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
词语释义
非攻的国语词典
墨家的学说思想之一。春秋末年,各国相互攻伐兼并,墨子于是主张兼爱天下,放弃战争,以为攻伐为不义且不利之事,故称为「非攻」。
非攻的网络释义
非攻 (墨学重要思想)
近义词
反义词
非攻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 同本义
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说文》
非刀匕是共。——《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
非礼也。——《礼记·礼运》。注:“犹失也。”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世说新语·简傲》
(3) 又如:非常异义(违背经文正义的异说);非度(违反法度);非道(不合道义);非德(不合道德;违背道德);非理(不合常理;违背情理)
(4) 责怪;非难;反对
私田稼不善则非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注:“责也。”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史记·秦始皇本纪》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非驳(非难驳斥,诘责缺失);未可厚非
(6) 讨厌
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丹而非素?——宋· 王安石《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7) 讥刺
非世而恶利。——《史记·李斯传》
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唐· 韩愈《答李翊书》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非讥(讥评,议论);非笑(讥笑)
(9) 通“诽”(
)。诽谤,诋毁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
民释实事而诵虚词,则力少而非多。——《商君书·慎法》
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韩非子·有度》
(10) 又如: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11) 通“避”。躲开
古者周公旦非 关叔,辞三公,东处于 商盖,人皆谓之狂。——《墨子》
(12) 〈方〉∶必须
(13) 下决心一定要;坚决要——常与“不”相呼应。如:非说不可;要学好一种语言,非下苦功夫不可
(14) 在口语中,“非”后也可以不用“不可”等词,表示一定要…不可。常用于承接上文或反问句中。如:他不来就算了,为什么非叫他来;干这活非得胆子大
(15) 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 刘开《问说》
然陈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 仲尼、 墨翟之贤, 陶朱、 猗顿之富。—— 汉· 贾谊《过秦论》
(16) 又如:非辜(无辜,无罪);非材(无能;不才);非意相干(没事寻衅,无故制造事端);非钱不行(有钱才能成事。讥讽民风不淳,世人但知逐利)
名词
(1) 不对;错误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不明善恶,不辨是非;分清是非
(3) 疑惑烦恼的问题 。如:无事生非
副词
(1) 相当于“不”、“不是”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是非贿得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非时(不是时候);非计(失策,不是良计);非义之财(不应得的财物);非直(不但,不仅);非细(不小);非据(不应据有的职位)
形容词
(1) 不真实
近日小人妄造非语。——宋· 苏轼《谏买浙灯状》
(2) 邪,不正 。如:非心(邪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i1 [沙头角腔] fui1 [陆丰腔] fui1 [海陆丰腔] fui1 [东莞腔] fui1 [梅县腔] fi1 fui1 [台湾四县腔] fi1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宝安腔] f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猆 | 甫微 | 幫 | 微合 | 平聲 | 微 | 合口三等 | 微 | 止 | pyoi/pvoi | pĭwə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工声。本义:进攻,攻打)(2) 同本义(与“守”相对)
攻,击也。——《说文》
攻灵公于 桃园。——《左传·宣公二年》
宽则两军相攻。——《战国策·秦策》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公输盘为 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 宋。——《墨子·公输》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谋攻》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3) 又如:攻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于进攻);攻钞(攻打劫掠);攻围(攻敌时切断敌人要塞与外界的交通,予以四面包围);攻无不取(只要进攻,必能夺取)
(4) 指责
五曰攻,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攻者责也。——《论衡·顺鼓》
(5) 又如: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攻摘(批评指摘)
(6) 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周礼·天官·疡医》
(7) 又如:攻疗(治疗);攻治(医治);攻熨(原指以药物炒热敷患处,散寒止痛。引申为改正);攻泻(饮服烈性药物使之宣泻)
(8) 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唐· 韩愈《师说》
(9) 又如:攻苦食淡(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引申为艰苦自励,一心求学);攻苦(从事于劳苦之事。多指苦心求学);攻习(攻读;奋力学习)
(10) 治理,加工
攻,治也。——《广雅·释诂三》
庶民攻之。——《国语·楚语上》
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吕氏春秋·上农》
贤第新成,攻坚。——《汉书·董贤传》
(11) 又如:攻玉(琢磨玉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形容词
(1) 通“功”。器物精好坚利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诗·小雅·车攻》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荀子·议兵》
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淮南子·原道》
(2) 又如:攻牢(坚固);攻致(坚固紧密);攻完(坚固完好)
名词
通“功”。功绩
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墨子·非攻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东莞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宝安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公 | 古紅 | 見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kuŋ | k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