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骨

lù gǔ [ lu gu]
注音 ㄌㄨˋ ㄍㄨ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露骨 lùgǔ

(1) 比喻用意十分显露,语不含蓄,毫无掩饰或假装的状态

话说得很露骨
undisguise; bare-faced;blatant; blunt; open; outspoken

词语解释

  1. 尸骨暴露。

    《晋书·成都王颖传》:“ 黄桥 战亡者有八千餘人,既经夏暑,露骨中野,可为伤惻。”

  2. 瘦骨嶙峋貌。

    宋 苏轼 《见长芦天禅师三绝》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头。” 元 范梈 《题秋山图》诗:“江空石露骨,木落风无声。”

  3. 用意十分明显,毫不含蓄。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大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演露骨。” 茅盾 《子夜》二:“大家一听这话太露骨,谁也不愿意多嘴。”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三章:“ 秀苇 一看见 刘眉 的画高高挂在世界名画中间,不禁又格格笑起来,笑声公开的带着露骨的嘲讽。”

引证解释

⒈ 尸骨暴露。

《晋书·成都王颖传》:“黄桥战亡者有八千餘人,既经夏暑,露骨中野,可为伤惻。”

⒉ 瘦骨嶙峋貌。

宋苏轼《见长芦天禅师三绝》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头。”
元范梈《题秋山图》诗:“江空石露骨,木落风无声。”

⒊ 用意十分明显,毫不含蓄。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大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演露骨。”
茅盾《子夜》二:“大家一听这话太露骨,谁也不愿意多嘴。”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三章:“秀苇一看见刘眉的画高高挂在世界名画中间,不禁又格格笑起来,笑声公开的带着露骨的嘲讽。”

露骨的国语词典

暴露骸骨。

如:「说话不可太露骨。」

露骨的网络释义

露骨

  • 露骨,汉语词汇。
  • 拼音:lù gǔ
  • 释义:指暴露骸骨;说话不含蓄,没有保留。
  • 露骨的翻译

    英语: blatant, unsubtle, frank, (of sex, violence etc)​ explicit
    德语: nackt
    法语: sans détour, de façon directe

    露骨造句

    你说得这样露骨,我不相信他听不懂。
    更有甚者,拿伦理抓哏,以脏话搞笑,把“陈”与脏乱差推到台前,说得严重一点,这是对军旅小品生态的破坏。
    你对她外貌的评论有点太露骨了。
    南方网讯记者叶淑萍通讯员曾烨报道无须提供任何证件,只要交钱就可以在街头广告招贴栏发布招聘广告,其中不乏图片露骨的涉黄广告。
    你看你大多的回帖除了露骨的骂人还有什么可辩论的价值?你不觉得丢你父母养育你他们觉得遗憾吗?
    这一切融合成一种深沉的喧闹,不断地创造万物的大地发出沉重的叹息。一切都是粗野的、露骨的,使人们对于这种肮脏无耻的动物似的生活产生强烈、坚定的信心。这种生活在夸耀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苦闷而又紧张地找寻发泄力量的地方。时时有一种非常可怕的话声从喧闹中传出来,刺进人们的心窝里。
    在城市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七十六岁的今天,三十放在其中还赶不上肚肌眼的位置,顶多算条露骨低腰裤,但始终有个画在此处的终点线,宣告了原来随后四十几年不过是一项无足轻重却漫长的收尾工作。
    他平时读西方国家的小说时,总为小说里出现的男女情话过分露骨、过分放肆和过分直来直去的浓厚韵味而惊叹。代助认为,读原文的话看,这些趣味还勉强可以,但不适宜译为日文。
    “赏花归去马如飞”,春天的胜景里,游人好玩的心意往往最为露骨。
    走路时,他高昂的头和半闭的眼睛在表现超人一等时有些过于露骨。
    这几句有声有画,有情有景而又情景交融,通篇没有一字肉麻的谀辞,没有一处露骨的比喻,但却不动声色把自己高高抬起了。
    血池狱、阿鼻狱、秤杆狱,脱皮露骨,折臂断筋,也只为谋财害命,宰畜屠生,堕落千年难解释,沉沦永世不翻身。
    他露骨地自打圆场令人难以接受。
    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邻居强大,会对自我不利。但这一不满一旦表现得太露骨,反而会惊醒熟睡的狮子,终致搬起石头砸自我的脚。德川家康。
    这个汉子一点都没意识到,他在流露出最露骨的自私自利。
    面对东方紊露骨的调戏,王情芷没有显露出一丝害臊,谈话从容自如。
    相信自己要是不站出来的话,这妖精还会说出更露骨的话,那自己就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柏木用来弥补局破露骨之状,汲水瓶内装江河湖海八方水,用来补无水之缺。
    比如在面试时独赞某一导师的直接后果是分数上的不小损失,此外好话不要说得太露骨、太肉麻。

    汉字详情

    lòu,lù [lou,lu]
    部首: 802
    笔画: 21
    五笔: FKHK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BRMR
    四角: 10164

    详细解释

    lòu

    动词

    (1) 显出;冒出 。如:露刃(刀剑出鞘);露光;露相;露白(露于外。白:银子)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雨,路声。本义:露水)

    (2) 同本义

    露,润泽也。——《说文》。段注:“泽与露叠韵。五经通义曰:和气津凝为露。蔡邕月令曰:露者,阴之液也。按,露之言胪也。故凡陈列表见于外曰露。” 朱曰:“士气津液从地而兴,若薄以寒气,即结而为霜。”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多戴礼记·曾子天圆》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3) 又

    白露未已。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人生如朝露。——《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露草(沾露的草;植物名);露师(军队蒙受风霜雨露,住宿在外);露水姻缘(短暂的、不正当的男妇关系)

    (5) 水气

    白露横江。——苏轼《赤壁赋》

    (6) 糖浆,糖汁。如:果子露;玫瑰露;荷叶露

    (7) 滋润;恩泽 。如:露雨(比喻恩泽);露脸(比喻脸如露珠般晶莹润泽)

    (8) 通“路”。道路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邶风·式微》

    朝群臣于露门。——《周书·武帝纪上》

    动词

    (1) 显露;显现在外

    今乐远出以露威灵。——《文选·扬雄·长杨赋》

    都邑露。——《荀子·富国》。注:“谓无城郭墙垣。”

    乃露布上书。——《后汉书·李云传》。注:“露布,谓不封也。”

    止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赤身露体;藏头露尾;抛头露面;露白(财宝被人看见);露天生意(〈方〉∶摆摊卖货);露堂(室外;露天);露止(栖宿在屋外或野外);露立(露天站立);露布(指不封口的公文或布告)

    (3) 滋润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诗·小雅·白华》

    (4) 庇护

    智子之道善矣,是先生覆露子也。——《国语》

    (5) 败坏

    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左传》

    (6) 另见 lòu

    英文翻译

    dew; bare, open, exposed

    方言集汇

    ◎ 粤语:lau6 lo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u5 [沙头角腔] lu5 [陆丰腔] lu5 [海陆丰腔] lu5 [梅县腔] lu5 [东莞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oh/luhlu
    gǔ,gū [gu]
    部首: 902
    笔画: 9
    五笔: ME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BB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冎( 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忽入聲合口一等kuotkuə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