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

qīng cí [ qing ci]
注音 ㄑ一ㄥ ㄘˊ

词语释义

青瓷 qīngcí

(1) 中国产的草绿色至海绿色瓷器

celadon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不绘画而涂上淡青色釉的瓷器。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星期四出手的其余拍卖品包括青瓷底色的蝴蝶花瓶在内。
2、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铸工艺,特别是金银饰品工艺,已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
3、本文介绍了临汝青瓷的仿制工艺。
4、也有别定窑的白瓷印花及陕西耀州窑的青瓷刻花。
5、本文以青瓷为例,探讨了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相互结合的途径。
6、青瓷传入西方比较晚,而在东方世界,很早就被视为珍品。
7、本文从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来解读越窑青瓷夺目的成就。
8、在中国,青瓷的主要产地是浙江。
9、青瓷在我国陶瓷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0、越窑青瓷既是传统产业,更是特色文化,特在地域性、独特性、稀缺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11、它具有柔和淡雅的艺术效果,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的风格,代表了中国青瓷工艺的最高成就。
12、六朝青瓷所反映的厚葬风俗,包含了对人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深刻理解。
13、青瓷青绿莹润的釉色,如同薄雾缠绕的青峰、宁静清澈的湖水一样,给人以满目青翠的润透清新之感,体现了人们对美丽大自然的依恋之情;
14、兄弟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就。
15、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16、辽朝早期的瓷窑主要有赤峰缸瓦窑、北京龙泉务窑,以及烧造青瓷的北京房山磁家务窑。
17、本论文利用了部分考古成果,分别从青瓷釉料、装饰、造型、窑炉、窑具、燃料等方面,对中韩两国的青瓷工艺进行比较研究。
18、就这样,这位老人一生都和青瓷结下了不解之缘。
19、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南宋龙泉青瓷进行探究。
20、此后,青瓷的制作和生产在江西从未间断过。
21、成熟青瓷约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烧造成功。
22、在南方也盛产青釉陶,火度高,釉质较硬,也是后来发展青瓷的开端。
23、有一次高温烧成的,如青瓷、黑瓷、白瓷、霁蓝、霁红、茶叶末等。
24、该王朝时代艺术繁荣,尤其是陶瓷制品(高丽青瓷),佛教和儒家思想对它有很大影响。
25、埃德蒙德瓦尔的优雅青瓷具体地点的船只设施都是世界有名的沉思存在。
26、明陶瓷顶礼膜拜宋青瓷瓷器;
27、据介绍,在国内其他地方也发现过青瓷人物俑,但体积这样大,造型如此独特的,只有萧山的这一对。
28、研究结果与唐代六大青瓷作了对比,指出了新会窑在唐代青瓷中的一些明显的特点。

青瓷的国语词典

不绘图纹而涂上淡绿或淡青色釉的瓷器。以五代柴窑的雨过天青色最珍贵。

青瓷的网络释义

青瓷 (青色釉瓷器)

  • 青瓷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作为一种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 中国劳动人民制作瓷器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三国两晋南北朝后,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开始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 青瓷的翻译

    英语: celadon (pottery)​
    德语: Seladonglasur (S)​
    法语: céladon

    青瓷造句

    众人走进了隔壁房间,房间内布置得富丽堂皇,被一座白玉屏风一隔为二,鎏金地砖,绣花纱帘,墙角各放一只越州落地大青瓷瓶,处处镶金嵌银,令人眼花缭乱。
    西晋青瓷羊首洗、宋代缠丝玛瑙羊挂件,是市博这次推出的“羊文物”中最小的两件,寻找的难度也最大。
    说罢,还未等赵忻伸手去拉他,便从身后变戏法似的拿出一青瓷枕送入他手中这物有些年头,已有几人睡过。
    北宋的汝瓷与南宋的官窑、龙泉窑青瓷都是玻璃釉,但它们的配方已不再是稀淡的石灰釉而是粘稠的石灰碱釉,因而汝瓷“釉汁莹厚如堆脂”。
    创烧于北宋的龙泉青瓷虽然比不上“汝官哥钧定”。
    如青莲如意瓶,就是以清乾隆粉青釉葫芦瓶为样本,以当代鲁青瓷制瓷技艺为依托烧制而成。
    名胜古迹有狮山、象山、鲤鱼山、夏洞天和水滩坑青瓷窑址。
    清丽淡雅的她,常是溪水潺湲在古书中踏歌拾趣,含着青瓷般细腻的笑意,间或透出些许惆怅和忧伤,低眉调筝,一曲高山流水,流淌着她心底的希冀。
    三个月前,游泳溺水的陶隆大难不死,反而觉醒了幻术异能,大喜若狂的他在初步掌握这一技能时,将他一直暗恋的女孩子齐青瓷约到了四木山顶。
    其中,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
    余姚土布、骨木镶嵌、朱金木雕、金银彩绣;“三日票”的票面图案为,泥金彩漆和越窑青瓷。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
    莲都古堰画乡小镇、龙泉青瓷小镇、青田石雕小镇、景宁畲乡小镇。
    有一次高温烧成的,如青瓷、黑瓷、白瓷、霁蓝、霁红、茶叶末等。
    这些青瓷,胎质细腻坚致,通体施有颜色浓绿的厚釉,已经离开了早期原始青瓷施釉薄颜色淡绿的阶段。
    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铸工艺,特别是金银饰品工艺,已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
    辽朝早期的瓷窑主要有赤峰缸瓦窑、北京龙泉务窑,以及烧造青瓷的北京房山磁家务窑。
    近日,新余市博物馆在新钢公司一建筑工地发掘到一副北宋时期的古棺木,并从棺木中找到素面铜镜、银钗、青瓷碗和古钱币等。
    温润、自然、沉静、端凝,龙泉青瓷不仅深为国人喜爱,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蜚声海外,广为推崇。
    叶逆天手中拿着花,那束花有青瓷碗那么大,像从古潭中捞出来似的,水灵丰腆,丰姿绰约,秀色夺人。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801
    笔画: 8
    五笔: 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MB
    四角: 50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2) 同本义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时则有青眚青祥。——《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问·风论》。注:“肝色。”

    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 又如:青磷(磷火。俗称鬼火);青靛(深蓝色);青焰焰(青蓝色);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青云干吕(庆云翔集,应乎六吕。是一种吉祥的征兆);青冥(青天);青霄(青空,碧空)

    (4) 深绿色

    两岸青山相对出。——唐· 李白《望天门山诗》

    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青箬笠。——唐· 张志和《渔歌子》词

    青树翠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青冉冉(形容松柏叶色青翠、柔和);青靛(浮萍);青铜(铜镜);青琐(宫门上的一种青色连环图案);青冢(坟墓;亦单指王昭君墓);青记(生下来在皮肤上就有的青斑);青条条(形容青而长);青鸦鸦(青青的);青港港(深青色);青枫林(指墓地。旧时墓地多种青枫树)

    (6) 黑色 。如:青旋旋(形容人的头皮青青的);青衣人(差役);青牛(黑色的牛);青照(垂青;关照);青蒲(青色的蒲团);青赏(看重;赏识);青盖(帝王车辇。汉代帝王车用青盖);青毡(青色的毛毡;亦指儒者的故家旧物)

    (7) 茂盛的样子 。如:青青(茂盛的样子。也作“菁菁”);青芜(茂盛的青草)

    (8) 比喻年少 。如:青娥(少女。也指美好的容貌。还指眉的别称。同青蛾);青岁(青春年华)

    名词

    (1) 青色物 。如:青锋(古剑名。泛指宝剑);青萍(古剑名);青箱(青缃。世传的家学);青钱(比喻有才学的人);丹青;青帘(古时酒店的青布招子。俗称“酒旗”);青绫步障(用青绫做的屏障);青鞋布袜(青布做的鞋袜,为山野中人所服。比喻简朴的生活)

    (2) 东方的代称

    东方谓之青。——《考工记·画绘之事》

    (3) 又如:青宫(太子居东宫,东方色为青,所以称东宫为青宫);青土(指东方之地)

    (4) 春的代称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南朝梁· 江淹《别赋》

    (5) 又如:青风(春风);青阳(春天);青帝(春神)

    (6) 青绿色的草 。如:踏青

    (7) 未成熟的农作物 。如:看青

    (8) 青海省的简称

    (9) 古州名

    (10) 《禹贡》九州之一。在今山东省及辽宁省辽河以东

    (11) 汉置,辖境在今山东省东北部。如:青岱(青州泰山。借指青山)

    (12) 姓

    英文翻译

    blue, green, black; young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ciang1 [海陆丰腔] ciang1 [东莞腔] ziang1 [台湾四县腔] ciang1 [宝安腔] ciang1 [陆丰腔] c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a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cheng/cengtsʰieŋ
    [ci]
    部首: 435
    笔画: 10
    五笔: UQWN
    五行:
    仓颉: IOMVN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瓦,次声。本义:用高岭土烧制成的质料。也指瓷器) 同本义

    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瓷碗;细瓷;瓷枕;瓷仙(瓷器的人物造像);瓷注(陶瓷茶壶)

    动词

    〈方〉∶眼珠不动

    严志和弯下腰,瓷着眼珠盯着地上老半天。—— 梁斌《红旗谱》

    英文翻译

    crockery, porcelain, chinaware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h2 [梅县腔] ze2 [台湾四县腔] cih2 [客英字典] cih2 [宝安腔] cu2 [东莞腔] c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資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dzʰizii/d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