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

qīng sī [ qing si]
繁体 青絲
注音 ㄑ一ㄥ ㄙ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青丝 qīngsī

(1) 黑发

一缕青丝
black hair

(2) 青梅等切成的细丝,放在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面上做点缀

sliced preserved plum used as dressing on food

(3) 青色的丝绳

black silk

词语解释

  1. 青色的丝线或绳缆。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青丝为笼係,桂枝为笼钩。”《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齎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唐 温庭筠 《晚归曲》:“青丝繫船向江木,兰芽出土 吴 江曲。”

  2. 指马缰绳。

    南朝 梁 王僧孺 《古意》诗:“青丝控 燕 马,紫艾饰 吴 刀。”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二:“走马脱轡头,手中挑青丝。” 宋 刘过 《贺新郎·赠张彦功》词:“嵐湿青丝双轡冷,缓鞚野梅江路。” 清 徐倬 《湖上赠夏卤均》诗:“青丝一骑出 长安 , 明圣湖 头把钓竿。”

  3. 喻指黑发。

    唐 李白 《将进酒》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髮,朝如青丝暮成雪。”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殢红颜凄楚风尘,挽青丝齠齔年华。” 苏曼殊 《为调筝人绘像》诗之二:“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十:“如同少妇的青丝随风飘扬,散发出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

  4. 借指妙龄少女。

    明 梁朝锺 《将出皖留别杨六符沉乃功唐圣俞徐誉星》诗:“群公縞带遗 吴 锦,幕府青丝唱《渭城》。”

  5. 指琴弦。

    唐 刘长卿 《杂咏·幽琴》:“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飀飀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6. 借指垂柳的柔枝或其它植物的藤蔓。

    北周 王褒 《奉和赵王途中五韵》:“村桃拂红粉,岸柳被青丝。” 唐 杜审言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之二:“綰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明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枉了你千条翠带长,万缕青丝颺。” 明 夏完淳 《题昆山水月殿》诗:“青丝天棘风流在,如见当年祇树林。”

  7. 借指初生的韭菜。

    唐 杜甫 《立春》诗:“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仇兆鳌 注:“诗言青丝指韭,良是。” 宋 范成大 《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词:“青丝菜甲,银泥饼饵,随分杯盘。”

  8. 指用青梅等切成的细丝。常加入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表面作点缀。

  9. 见“ 青丝白马 ”。

引证解释

⒈ 青色的丝线或绳缆。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青丝为笼係,桂枝为笼钩。”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齎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唐温庭筠《晚归曲》:“青丝繫船向江木,兰芽出土吴江曲。”

⒉ 指马缰绳。

南朝梁王僧孺《古意》诗:“青丝控燕马,紫艾饰吴刀。”
唐杜甫《前出塞》诗之二:“走马脱轡头,手中挑青丝。”
宋刘过《贺新郎·赠张彦功》词:“嵐湿青丝双轡冷,缓鞚野梅江路。”
清徐倬《湖上赠夏卤均》诗:“青丝一骑出长安,明圣湖头把钓竿。”

⒊ 喻指黑发。

唐李白《将进酒》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髮,朝如青丝暮成雪。”
明陈汝元《金莲记·捷报》:“殢红颜凄楚风尘,挽青丝齠齔年华。”
苏曼殊《为调筝人绘像》诗之二:“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十:“如同少妇的青丝随风飘扬,散发出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

⒋ 借指妙龄少女。

明梁朝锺《将出皖留别杨六符沉乃功唐圣俞徐誉星》诗:“群公縞带遗吴锦,幕府青丝唱《渭城》。”

⒌ 指琴弦。

唐刘长卿《杂咏·幽琴》:“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飀飀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⒍ 借指垂柳的柔枝或其它植物的藤蔓。

北周王褒《奉和赵王途中五韵》:“村桃拂红粉,岸柳被青丝。”
唐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之二:“綰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明谷子敬《城南柳》第四折:“枉了你千条翠带长,万缕青丝颺。”
明夏完淳《题昆山水月殿》诗:“青丝天棘风流在,如见当年祇树林。”

⒎ 借指初生的韭菜。

唐杜甫《立春》诗:“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仇兆鳌注:“诗言青丝指韭,良是。”
宋范成大《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词:“青丝菜甲,银泥饼饵,随分杯盘。”

⒏ 指用青梅等切成的细丝。常加入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表面作点缀。

⒐ 见“青丝白马”。

青丝的国语词典

青绿色的丝绳。

青丝的网络释义

青丝 (汉语词语)

  • 1.喻指黑发(青,上古的时候指黑色。《尚书》中的《禺贡》篇中说:“厥土青黎。”意思是说,那里的土是黑色的。后来,人们就用“青丝”比喻头发,也就是黑头发。)2.青色的丝线或绳缆;3.指马缰绳;4.借指妙龄少女;5.指琴弦;6.借指垂柳的柔枝或其它植物的藤蔓;7.借指初生的韭菜;8.指用青梅等切成的细丝。
  • 青丝造句

    红蜡烛,青丝曲,偏能勾引泪阑干。
    便拿起梳子给我挽了个简单的飞月髻,双耳边都垂着一缕青丝,身后也披着一头的青丝,只有头顶上头的青丝,斜斜的挽起,像是一轮弯月般,很是特别,婉儿又拿起案几上的那只同色配着衫子送过来的,绯红钿花宫纱绢花,小心的帮我插在发间,都整理好后,看着我啧啧出声。
    李娜剪断青丝出了家。
    风轻拂我的青丝,亲吻我的脸,点点温暖充斥着我的心,微微地泄漏了嘴角,我笑了。原来,世界这个世界存在童话般的温暖。
    粉生染白了你们的青丝,岁月压弯了你们的腰板,而你们,依然精神奋发,英姿勃勃,与鲜嫩的生命的相伴,你们的心永远年轻。
    满握的青丝,水流一般从头流到地。一缕秀发遮住了黑水银一般的美目。她一摆头,将秀发甩到了一侧,因为她要找她的绾发用的东西。
    染湿了你耳边的青丝几绺。
    春风拂心心和乐,对联映花花娇美。红花扯住一双人,青丝挽起两颗心。一拜父母谢深恩,再拜天地表衷肠。今生相守相依偎,此世同心同欢畅。真心祝愿你新婚快乐。
    看着林若水一身居家睡衣慵懒而魅惑,把一瀑青丝往肩后一抛,杨子轩毕竟是气血方刚的年轻人,又是久未经人事,难免心头有些异样。
    相思苦酝酿拥抱甜,感谢离别;伤心泪破土理解笑,感谢误解;青丝爱牵手白发情,感谢忠诚;陌生人解囊灾难急,感谢博爱。感恩节,让心贴心,让爱连爱,共唱生活的幸福和谐。
    “斑驳槐木诉离流,惜惜折杨柳,青丝绣,匣底收,少年可识愁?”若回忆是珍宝,这青丝绣,便是我的别离。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予,同约三生,誓只为卿生,不嫁他人? 
    风行雨润秋来早,忆往事,求天道。百事峥嵘心未了,君临华理,平添异彩,遍地皆芳草。人间桃李知多少?且报家国与亲老。校园风光无限好。愿将一世,长随相伴,何惧青丝少!
    割席拂袖近十年,褪色青丝染鬓间。只叹孑然无枕伴,卿生两子已能言。蔡智恒 
    古案瑶琴,寂寂待谁?清风吹拂,冰轮孤照。幽谷伊人,倚竹待谁?天涯雪鸿,日暮空望。长吟凄凄,长思瑟瑟。回首翩然,青丝染霜。倾泠月 
    她是魔和仙跨越了六界禁律所生下的力法无边的仙魔,青丝琉璃,如痴如梦。
    闻君携酒西域来,吾开柴门扫蓬径,先偷龙王夜光杯,再采天山万年冰,犹是临水照芙蓉,青丝依旧眉笼烟,捧出蒙尘焦尾琴,挽妆着我湘绮裙,启喉绽破将军令,绿罗舞开出水莲………倾泠月 
    青丝捆着祝福意,棕叶包着朋友情。糯米缠绵红枣香,雄黄醉人龙舟行。鸡蛋伴着艾叶煮,平安健康永一生。端午节快乐!
    毕业典礼是很重要的纪念,真正的青春就此告别,从此之后天涯海角,再见面的时候可能已经青丝变白发,甚至有些人再也不会相见。
    一个俏丽的身影撞入眼帘,青丝如烟,紫衫飘飘,秀美身姿中透着飒爽英气,果然是那朝思暮想的东野小雪。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801
    笔画: 8
    五笔: 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MB
    四角: 50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2) 同本义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时则有青眚青祥。——《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问·风论》。注:“肝色。”

    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 又如:青磷(磷火。俗称鬼火);青靛(深蓝色);青焰焰(青蓝色);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青云干吕(庆云翔集,应乎六吕。是一种吉祥的征兆);青冥(青天);青霄(青空,碧空)

    (4) 深绿色

    两岸青山相对出。——唐· 李白《望天门山诗》

    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青箬笠。——唐· 张志和《渔歌子》词

    青树翠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青冉冉(形容松柏叶色青翠、柔和);青靛(浮萍);青铜(铜镜);青琐(宫门上的一种青色连环图案);青冢(坟墓;亦单指王昭君墓);青记(生下来在皮肤上就有的青斑);青条条(形容青而长);青鸦鸦(青青的);青港港(深青色);青枫林(指墓地。旧时墓地多种青枫树)

    (6) 黑色 。如:青旋旋(形容人的头皮青青的);青衣人(差役);青牛(黑色的牛);青照(垂青;关照);青蒲(青色的蒲团);青赏(看重;赏识);青盖(帝王车辇。汉代帝王车用青盖);青毡(青色的毛毡;亦指儒者的故家旧物)

    (7) 茂盛的样子 。如:青青(茂盛的样子。也作“菁菁”);青芜(茂盛的青草)

    (8) 比喻年少 。如:青娥(少女。也指美好的容貌。还指眉的别称。同青蛾);青岁(青春年华)

    名词

    (1) 青色物 。如:青锋(古剑名。泛指宝剑);青萍(古剑名);青箱(青缃。世传的家学);青钱(比喻有才学的人);丹青;青帘(古时酒店的青布招子。俗称“酒旗”);青绫步障(用青绫做的屏障);青鞋布袜(青布做的鞋袜,为山野中人所服。比喻简朴的生活)

    (2) 东方的代称

    东方谓之青。——《考工记·画绘之事》

    (3) 又如:青宫(太子居东宫,东方色为青,所以称东宫为青宫);青土(指东方之地)

    (4) 春的代称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南朝梁· 江淹《别赋》

    (5) 又如:青风(春风);青阳(春天);青帝(春神)

    (6) 青绿色的草 。如:踏青

    (7) 未成熟的农作物 。如:看青

    (8) 青海省的简称

    (9) 古州名

    (10) 《禹贡》九州之一。在今山东省及辽宁省辽河以东

    (11) 汉置,辖境在今山东省东北部。如:青岱(青州泰山。借指青山)

    (12) 姓

    英文翻译

    blue, green, black; young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ciang1 [海陆丰腔] ciang1 [东莞腔] ziang1 [台湾四县腔] ciang1 [宝安腔] ciang1 [陆丰腔] c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a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cheng/cengtsʰieŋ
    [si]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XXGF
    五行:
    吉凶:
    仓颉: VVM
    四角: 221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糸。糸( ),细丝。本义:蚕丝)

    (2) 同本义

    丝,蚕所吐也。——《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

    素丝五总。——《诗·召南·羔羊》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礼记·乐记》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史记·货殖列传序》

    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唐· 白居易《重赋》

    (3) 又如:丝棉;丝网;丝缰(丝制的马缰绳);丝人(治理蚕丝纺织绸布的人);丝布(蚕丝与麻、葛混制而成的布);丝妇(养蚕治丝的妇女);丝子(蚕丝);丝行(买卖生丝的商行);丝庄(旧时在华商与洋商间经营生丝贸易的中间商)

    (4) 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唐· 张敬忠《边词》

    (5) 又如:藕丝(莲藕切开后连于两断之间的丝状物);丝柳(细柔如丝的柳条);丝条(纤细的枝条);丝雨(如丝的小雨。俗称“毛毛雨”);丝状(矿物学名,指一种矿物具有丝状的结晶);丝泪(形容泪下如丝);丝络(连续不断);丝网(细密如丝之物所交织而成的网);丝纶(钓鱼用的丝线);丝发(形容头发光泽柔细,如丝一样)

    (6) 线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乐府诗集·陌上桑》

    (7) 又如:丝鞭(用丝线裹制的软鞭。古代招亲,男女双方递送丝鞭,表示缔结良缘);丝络(丝线制成的网状装饰物);丝缕(蚕丝、线缕之类的统称)

    (8) 丝织品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丝纶(皇帝的诏书);丝枲(丝麻织物。泛指布匹绸缎。枲:大麻的雄株);丝衣(丝绸衣服);丝末(古代覆盖在车轼上的丝织帷席);丝帛(丝与丝状物的总称);丝履(以丝织品制成的鞋);丝鞭(丝制的马鞭);丝罗(丝织物名。质地轻软,透气透光性能较好)

    (10) 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玉台新咏·王融咏琵琶》

    (11) 又如:丝抹(古代御宴之乐,先演奏丝乐,然后众乐皆作,演者因称为丝抹);丝簧(弦管乐器);丝镛(泛指琴瑟钟磬之类的乐器);丝竹会(有丝竹弹奏以助兴的聚会);丝桐(琴,古代制琴多用桐木,练丝为弦,故称之);丝管(琴瑟、箫、管类乐器);丝篁(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丝竹和鸣(音乐演奏的声音非常和谐)

    (12) 喻指白发 。如:镜中丝(镜中照出之白发);鬓丝(两鬓的白发)

    (13) 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聊斋志异·尸变》

    (14) 又如:丝丝两气(形容呼吸微弱,气息奄奄);丝麻线儿(些微私弊);丝肠(指细柔的肠子);一丝不差;丝毫不差;一丝风;丝发(丝与发,比喻极细微)

    (15) 瞬息即逝的、通常仅勉强可以发觉的数量或迹象 。如:一丝笑意;她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16) 一段或一根蛛丝 。如:游丝

    (17) 纠缠在一起的东西,一团糟 。如:愁丝

    动词

    (1) 缫丝;纺丝

    男谷女丝行复歌。——杜甫《蚕谷行》

    (2) 又如:丝车(人力或机动的缫丝机具);丝枲(指缫丝织麻之事);丝绝(指丝织之绝技)

    量词

    (1) 一种计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

    (2) 长度或重量的微量。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至于分粟叅黍量丝数龠,实以仰禀圣规,详参神恩。——北周· 庾信《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

    (3) 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厘、毫、丝、忽。如:丝忽(形容极小或极少)

    英文翻译

    silk; fine thread; wire; strings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潮州话:s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