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腿牙疳

qīng tuǐ yá gān [ qing tui ya gan]
注音 ㄑ一ㄥ ㄊㄨㄟˇ 一ㄚˊ ㄍㄢ

词语释义

两腿青紫如走马疳那样部分组织溃疡﹑发黑﹑坏死﹐称'青腿牙疳'。

词语解释

  1. 两腿青紫如走马疳那样部分组织溃疡、发黑、坏死,称“青腿牙疳”。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到了冬天,唾口唾沫,到不了地,就冻成冰疙疸儿了。就我们娘儿三个,这一到那儿怕不冻成青腿牙疳吗?”

引证解释

⒈ 两腿青紫如走马疳那样部分组织溃疡、发黑、坏死,称“青腿牙疳”。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到了冬天,唾口唾沫,到不了地,就冻成冰疙疸儿了。就我们娘儿三个,这一到那儿怕不冻成青腿牙疳吗?”

青腿牙疳的网络释义

青腿牙疳

  • 青腿牙疳,病证名。出处是《疡医大全》。
  •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801
    笔画: 8
    五笔: 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MB
    四角: 50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2) 同本义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时则有青眚青祥。——《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问·风论》。注:“肝色。”

    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 又如:青磷(磷火。俗称鬼火);青靛(深蓝色);青焰焰(青蓝色);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青云干吕(庆云翔集,应乎六吕。是一种吉祥的征兆);青冥(青天);青霄(青空,碧空)

    (4) 深绿色

    两岸青山相对出。——唐· 李白《望天门山诗》

    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青箬笠。——唐· 张志和《渔歌子》词

    青树翠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青冉冉(形容松柏叶色青翠、柔和);青靛(浮萍);青铜(铜镜);青琐(宫门上的一种青色连环图案);青冢(坟墓;亦单指王昭君墓);青记(生下来在皮肤上就有的青斑);青条条(形容青而长);青鸦鸦(青青的);青港港(深青色);青枫林(指墓地。旧时墓地多种青枫树)

    (6) 黑色 。如:青旋旋(形容人的头皮青青的);青衣人(差役);青牛(黑色的牛);青照(垂青;关照);青蒲(青色的蒲团);青赏(看重;赏识);青盖(帝王车辇。汉代帝王车用青盖);青毡(青色的毛毡;亦指儒者的故家旧物)

    (7) 茂盛的样子 。如:青青(茂盛的样子。也作“菁菁”);青芜(茂盛的青草)

    (8) 比喻年少 。如:青娥(少女。也指美好的容貌。还指眉的别称。同青蛾);青岁(青春年华)

    名词

    (1) 青色物 。如:青锋(古剑名。泛指宝剑);青萍(古剑名);青箱(青缃。世传的家学);青钱(比喻有才学的人);丹青;青帘(古时酒店的青布招子。俗称“酒旗”);青绫步障(用青绫做的屏障);青鞋布袜(青布做的鞋袜,为山野中人所服。比喻简朴的生活)

    (2) 东方的代称

    东方谓之青。——《考工记·画绘之事》

    (3) 又如:青宫(太子居东宫,东方色为青,所以称东宫为青宫);青土(指东方之地)

    (4) 春的代称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南朝梁· 江淹《别赋》

    (5) 又如:青风(春风);青阳(春天);青帝(春神)

    (6) 青绿色的草 。如:踏青

    (7) 未成熟的农作物 。如:看青

    (8) 青海省的简称

    (9) 古州名

    (10) 《禹贡》九州之一。在今山东省及辽宁省辽河以东

    (11) 汉置,辖境在今山东省东北部。如:青岱(青州泰山。借指青山)

    (12) 姓

    英文翻译

    blue, green, black; young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ciang1 [海陆丰腔] ciang1 [东莞腔] ziang1 [台湾四县腔] ciang1 [宝安腔] ciang1 [陆丰腔] c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a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cheng/cengtsʰieŋ
    tuǐ [tui]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VEP
    五行:
    仓颉: BYAV
    四角: 7723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胫和股的总称 。人和动物主要用来支承身体并使身体从一点移到另一点(特别是以行走的方式)的肢体之一

    石人战摇腿。——唐· 韩愈《嘲鼾睡》

    (2) 又如:腿花(棍子打在腿上;腿伤);大腿;粗腿;腿股(大腿);腿脡(腿码,腿銗腿,言其直而修长);腿胯(腰以下至大腿的部分。常指奔跑时用力之处);腿套(套在裤外使小腿保暖的用品);腿腕(脚与小腿之间的部分);腿裆,腿洼子(两股之间;胯下);腿弯(股胫间弯曲处)

    (3) 在用途上或形状上和动物的腿类似的东西 。如:腿曲裢子(一种挂在腰带上的褡裢);腿繃(腿絣。绑腿一类的用品);桌子腿

    (4) 供食用的动物大腿,尤指鲜的、腌制的或熏制的猪大腿 。如:云腿;南腿

    英文翻译

    legs, thighs

    方言集汇

    ◎ 粤语:teo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ui3 [宝安腔] tui3 [海陆丰腔] tui3 [东莞腔] tui3 [沙头角腔] tui3 [梅县腔] tui3 [客英字典] tui3 [陆丰腔] tui3 [客语拼音字汇] t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四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吐猥上聲合口一等tʰuɒithuaix/thuoj
    [ya]
    部首: 441
    笔画: 4
    五笔: AH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VDH
    四角: 71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说文》

    皮草齿牙。——《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3) 又如:牙祭(旧指东家给伙计在每月初二、十六吃肉食);牙疼咒(牙疼誓。无关紧要的咒)

    (4) 形状像齿的东西

    檐牙高啄。——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狼牙山

    (6) 特指象牙

    牙旗缤纷。——班固《东京赋》。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7) 又如:牙樯(饰有象牙的桅杆);牙牌(骨牌。用象牙、竹、木或兽骨制的赌具,也用来占卜或娱乐。共三十二张,上面刻有点数);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颜色);牙梳(象牙梳子);牙章(象牙的印章)

    (8) 买卖介绍人;经纪人 。如:牙郎(掮客;买卖双方的中间介绍人);牙媪(牙嫂。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渔利的妇女,官媒);牙人(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9) 古称军中长官住所 。如:牙将(古代中下级军官);牙门(长官前的牙旗);牙官(牙门官。武官)

    (10) 萌芽

    霍氏有事萌牙。——《汉书·金日磾传》

    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淮南子·俶真》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11) 通“伢”。孩童

    唐且华颠以悟 秦, 甘罗童牙而报 赵。——《后汉书·崔駰传》

    (12) 姓

    形容词

    (1) 形容一个人聪明,敏捷,机警,灵巧,不好对付 。如:这孩子真牙

    (2) 副贰,辅佐 。如:牙将

    英文翻译

    tooth, molars, teeth; serr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2 [梅县腔] nga2 [陆丰腔] nga3 [东莞腔] nga2 [台湾四县腔] nga2 [宝安腔] nga2 [沙头角腔] nga2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客英字典] nga2
    ◎ 潮州话:gh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ŋangra/ngea
    gān [gan]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AFD
    五行:
    仓颉: KTM
    四角: 00174

    详细解释

    名词

    俗称疳积 。泛指小儿因多种慢性疾患而致,形体干瘦,津液干枯的症候

    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宋·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英文翻译

    childhood diseases

    方言集汇

    ◎ 粤语:g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m1 [客英字典] gam1 [沙头角腔] gam1 [梅县腔] gam1 [台湾四县腔] gam1 [宝安腔] gam1 [陆丰腔] gam1 [客语拼音字汇] g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三平聲開口一等kɑmk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