)

(9) 谦虚

足下虚心。——《汉书·李广苏建传》

心不能虚。——清· 刘开《问说》

心之不虚

(10) 又如:虚中(谦虚;虚心);虚己(犹虚心);虚忝(谦词。谓无其实而空受荣宠);虚受(虚心接受);虚恭(谦虚、恭敬)

(11) 虚假,不真实

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2) 又如:虚科(虚情假意);虚脾甜口(虚情假意);虚脾胃(虚情假意);虚下(演出中演员暂时退场);虚嚣(虚假不实;欺诈)

(13) 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

致虚极。——《老子》。魏源本义:“虚者无欲也。”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韩非子》

(14) 又如:虚皇坛(道教太虚神的祭坛);虚夷(恬淡寡欲);虚玄(指道家思想。老子主张虚一静观和玄览,故称)

动词

(1) 使空出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天子复思,且征以代,虚吏部左承位以待之。——唐· 韩愈《王公神道碑铭》

虚而浮。——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旁设一虚坐。——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虚中乐喜。——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虚左(虚尊位以待贤能的人。古代车位以左为尊,故虚以待之);虚宁(帝位空悬)

(3) 通“居”。居住

非其里而虚之,非礼也。——《荀子·大略》

(4) 使成为废墟

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也。——《荀子》

(5) 耗费

虚其府库,以备车马。——《墨子》

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史记》

副词

(1) 徒然,白白地

贾生年少虚垂涕。—— 李商隐《安定城楼》

好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2) 又如:虚邀(空邀;白请);虚生(徒然活着,白活);虚花(白白地耗费);虚过(白白地度过);虚劳(白费力气);虚费(白白地消耗);虚废(白白丢弃)

英文翻译

false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魚平聲開口三等khio/qivkʰĭo
gòu [gou]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Q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PI
四角: 479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古字为“冓。从木,冓( góu)声。字本作“冓”,金文象屋架两面对构形。本义:架木造屋)

(2) 同本义

冓,交积材也。——《说文》

构,盖也。——《说文》

(3) 字亦作“搆”

大搆驾,兴宫室。——《淮南子·本经》

筑土构木。——《淮南子·泛论》

观其结构。——《鲁灵光殿赋》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构木(架木造物);构天(构造天地);构巢(构木为巢);构厦(营造大厦);构第(营造宅第)

(5) 构成,造成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楚尝与 秦构难,战于 汉中。——《史记·张仪列传》

(6) 又如:构难(结成怨仇);构怨(结怨);构愁(结怨,结仇)

(7) 招致,引起

相(视)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诗·小雅·四月》

吾闻秦楚构兵。——《孟子·告子》

(8) 又如:构乱(叛乱);构战(交战);构兵(交兵;交战);构祸(造成祸乱)

(9) 诬陷,陷害

宣姜与公子 朔构 急子。——《左传·桓公十六年》

(10) 又如:构害(谋害,陷害);构抉(搜寻捏造);构死(诬陷而死)

(11) 挑拨离间

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12) 又如:构结(勾结串通);构扇(挑衅扇动);构间(挑拨离间);构合(从中挑拨,使彼此结成嫌隙)

(13) 连结,交合

秦楚之构而不离。——《战国策·秦策》

(14) 又如:构结(勾结);构精(男女交合);构云(连接云天);构致(聚集招致)

(15) 通“遘”。遭遇

我日构祸,曷云能谷?——《诗·小雅·四月》

(16) 通“购”。悬赏,收买

其次伍有罪,若能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构之。——《墨子·号令》

(17) 又如:构赏(收买悬赏)

(18) 通“讲”( jiǎng)

(19) 解释

是非辐凑,上不与构。——《韩非子·扬权》

(20) 和解

已乃知文侯以构于己,乃皆朝 魏。——《韩非子·说林下》

名词

(1) 房屋,屋宇,供人居住的木、砖瓦构筑物

近因顶有新构,遂称此为寺云。——《徐霞客游記》

(2) 业绩

顾临兆民,永怀先构。——《南齐书》

(3) 文艺作品 。如:佳构

(4) 通“篝”( gōu)。篝火

夜于丛祠中构火。——《前汉纪.高祖纪》

英文翻译

frame, building, struc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ka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