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

qīng qiū [ qing qiu]
注音 ㄑ一ㄥ ㄑ一ㄡ

词语释义

亦作'青邱'。 传说中的海外国名。 泛指边远蛮荒之国。 即长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十岛之一。 地名。在今山东省广饶县北。 借指山东一带。 地名。在今江苏吴淞江滨。 即青丘子。明高启别号。 泽名。 星名。属长蛇座。

词语解释

  1. 亦作“ 青邱 ”。传说中的海外国名。

    《吕氏春秋·求人》:“ 禹 东至 榑木 之地, 日出 、 九津 、 青羌 之野…… 鸟谷 、 青丘 之乡, 黑齿 之国。”《山海经·海外东经》:“ 朝阳之谷 …… 青丘国 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郝懿行 疏引 服虔 曰:“ 青丘国 ,在 海东 三百里。”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二:“ 青丘 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2. 泛指边远蛮荒之国。

    《北史·隋纪下·炀帝》:“又 青丘 之表,咸脩职贡;碧海之滨,同禀正朔。” 唐 陈子昂 《国殇文》:“且欲蹈 乌丸 之垒,刈 赤山 之旗,联 青丘 之缴,封 黄龙 之尸。”

  3. 即 长洲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十岛之一。旧题 汉 东方朔 《十洲记》:“ 长洲 一名 青邱 ,在南海辰巳之地……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 青邱 。”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宫调曲二》:“ 青丘 还扰圃, 丹穴 更巢梧。”《云笈七籤》卷六:“ 黄帝 东到 青丘 ,过 风山 ,见 紫府先生 。”

  4. 地名。在今 山东省 广饶县 北。

    唐 杜甫 《壮游》诗:“春歌 丛臺 上,冬猎 青丘 旁。” 仇兆鳌 注引《寰宇记》:“ 青丘 在 青州 千乘县 。 齐景公 田於此。” 唐 杜甫 《虎牙行》:“ 渔阳 突骑猎 青丘 , 犬戎 锁甲围丹极。”

  5. 地名。在今 江苏 吴淞江 滨。

    明 高启 《青丘子歌》序:“江上有 青丘 ,予徙家其南。”《明史·文苑传一·高启》:“ 张士诚 据 吴 , 啟 依外家,居 吴淞江 之 青丘 。”

  6. 即 青丘子 。

    明 高启 别号。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丧子》:“我闻 青邱 言,君应传真詮。”

  7. 泽名。

    《淮南子·本经训》:“杀九婴於凶水之上,缴大风於 青邱 之泽。” 高诱 注:“ 青邱 ,东方泽名也。”

  8. 星名。属长蛇座。

    《晋书·天文志上》:“青丘七星,在軫东南,蛮夷之国号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青邱”。

⒉ 传说中的海外国名。

《吕氏春秋·求人》:“禹东至榑木之地, 日出、九津、青羌之野…… 鸟谷、青丘之乡, 黑齿之国。”
《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 …… 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郝懿行疏引服虔曰:“青丘国,在海东三百里。”
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十二:“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⒊ 泛指边远蛮荒之国。

《北史·隋纪下·炀帝》:“又青丘之表,咸脩职贡;碧海之滨,同禀正朔。”
唐陈子昂《国殇文》:“且欲蹈乌丸之垒,刈赤山之旗,联青丘之缴,封黄龙之尸。”

⒋ 即长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十岛之一。

旧题汉东方朔《十洲记》:“长洲一名青邱,在南海辰巳之地……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青邱。”
北周庾信《燕射歌辞·宫调曲二》:“青丘还扰圃, 丹穴更巢梧。”
《云笈七籤》卷六:“黄帝东到青丘,过风山,见紫府先生。”

⒌ 地名。在今山东省广饶县北。

唐杜甫《壮游》诗:“春歌丛臺上,冬猎青丘旁。”
仇兆鳌注引《寰宇记》:“青丘在青州千乘县。齐景公田於此。”
唐杜甫《虎牙行》:“渔阳突骑猎青丘,犬戎锁甲围丹极。”

⒍ 地名。在今江苏吴淞江滨。

明高启《青丘子歌》序:“江上有青丘,予徙家其南。”
《明史·文苑传一·高启》:“张士诚据吴,啟依外家,居吴淞江之青丘。”

⒎ 即青丘子。明高启别号。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丧子》:“我闻青邱言,君应传真詮。”

⒏ 泽名。

《淮南子·本经训》:“杀九婴於凶水之上,缴大风於青邱之泽。”
高诱注:“青邱,东方泽名也。”

⒐ 星名。属长蛇座。

《晋书·天文志上》:“青丘七星,在軫东南,蛮夷之国号也。”

青丘的网络释义

青丘 (地名)

  • 青丘,地名,今山东菏泽市境内,高青县境内,江苏境内皆有。古籍《山海经》南山经中有载。
  • 春秋地名。《元和郡县志》记载,“齐景公有马千驷,田于青丘”,故将青丘改名为“千乘”。千乘,今高青县。
  • 青丘造句

    你帮我把人参丹切开,弄成粉末,平铺到晶石上,你我各得一半,利益均沾,作为回报,我脱困之后立即返回青丘之国。
    兴许两百年间这等场合见识得多了,青丘的凤九殿下打发起人来,可谓行云流水游刃有余。第二位相亲的神君也是一路兴致勃勃前来,一路落花流水离开,唯留石桌上狼藉一片的杯盏,映着日光,一派油光闪闪。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傍。
    她想,他们曾经离的那样近,他却没有看到她。其实东华有什么错呢,他从不知道她是青丘的凤九,从不知道她喜欢他,也从不知道她为了得到他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唐七公子。
    文襄嗣武,克构鸿基,功浃寰宇,威陵海外,穷发怀音,西寇纳款,青丘保候,丹穴来庭,扶翼危机,重匡颓运,是则有大造于魏室也。
    夜华不识,姑娘竟是青丘的白浅上神。唐七公子。
    神,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
    人世间的事,狐究竟是似懂非懂,还是大彻大悟?有鹏鸟占据蓬山,天狐独占青丘,麒麟则居于火焰山和苍冰府,苍龙游于四海,四大灵兽,割据一方。
    哪天,我带你到我们青丘看星星啊。唐七公子。
    她的字典里头,“惹祸”两个字堂而皇之书得斗大,却独独缺“善后”这两个字。且她从前自负青丘的帝姬,一向觉得作为一个帝姬,晓得怎么惹祸就够了,善后不属于一个帝姬应该钻研的范畴。唐七公子。
    哦,可以,宁兄,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莽牛宗的杨帆,这是青丘宗的旭东,这是白云宗的凌杰。
    她一饮而尽,这世间再没俊疾山上的素素,那不过是青丘之国白止帝君的幺女白浅上神做的一场梦,带着无尽苦楚和微微桃花色。梦中如何,梦醒之后,便忘干净。
    既然他立刻便要成婚,成为他人的夫君,若她还是任由这段单相思拖泥带水,只是徒让一段美好感情变成令人生厌的纠缠,他们青丘的女子没有谁能容忍自己这样没有自尊。唐七公子。
    哈哈,两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千呼万唤始出来啊,青丘新书出炉。
    我总算明白过来夜华他在青丘时为何常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明白过来凡界住客栈那夜,朦朦胧胧的一句“我既望着你记起,又望着你永不再记起”并不是我睡迷糊了幻听,一切都有丁有卯,是夜华他当年冤枉了我,他觉得对不住我。唐七公子。
    他大惑不解地看着慌忙背过身去的少女,问道“你不信么?我是这青丘山的山神,我叫风长歌。
    周边油气苗甚多,重要的油气苗有黑油山沥青丘、乌尔禾沥青脉、乌尔禾沥青砂、将军沟油苗和依布拉克油苗等。
    他脑中轰的一声,从珊瑚树的阴影中走出来,唇边携了丝三百年来皆未有过的笑意:“夜华不识,姑娘竟是青丘的白浅上神。”。唐七公子。
    更何况,他送给张羽野那颗朱果,也算是一个天大的人情,又何必冒着风险教云晓若修真,做那画蛇填足之事?“好了,我们这就回青丘山。
    早就听说青丘山即流泽水神瑶清号称清霖湖神,修为高绝,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801
    笔画: 8
    五笔: 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MB
    四角: 50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2) 同本义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时则有青眚青祥。——《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问·风论》。注:“肝色。”

    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 又如:青磷(磷火。俗称鬼火);青靛(深蓝色);青焰焰(青蓝色);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青云干吕(庆云翔集,应乎六吕。是一种吉祥的征兆);青冥(青天);青霄(青空,碧空)

    (4) 深绿色

    两岸青山相对出。——唐· 李白《望天门山诗》

    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青箬笠。——唐· 张志和《渔歌子》词

    青树翠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青冉冉(形容松柏叶色青翠、柔和);青靛(浮萍);青铜(铜镜);青琐(宫门上的一种青色连环图案);青冢(坟墓;亦单指王昭君墓);青记(生下来在皮肤上就有的青斑);青条条(形容青而长);青鸦鸦(青青的);青港港(深青色);青枫林(指墓地。旧时墓地多种青枫树)

    (6) 黑色 。如:青旋旋(形容人的头皮青青的);青衣人(差役);青牛(黑色的牛);青照(垂青;关照);青蒲(青色的蒲团);青赏(看重;赏识);青盖(帝王车辇。汉代帝王车用青盖);青毡(青色的毛毡;亦指儒者的故家旧物)

    (7) 茂盛的样子 。如:青青(茂盛的样子。也作“菁菁”);青芜(茂盛的青草)

    (8) 比喻年少 。如:青娥(少女。也指美好的容貌。还指眉的别称。同青蛾);青岁(青春年华)

    名词

    (1) 青色物 。如:青锋(古剑名。泛指宝剑);青萍(古剑名);青箱(青缃。世传的家学);青钱(比喻有才学的人);丹青;青帘(古时酒店的青布招子。俗称“酒旗”);青绫步障(用青绫做的屏障);青鞋布袜(青布做的鞋袜,为山野中人所服。比喻简朴的生活)

    (2) 东方的代称

    东方谓之青。——《考工记·画绘之事》

    (3) 又如:青宫(太子居东宫,东方色为青,所以称东宫为青宫);青土(指东方之地)

    (4) 春的代称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南朝梁· 江淹《别赋》

    (5) 又如:青风(春风);青阳(春天);青帝(春神)

    (6) 青绿色的草 。如:踏青

    (7) 未成熟的农作物 。如:看青

    (8) 青海省的简称

    (9) 古州名

    (10) 《禹贡》九州之一。在今山东省及辽宁省辽河以东

    (11) 汉置,辖境在今山东省东北部。如:青岱(青州泰山。借指青山)

    (12) 姓

    英文翻译

    blue, green, black; young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ciang1 [海陆丰腔] ciang1 [东莞腔] ziang1 [台湾四县腔] ciang1 [宝安腔] ciang1 [陆丰腔] c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a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cheng/cengtsʰieŋ
    qiū [qiu]
    部首: 103
    笔画: 5
    五笔: R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
    四角: 72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2) 同本义

    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说文》

    小陵曰丘。——《广雅·释丘》

    丘中有麦。——《诗·王风·丘中有麻》

    丘中有李。

    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北陵坟衍。——《周礼·大司徒》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苫蔽成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荒丘(沙丘;丘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

    (4) 泛指山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登介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山也。”

    三丘。——《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丘坂(山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丘阜(山丘;土山)

    (6) 坟墓

    亦何面复上先人之丘墓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尧葬济阴,丘垅皆小。——《汉书·楚元王传》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文选·佚名·古诗十九首》

    (7) 又如:丘垄(祖先的坟茔;坟墓);丘木(植于墓地以庇兆域的树木);丘封(泛指坟墓);丘冢(坟墓);丘陇(坟墓)

    (8) 废墟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楚辞·屈原·九章·哀郢》

    (9) 又如:丘垅(废墟,荒地);丘井(荒丘、枯井。比喻人心寂然不动)

    (10) 荒凉的乡里 。如:丘里(乡里);丘落(村落);丘园(家园;乡村);丘樊(园圃;乡村)

    (11) 通“区”。地域

    是故得乎丘民。——《孟子·尽心下》

    四邑为丘。——《周礼·地官·小司徒》

    (12) 姓

    形容词

    (1) 空;寡

    高祖微时,时其丘嫂食。——《汉书·楚元王传》

    (2) 又如:丘城(空城);丘荒(空旷;荒凉);丘虚(空虚的意思);丘亭(空亭)

    (3) 通“巨”。大

    乡丘老不通。——《管子·侈靡》

    时时过其丘嫂。——《汉书·楚元王传》

    量词

    (1) 〈方〉∶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一丘之乔。——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三丘秧田

    英文翻译

    hill; elder; empty; a 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u1 [宝安腔] hiu1 [海陆丰腔] kiu1 hiu1 [客语拼音字汇] hiu1 kiu1 [梅县腔] kiu1 hiu1 [东莞腔] hiu1 [客英字典] hiu1 kiu1 [台湾四县腔] kiu1 hiu1
    ◎ 潮州话:kiu1 (khi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鳩平聲開口三等khiu/qioukʰ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