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膀

qīng bǎng [ qing bang]
注音 ㄑ一ㄥ ㄅㄤˇ

词语释义

1.亦作"青滂"。亦作"青胖"。 2.身体表面因受撞击而肿起的青色疙瘩。

词语解释

  1. 亦作“ 青滂 ”。亦作“ 青胖 ”。身体表面因受撞击而肿起的青色疙瘩。

    明 张凤翼 《灌园记·迎立世子》:“我只要燥子我个寡脾胃囉,管打得个丫头满身青膀。” 明 冯梦龙 定本《楚江情·门公夜阻》:“捉我打得两腿稀烂,满身青滂。” 明 冯梦龙 定本《山歌·烧香娘娘》:“无状,再开言,教你满身青胖。”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青滂”。亦作“青胖”。身体表面因受撞击而肿起的青色疙瘩。

明张凤翼《灌园记·迎立世子》:“我只要燥子我个寡脾胃囉,管打得个丫头满身青膀。”
明冯梦龙定本《楚江情·门公夜阻》:“捉我打得两腿稀烂,满身青滂。”
明冯梦龙定本《山歌·烧香娘娘》:“无状,再开言,教你满身青胖。”

青膀的网络释义

青膀

  • 词语解释
  • 亦作“ 青滂 ”。亦作“ 青胖 ”。身体表面因受撞击而肿起的青色疙瘩。 明 张凤翼 《灌园记·迎立世子》:“我只要燥子我个寡脾胃罗,管打得个丫头满身青膀。” 明 冯梦龙 定本《楚江情·门公夜阻》:“捉我打得两腿稀烂,满身青滂。” 明 冯梦龙 定本《山歌·烧香娘娘》:“无状,再开言,教你满身青胖。”
  •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801
    笔画: 8
    五笔: 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MB
    四角: 50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2) 同本义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时则有青眚青祥。——《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问·风论》。注:“肝色。”

    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 又如:青磷(磷火。俗称鬼火);青靛(深蓝色);青焰焰(青蓝色);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青云干吕(庆云翔集,应乎六吕。是一种吉祥的征兆);青冥(青天);青霄(青空,碧空)

    (4) 深绿色

    两岸青山相对出。——唐· 李白《望天门山诗》

    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青箬笠。——唐· 张志和《渔歌子》词

    青树翠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青冉冉(形容松柏叶色青翠、柔和);青靛(浮萍);青铜(铜镜);青琐(宫门上的一种青色连环图案);青冢(坟墓;亦单指王昭君墓);青记(生下来在皮肤上就有的青斑);青条条(形容青而长);青鸦鸦(青青的);青港港(深青色);青枫林(指墓地。旧时墓地多种青枫树)

    (6) 黑色 。如:青旋旋(形容人的头皮青青的);青衣人(差役);青牛(黑色的牛);青照(垂青;关照);青蒲(青色的蒲团);青赏(看重;赏识);青盖(帝王车辇。汉代帝王车用青盖);青毡(青色的毛毡;亦指儒者的故家旧物)

    (7) 茂盛的样子 。如:青青(茂盛的样子。也作“菁菁”);青芜(茂盛的青草)

    (8) 比喻年少 。如:青娥(少女。也指美好的容貌。还指眉的别称。同青蛾);青岁(青春年华)

    名词

    (1) 青色物 。如:青锋(古剑名。泛指宝剑);青萍(古剑名);青箱(青缃。世传的家学);青钱(比喻有才学的人);丹青;青帘(古时酒店的青布招子。俗称“酒旗”);青绫步障(用青绫做的屏障);青鞋布袜(青布做的鞋袜,为山野中人所服。比喻简朴的生活)

    (2) 东方的代称

    东方谓之青。——《考工记·画绘之事》

    (3) 又如:青宫(太子居东宫,东方色为青,所以称东宫为青宫);青土(指东方之地)

    (4) 春的代称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南朝梁· 江淹《别赋》

    (5) 又如:青风(春风);青阳(春天);青帝(春神)

    (6) 青绿色的草 。如:踏青

    (7) 未成熟的农作物 。如:看青

    (8) 青海省的简称

    (9) 古州名

    (10) 《禹贡》九州之一。在今山东省及辽宁省辽河以东

    (11) 汉置,辖境在今山东省东北部。如:青岱(青州泰山。借指青山)

    (12) 姓

    英文翻译

    blue, green, black; young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ciang1 [海陆丰腔] ciang1 [东莞腔] ziang1 [台湾四县腔] ciang1 [宝安腔] ciang1 [陆丰腔] c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a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cheng/cengtsʰieŋ
    bǎng,páng,pāng [bang,pang,pang]
    部首: 444
    笔画: 14
    五笔: EUPY
    仓颉: BYBS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bǎng

    (1) (形声。从肉,旁声。本义:肩膀)

    (2) 同本义

    十分腰围膀阔。——《水浒传》

    (3) 又如:膀阔腰圆;腰细膀宽

    (4) 臂膀。指肩和肘之间的手臂 。如:膀扇子(方言。臂膀)

    (5) 兽类或家畜腿的上部或前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

    肉则羊膀豕胁,脂肤相半。——《初学记》

    (6) 鸟类等的翅膀

    pāng

    (1) 浮肿

    我头脸也膀了,腰腿也断了。——《野叟曝言》

    (2) 指(嘴或脸)向外突出、鼓起

    这王簪儿登时把那付奴脸,膀的有房梁高,也不搽脸了。——《金瓶梅词话》

    pá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upper arm; shoulder; wing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2 po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ong2 [宝安腔] pong2pong3 [海陆丰腔] pong2 [客英字典] pong2 [沙头角腔] pong2 [梅县腔] bong3 [陆丰腔] pong3 [客语拼音字汇] bong3 p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步光唐開平聲開口一等bangbʰ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