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敷

qīng fū [ qing fu]
注音 ㄑ一ㄥ ㄈㄨ

词语释义

1.连片的绿叶。

词语解释

  1. 连片的绿叶。

    晋 杨方 《合欢》诗之四:“青敷罗翠彩,絳葩象赤云。”

引证解释

⒈ 连片的绿叶。

晋杨方《合欢》诗之四:“青敷罗翠彩,絳葩象赤云。”

青敷的网络释义

青敷

  • 青敷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īng fū,是指连片的绿叶。
  •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801
    笔画: 8
    五笔: 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MB
    四角: 50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2) 同本义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时则有青眚青祥。——《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问·风论》。注:“肝色。”

    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 又如:青磷(磷火。俗称鬼火);青靛(深蓝色);青焰焰(青蓝色);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青云干吕(庆云翔集,应乎六吕。是一种吉祥的征兆);青冥(青天);青霄(青空,碧空)

    (4) 深绿色

    两岸青山相对出。——唐· 李白《望天门山诗》

    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青箬笠。——唐· 张志和《渔歌子》词

    青树翠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青冉冉(形容松柏叶色青翠、柔和);青靛(浮萍);青铜(铜镜);青琐(宫门上的一种青色连环图案);青冢(坟墓;亦单指王昭君墓);青记(生下来在皮肤上就有的青斑);青条条(形容青而长);青鸦鸦(青青的);青港港(深青色);青枫林(指墓地。旧时墓地多种青枫树)

    (6) 黑色 。如:青旋旋(形容人的头皮青青的);青衣人(差役);青牛(黑色的牛);青照(垂青;关照);青蒲(青色的蒲团);青赏(看重;赏识);青盖(帝王车辇。汉代帝王车用青盖);青毡(青色的毛毡;亦指儒者的故家旧物)

    (7) 茂盛的样子 。如:青青(茂盛的样子。也作“菁菁”);青芜(茂盛的青草)

    (8) 比喻年少 。如:青娥(少女。也指美好的容貌。还指眉的别称。同青蛾);青岁(青春年华)

    名词

    (1) 青色物 。如:青锋(古剑名。泛指宝剑);青萍(古剑名);青箱(青缃。世传的家学);青钱(比喻有才学的人);丹青;青帘(古时酒店的青布招子。俗称“酒旗”);青绫步障(用青绫做的屏障);青鞋布袜(青布做的鞋袜,为山野中人所服。比喻简朴的生活)

    (2) 东方的代称

    东方谓之青。——《考工记·画绘之事》

    (3) 又如:青宫(太子居东宫,东方色为青,所以称东宫为青宫);青土(指东方之地)

    (4) 春的代称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南朝梁· 江淹《别赋》

    (5) 又如:青风(春风);青阳(春天);青帝(春神)

    (6) 青绿色的草 。如:踏青

    (7) 未成熟的农作物 。如:看青

    (8) 青海省的简称

    (9) 古州名

    (10) 《禹贡》九州之一。在今山东省及辽宁省辽河以东

    (11) 汉置,辖境在今山东省东北部。如:青岱(青州泰山。借指青山)

    (12) 姓

    英文翻译

    blue, green, black; young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ciang1 [海陆丰腔] ciang1 [东莞腔] ziang1 [台湾四县腔] ciang1 [宝安腔] ciang1 [陆丰腔] c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a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cheng/cengtsʰieŋ
    [fu]
    部首: 425
    笔画: 15
    五笔: GEHT
    五行:
    吉凶:
    仓颉: ISOK
    四角: 58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表示与动作有关。“搏”是“布列”的意思,在字中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施予;给予)

    (2) 同本义

    勘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书·康王之诰》

    敷政优优,百禄是道。——《诗·商颂·长发》

    舜不忍伐,而敷之文德。—— 皮日休《原弈》

    (3) 又如:敷民(施于人民。敷:布施);敷施(布施);敷锡(施赐);敷教(布施教化)

    (4) 铺展;铺开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牖间南向,敷重篾席。——《书·顾命》

    敷宴席。——《穆天子传》

    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汉书·陈汤传》。师古曰:“傅,读曰敷。敷,布也。”

    (5) 搽,涂上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红楼梦》

    (6) 又如:敷粉;敷药

    (7) 通“布”( )。宣告;陈述

    不能敷扬五教,翼赞日月。——《后汉书·张网传》

    善敷者辞殊而义显。——《文心雕龙·鎔裁》

    (8) 又如:敷布(陈述);敷文(铺陈文藻);敷畅(敷陈发扬);敷奏(敷陈上奉);敷释(铺叙阐释);敷布(叙陈)

    (9) 开

    用花者取花初敷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10) 又如:敷英(开花);敷秀(敷英;敷披。开放);敷荣(繁荣;开花);敷华(开花)

    (11) 传布 。如:敷弘(传布弘扬);敷展(展布,传播);敷扬(传播宣扬);敷显(传布显扬)

    (12) 宣布;公布 。如:敷宣(宣布);敷政(推行政事);敷纶(宣诏);敷露(公布,披露)

    (13) 足,够

    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入不敷出;敷余(多余;多出)

    (15) 通“溥”。分布;散布

    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诗·周颂·赍》

    (16) 又如:敷芬(发散香气);敷条(展枝);敷闻(使名声远扬);敷兴(广布而使人高兴)

    (17) 生长

    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书·禹贡》

    (18) 通“傅”( )。附着

    郭门在外为衡,以两木当门,凿其木,维敷上堞。——《墨子·备城门》

    形容词

    (1) 普遍

    敷天之下。——《诗·周颂·般》

    (2) 又如:敷求(广求;遍求);敷洽(广布);敷寻(广泛寻访);敷广(广泛传播);敷光(普照)

    (3) 通“肤”。浅薄

    末学敷浅,诚所未详。——顾野王《上呈启》

    英文翻译

    spread, diffuse; apply, pai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海陆丰腔] f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东莞腔] fu1 [台湾四县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芳無平聲合口三等pʰĭuphyo/p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