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解毒圆

qīng jiě dú yuán [qing jie du yuan]

词语释义

一种中药方剂,主治治大人、小儿五脏积热,毒气上攻,胸膈烦闷,咽喉肿痛,赤眼痈肿,头面发热,唇口乾燥,两颊生疮,精神恍惚,心忪闷乱,坐卧不宁,及伤暑毒,面赤身热,心躁烦渴,饮食不下。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801
笔画: 8
五笔: 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MB
四角: 50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2) 同本义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时则有青眚青祥。——《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问·风论》。注:“肝色。”

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 又如:青磷(磷火。俗称鬼火);青靛(深蓝色);青焰焰(青蓝色);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青云干吕(庆云翔集,应乎六吕。是一种吉祥的征兆);青冥(青天);青霄(青空,碧空)

(4) 深绿色

两岸青山相对出。——唐· 李白《望天门山诗》

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青箬笠。——唐· 张志和《渔歌子》词

青树翠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青冉冉(形容松柏叶色青翠、柔和);青靛(浮萍);青铜(铜镜);青琐(宫门上的一种青色连环图案);青冢(坟墓;亦单指王昭君墓);青记(生下来在皮肤上就有的青斑);青条条(形容青而长);青鸦鸦(青青的);青港港(深青色);青枫林(指墓地。旧时墓地多种青枫树)

(6) 黑色 。如:青旋旋(形容人的头皮青青的);青衣人(差役);青牛(黑色的牛);青照(垂青;关照);青蒲(青色的蒲团);青赏(看重;赏识);青盖(帝王车辇。汉代帝王车用青盖);青毡(青色的毛毡;亦指儒者的故家旧物)

(7) 茂盛的样子 。如:青青(茂盛的样子。也作“菁菁”);青芜(茂盛的青草)

(8) 比喻年少 。如:青娥(少女。也指美好的容貌。还指眉的别称。同青蛾);青岁(青春年华)

名词

(1) 青色物 。如:青锋(古剑名。泛指宝剑);青萍(古剑名);青箱(青缃。世传的家学);青钱(比喻有才学的人);丹青;青帘(古时酒店的青布招子。俗称“酒旗”);青绫步障(用青绫做的屏障);青鞋布袜(青布做的鞋袜,为山野中人所服。比喻简朴的生活)

(2) 东方的代称

东方谓之青。——《考工记·画绘之事》

(3) 又如:青宫(太子居东宫,东方色为青,所以称东宫为青宫);青土(指东方之地)

(4) 春的代称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南朝梁· 江淹《别赋》

(5) 又如:青风(春风);青阳(春天);青帝(春神)

(6) 青绿色的草 。如:踏青

(7) 未成熟的农作物 。如:看青

(8) 青海省的简称

(9) 古州名

(10) 《禹贡》九州之一。在今山东省及辽宁省辽河以东

(11) 汉置,辖境在今山东省东北部。如:青岱(青州泰山。借指青山)

(12) 姓

英文翻译

blue, green, black; young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ciang1 [海陆丰腔] ciang1 [东莞腔] ziang1 [台湾四县腔] ciang1 [宝安腔] ciang1 [陆丰腔] c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a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cheng/cengtsʰieŋ
jiě,jiè,xiè [jie,xie]
部首: 707
笔画: 13
五笔: QEV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BSHQ
四角: 27252

详细解释

jiě

动词

(1) (会意。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分解牛,后泛指剖开)

(2) 同本义

解,判也,从刀,判牛角。——《说文》

鹿角解。——《吕氏春秋·仲夏》

皆众理解也。——《汉书·贾谊传》

解牛之时。——《庄子·养生主》

所解数千。

磔然已解。

四肢解尽。——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解腕(断腕);解手刀(随身携带的小佩刀。又称解腕尖刀);解角(锯取鹿角);解破(解剖)

(4) 解体,离散

解,散也。——《广雅》

恐天下解也。——《汉书》

(5) 又如:土崩瓦解;解札(裘毛败坏散落);解泽(散布恩泽);解落(散落分离);解续(分合);解窜(离散逃窜);解结(溃散)

(6) 分解,熔化

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急解令休止。——《聊斋志异·促织》

(7) 解除,解围

解燕国之围。——《战国策·燕策》

颜太师以兵解。——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8) 又如:解厄(解除厄难);解厌(解除饥饿;充饥。厌:通“餍”,饱);解祟(解除祸害);解疗(除病);解秽(解除秽恶;除去秽气);解斋(解除斋戒)

(9) 解开

闭约而无解。——《荀子·非十二子》

解纲。——《仪礼·大射仪》

解带为城。——《墨子·公输》

解辫请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解鞍少驻初程。——宋· 姜夔《扬州慢》

解其棕缚。——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10) 又如:解缆;解扣儿;解衣服;解铃系铃;解包裹;解绶(解去印绶,指辞去官职);解维(解缆,即下系船的绳索;开船)

(11) 解释,说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唐· 韩愈《师说》

解其惑也。

经吾婉解。——清· 林觉民《与妻书》

(12) 又如:解字(解说文字的结构和意义);解论(解说讨论);解喻(说明比喻);解梦(解说梦兆);解义(解释词义或文义)

(13) 晓悟;明白

终不解矣。——唐· 韩愈《师说》

惑之不解。

(14) 又如:解悟(领会,觉悟);令人不解;通俗易解;解豁(弄明白;解开);解拆(分解;排解);解会(领会,理解);解人(通达言语、文辞意趣的人)

(15) 脱去;松开

解衣以活友。——马中锡《中山狼传》

解屦不敢当阶。——《礼记·曲礼上》。疏:“脱也。”

(16) 又如:解褐(解下平民所穿的布衣,换上官服);解冠(脱帽);解巾(脱去隐居时所系的方巾,表示出去做官);解珥(脱去耳饰。古代妇女请罪的表示)

(17) 打开,开放

严城解扉。——《后汉书·耿纯列传》

(18) 又如:解帆(开船);解菜(解素。开荤)

(19) 排解,劝解,使和气 。如:解仇(化解怨仇);解纷(解除纷争、困境);解慰(劝解安慰);解状(解词。向官府报案后又申请取消此案的状纸)

(20) 解手,大小便 。如:大解;小解;解利(下痢,患痢疾)

(21) 缓解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22) 助动词。能,会,得

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名词

(1) 文体中的一种 。如:扬雄的《解嘲》,韩愈的《进学解》

(2)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如:求解

(3) 道家以为修道者死后魂魄脱离尸体而成仙,称为“尸解”

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史记》

(4) 见解,见识

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南史》

(5) 另见 jiè;xiè

jiè

动词

(1) (词源见 jiě声解)

(2) 古代乡举,举送入试 。唐宋时举进士者由地方推荐发送入京的称为“解”

天下之士屏居山林,令监司守臣解送。——《宋史·举志》

(3) 又如:解元(明清科举时代,乡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称为解元);解首(同解元);解牌(登录乡试录取名单的一种文书);解荐(推荐选送);解头(解元);解榜(唐、宋时解试中式的榜文)

(4) 押送财物或犯人

押解了武松,出孟州衙门便行。——《水浒传》

(5) 又如:押解(押送犯人);起解(犯人被押送);解官(将犯人押解到官府);解阙(将罪犯押解到朝廷)

(6) 典当,以物当钱 。如:解当(典当);解库(当铺);解钱(拿东西当钱);解帖(当票);解典库(又称解库,解铺,解当铺。即当铺,收取抵押品放债的店铺)

(7) 兑换

我有一锭大银,解了十两小银使用了。——《水浒传》

(8) 另见 jiě;xiè

xiè

名词

(1) 兽名

角解豸终。——《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

(2) 又如:解豸(传说中神兽名)

(3)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事私门而完解舍。——《韩非子》

(4) 又如:解舍(官府,官舍)

(5)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 。如:卖解的;跑马卖解;解垢(诡诈之辞)

(6) 古地名 。春秋周畿内地,有二,大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小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王师军于汜,于 解。——《左传》

(7) 姓

动词

(1) 通“懈”。松懈;懒散,做事不抓紧

解,缓也。——《易·杂卦传》注

三日不解。——《礼记·杂记一》。注:“倦也。”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诗·大雅·生民》

(2) 又如:解弛(懈怠松弛);解休(松懈;休息);解怠(松懈,懒情)

(3) 另见 jiě;jiè

英文翻译

loosen, unfasten, untie; explai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2 gaai3 haai6
◎ 客家话:[宝安腔] gai3 | gai5 [沙头角腔] gai3 [梅县腔] ke.3 giai3 giai5 [台湾四县腔] gai3 kiai3 kie3 gai5 kiai5 kie5 [客英字典] gai3 ge3 gai5 kiai3 [海陆丰腔] gai3 kie3 gai6 kie6 [陆丰腔] gai5 gai3 [东莞腔] gai3 [客语拼音字汇] gai3 gai4 giai3 giai4 gie3 gie4
◎ 潮州话:goi2 goi3 <姓>h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二蟹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買佳開上聲開口二等ɣaighrex/haae
dú,dài [du,dai]
部首: 511
笔画: 9
五笔: GXGU
姓名学:
仓颉: QMWYI
四角: 507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屮(象草木初生),毒声。本义:毒草滋生)

(2) 毒物;毒药

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说文》

聚毒药,以共医事。——《周礼·医师》

(3) 又如:服毒;下毒;毒汁,毒矢(毒箭);毒尽癍回(出天花后身上的癍痕消退);毒女(染有病毒的女子);毒熨(用药物熨贴毒病患处以治疗);毒弩(发射毒箭的弩弓);毒虺(毒蛇,毒虫);毒恶(指有毒的生物。如:毒蛇、蝎子等);毒蝮(指蝮蛇);毒螫(指毒汁、毒素)

(4) 祸患,祸害 。如:毒患(祸患);毒乱(祸乱);毒浪(恶浪。比喻动乱,灾难)

(5) 苦;苦痛

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书·汤诰》。孔传:“荼毒,苦也,不能堪忍虐之甚。”

(6) 罪恶 。如:毒乱(为恶作乱;破坏扰乱)

(7) 姓

动词

(1) 毒害

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毒老鼠;毒人(毒害别人);毒化(利用毒品残害人们。亦指用落后反动思想腐蚀人们);毒瘾(吸毒的癖好。因吸毒而失业,贫穷潦倒);毒钩(指某些动物尾部能注射毒液的钩针刺)

(3) 伤害;危害 。如:毒祸(危害;伤害);毒螫(毒害;危害);毒贼(残害,伤害)

(4) 怨恨,憎恨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毒情(怨仇);毒恨(痛恨;憎恨);毒苦(怨恨);毒孽(犹痛恨);毒情(犹冤仇)

(6) 通“督”。治理

以此毒天下。——《易·师》

形容词

(1) 有毒的;恶性的

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如:毒卉(毒草);毒虫(使人害病的虫);毒蝤(有毒的梭子蟹);毒鱼口(也称便毒、横痃,指各种性病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毒蛇螫手,壮士解腕(喻为全局忍痛割让局部);毒孽(深重的罪孽);毒病(恶性病症);毒症(毒病);毒肿(毒性肿块);毒疮(恶性疮疡);毒利(恶疾)

(3) 厚;多 。如:毒赋(繁重的赋税);毒炽(毒气盛炽)

(4) 暴烈;猛烈 。如:毒毒(酷烈);毒燎(烈火)

(5) 指极盛的热气 。如:毒暑(酷热的夏天)

(6) 厉害;甚于

有九折坂,夏则凝冰,冬则毒寒。——《水经注·河水》

(7) 又如:毒严(严寒)

(8) 狠;狠毒 。如:毒着儿(毒手;毒辣的法子);毒切(狠毒严酷);毒恶(狠毒凶恶);毒口(恶毒的语言)

dài

(1) 古同“玳”,玳瑁。

英文翻译

poison, venom; poisonous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 客家话:[梅县腔] tuk8 [沙头角腔] tuk8 [客英字典] tuk8 [海陆丰腔] tuk8 teu6 [东莞腔] tuk8 [台湾四县腔] tuk8 teu5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tug6 [宝安腔] t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沃入聲開口一等duuk/dvkdʰuok
yuán [yuan]
部首: 335
笔画: 10
五笔: LKM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WRBO
四角: 608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囗( wéi),员声。本义:圆形)

(2) 同本义

圆,圜全也。——《说文》

圆而神。——《易·系辞》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中吾规者谓之圆。——《墨子·天志》

水圆折者有珠。——《淮南子·地形》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墨子·法仪》

方圆两炮台。——《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圆丢丢(圆溜溜);圆浑(浑圆);圆领(明朝官员的常礼服。其胸前背后加有不同图案的补子以区别官阶的,叫补服);滚圆(极圆)

(4) 圆通;灵活

如今到外头去作官,自然非家居可比,总得学些圆通。——《儿女英雄传》

(5) 又如:圆便(变通的办法);圆媚(处世圆滑,善于逢迎);圆活(圆滑。指处世变通灵活;周全)

(6) 圆满;完整

蓍之德,圆而神。——《易·系辞上》

(7) 又如:圆图(录取名单;古时县考时用以公布考生中考的榜牌);圆成(佛教语。成就圆满;圆满成功);圆妙(佛教语。圆满融通);圆明(佛教语。彻底领悟)

(8) 丰满;周全

其粟圆而薄糠。——《吕氏春秋·审时》

(9) 又如:圆湛(饱满的样子);圆匀(丰满匀称)

(10) 婉转;圆润

深圆似轻簧。——白居易《题周家歌者》

(11) 又如:圆丽(圆润秀丽)

名词

(1) 圆周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韩非子》

(2) 月亮 。如:圆缺(指月亮的盈亏);圆月(中秋节晚上围坐赏月;或指中秋祭月);圆蟾(圆影,圆魄,圆景,圆舒,圆光。都指月亮)

(3) 指天

载圆履方。——《淮南子》

(4) 又如:圆天(古人认为无呈圆形,故称“圆天”);圆方(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此“圆方”代称天地);圆空(天空,天);圆象(天象);圆盖(圆宰,圆苍,圆精,圆灵。都指天)

(5) 丸,圆而小的东西

炒肉片,煎肉圆,闷青鱼。——《儒林外史》

(6) 圆形的货币。也作“元” 。如:银圆(元)

(7) 姓

动词

(1) 使圆满,成全

你只依着师傅这话,就算给师傅圆上这个脸了。——《儿女英雄传》

(2) 又如:圆备(完成);圆就(成全;圆满);圆亲(娶亲,成亲);圆谎(掩盖弥补谎话中的漏洞);自圆其说

(3) 旋转

(王述)但性急为累,尝食鸡子,以筋刺之,不得,便大怒掷地,鸡子团转不止。——《晋书》

(4) 又如:圆旋(回旋);圆转(旋转);圆折(水流旋转曲折)

(5) 团圆,散而重聚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英文翻译

circle; round, circular; complet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