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宿风餐

lù sù fēng cān [lu su feng can]
繁体 露宿風餐
注音 ㄌㄨˋ ㄙㄨˋ ㄈㄥ ㄘㄢ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成语用法

露宿风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行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引证解释

⒈ 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明沉鲸《双珠记·姑妇相逢》:“老身前日与姐姐同出避难,军马赶散,各自逃生,连日奔走,露宿风餐,担饥忍渴,不知受了多少劳苦。”
韦君宜《似水流年·我们的老高》:“他不能住在村里,成天成夜在村外野地里露宿风餐。”

露宿风餐的国语词典

形容野外生活或行旅的艰苦。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也作「风餐露宿」、「风飧露宿」、「风飧水宿」、「餐风沐雨」、「餐风露宿」、「餐风宿露」、「餐风宿水」、「餐风宿雨」、「餐风饮露」。

露宿风餐的网络释义

露宿风餐

  •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 露宿风餐造句

    天色已晚,红日西下,两人找了个开阔草地休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也有好几天了,对于这个露宿风餐的生活也慢慢习惯了,并没有太多微词。
    反正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露宿风餐,也习惯了露营,找不到客栈也不是那么重要,所以我叫着先要去吃饭,填饱个肚子。
    景安距云腾镇有三百里路程,郭老头腿有不便,江默人小腿短,二人走走停停,露宿风餐。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她怎甘引颈受戮;筹谋数载,沙场经年,她岂止为母报仇;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他离开家后,露宿风餐地赶路,十分辛苦。

    汉字详情

    lòu,lù [lou,lu]
    部首: 802
    笔画: 21
    五笔: FKHK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BRMR
    四角: 10164

    详细解释

    lòu

    动词

    (1) 显出;冒出 。如:露刃(刀剑出鞘);露光;露相;露白(露于外。白:银子)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雨,路声。本义:露水)

    (2) 同本义

    露,润泽也。——《说文》。段注:“泽与露叠韵。五经通义曰:和气津凝为露。蔡邕月令曰:露者,阴之液也。按,露之言胪也。故凡陈列表见于外曰露。” 朱曰:“士气津液从地而兴,若薄以寒气,即结而为霜。”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多戴礼记·曾子天圆》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3) 又

    白露未已。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人生如朝露。——《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露草(沾露的草;植物名);露师(军队蒙受风霜雨露,住宿在外);露水姻缘(短暂的、不正当的男妇关系)

    (5) 水气

    白露横江。——苏轼《赤壁赋》

    (6) 糖浆,糖汁。如:果子露;玫瑰露;荷叶露

    (7) 滋润;恩泽 。如:露雨(比喻恩泽);露脸(比喻脸如露珠般晶莹润泽)

    (8) 通“路”。道路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邶风·式微》

    朝群臣于露门。——《周书·武帝纪上》

    动词

    (1) 显露;显现在外

    今乐远出以露威灵。——《文选·扬雄·长杨赋》

    都邑露。——《荀子·富国》。注:“谓无城郭墙垣。”

    乃露布上书。——《后汉书·李云传》。注:“露布,谓不封也。”

    止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赤身露体;藏头露尾;抛头露面;露白(财宝被人看见);露天生意(〈方〉∶摆摊卖货);露堂(室外;露天);露止(栖宿在屋外或野外);露立(露天站立);露布(指不封口的公文或布告)

    (3) 滋润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诗·小雅·白华》

    (4) 庇护

    智子之道善矣,是先生覆露子也。——《国语》

    (5) 败坏

    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左传》

    (6) 另见 lòu

    英文翻译

    dew; bare, open, exposed

    方言集汇

    ◎ 粤语:lau6 lo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u5 [沙头角腔] lu5 [陆丰腔] lu5 [海陆丰腔] lu5 [梅县腔] lu5 [东莞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oh/luhlu
    sù,xiǔ,xiù [su,xiu]
    部首: 322
    笔画: 11
    五笔: PWDJ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OMA
    四角: 3026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据甲骨文,象人睡在室内席子上。本义:住宿;过夜)

    (2) 同本义

    宿,止也。——《说文》

    出宿于干。——《诗·邶风·泉水》

    言就尔宿。——《诗·小雅·我行其野》

    戒及宿之日。——《周礼·大史》

    孟子去 齐,宿于昼。——《孟子·公孙丑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微子》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不得已,度姓名,诡蹄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长淮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宿歇(住宿,睡觉);宿坛(住宿);宿泊(住宿;安歇);宿夜然诺(存留过夜的诺言);宿客(投宿的旅客);宿宿(连住两夜);宿顿(临时寄住);宿止(住宿);宿地(住宿的地方);宿所(住宿过夜的处所)

    (4) 值宿守卫,守夜

    哀王三弟,其弟 章,入宿卫于 汉,吕太守封为朱虚侯。——《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5) 又如:宿直(值夜);宿卫(在宫中值宿护卫)

    (6) 处于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唐· 韩愈《三星行》

    (7) 拖延;停留 。如:宿食(积食);宿留(停宿,停留)

    (8) 驻扎,特指军队的停留与驻扎 。如:宿兵(驻扎军队)

    (9) 隐含;寄寓

    在西洋有一句成语,叫做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10) 安心;安于

    官宿其业,其物乃至。——《左传》

    (11) 谋取 。如:宿名(获取名声)

    名词

    (1) 古代官道上设立的住宿站

    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周礼》

    (2) 又如:宿息(上古称宾客于道路休息住宿之处)

    (3) 住所,供人休息的处所 。如:宿头(借宿之处);代付…食宿和回家的路费

    (4) 夜

    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战国策·赵策》

    (5) 又如:宿露(夜露);宿雾(夜雾);宿膳(夜餐);宿夕(一个晚上。比喻短时间内);宿烟(夜里的烟雾);宿云(夜晚的云气)

    (6) 栖宿之鸟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

    (7) 有名望的人

    迟先生有制礼作乐之才,乃是 南邦名宿。——《儒林外史》

    (8) 从前,往日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三国魏· 嵇康《幽愤》

    (9) 又如:宿意;宿传(往昔的传说);宿孽(前世的罪孽);宿顾(以往的关照)

    形容词

    (1) 老的,积久的

    民有宿逋不可诚于上供者,必代而输之。——唐· 杜牧《吏部尚书·崔公行状》

    (2) 又如:宿气(旧怨;旧仇);宿愤(旧怨;旧恨);宿罪(旧有的罪过);宿好(老交情);宿恩(以往的恩德);宿嫌(旧日的嫌隙);宿旧(旧友);宿威(素有的威名);宿老(老前辈);宿齿(年老之人)

    (3) 隔夜的,前一夜的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唐· 王维《田园乐》

    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史记·淮阴侯列传》

    (4) 又如:宿料(隔夜的草料);宿雨(隔夜的雨);宿租(隔年的租税);宿酲(酒醉隔夜未醒)

    (5) 前一年的,隔年的

    元狩三年,遣谒者劝月水灾郡种宿麦。——《汉书·武帝纪》

    (6) 又如:宿麦(隔年成熟的麦);宿雪(积留过冬的雪)

    (7) 老成阅历久的

    王肃以宿德显授。——三国魏· 应休琏《与侍郎曹长思书》

    (8) 又如:宿兵(宿素习练之兵);宿艾(老成长者);宿生(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宿吏(阅历多的官吏);宿彦(老成而有才德之士)

    (9) 前世注定的

    以此常欲焚笔弃砚为喑默人,而习气宿业,未能尽去。——宋· 苏轼《答刘沔都曹书》

    (10) 又如:宿业(指前世行善或作恶所造成而见于今世的后果);宿慧(前世带来的慧根);宿殃(前世注定的灾殃);宿败(注定要失败);宿福(前世注定的福分)

    (11) 旧欠的

    逋租宿债勿复收。——《宋书·武帝纪》

    (12) 又如:宿债(旧欠的债务);宿值(久欠的债);宿赋(积欠的赋税)

    (13) 大的 。如:宿恶(大恶人);宿浪

    副词

    (1) 通“夙”。平素,平日

    官宿其业,其物乃至。——《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子路无宿诺。——《论语·颜渊》

    奈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后汉书·王霸妻传》

    宿志在人外,清心游物初。——宋· 陆游《幽居》

    表招诱有力,威怀兼洽 ,其 姦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青。——《后汉书·刘表传》

    (2) 又如:宿愿;宿容(平日的容颜);宿寇(惯匪);宿心,宿志(平日的心愿)

    (3) 预先;早先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三国志·王粲传》

    (4) 又如:宿构(预先构思);宿闻(早已知闻);宿虑(预先思考、谋划);宿读(预先读过)

    (5) 另见 xiǔ;xiù

    xiǔ

    量词

    (1) 用于计算夜

    军士今夜且歇一宿,以养锐气。——《三国演义》

    (2) 又如:住了一宿

    (3) 另见 sù;xiù

    xiù

    名词

    (1) 星座的古名。星宿 。二十八宿:坐落在黄道的星宿,按照中国古代的分法,共有二十八个。黄道是日在星际所行的路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列子》

    (2) 另见 sù;xiǔ

    英文翻译

    stop, rest, lodge, stay overnight; constell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sau3 s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uk7 siu5 [客英字典] siuk7 [客语拼音字汇] sug5 xiu4 xiug5 [梅县腔] siuk7 [台湾四县腔] siuk7 siu5 [沙头角腔] siuk7 [陆丰腔] siuk7 [宝安腔] siuk7 suk7 [东莞腔] suk7
    ◎ 潮州话:sù/思娃4(杀)xiǔ/思妖1(宵) xiù/思优3(秀), suah4(suah) siou1/siao1(siau) siu3(sì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救去聲開口三等sĭəusiuh/siow
    fēng [feng]
    部首: 410
    笔画: 4
    五笔: M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NK
    四角: 77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 同本义

    風,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鳳(風)?——《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 又如:狂风(猛烈的风);风信(风的大小及风向);风团(旋风。比喻飞快);风吹日炙(风吹日晒);风雹(刮风下雹);风潦(风灾和水灾);风霰(风雪)

    (4) 风俗;风气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资治通鉴》

    奸党散落,风俗大改。——《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移风易俗。——《荀子·乐论》

    (5) 又如:风美(风俗淳美);风纯(风俗纯朴);风沦(风俗沦落败坏);风习(风俗习惯);风浮(风俗浮薄)

    (6) 风范,气度,韵致

    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风局(风范,器宇);风表(风范仪表);风则(风范);风裁(风采,气度);风期(气度,襟怀);风节(气度情操)

    (8) 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如:风神(指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气韵);风徽(文章的风格、气韵)

    (9) 风声,消息

    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钱百两。——《二刻拍案惊奇》

    (10) 又如:风警(风声很紧);风汛(风声;消息);风音(风声);风路(风声,线索);闻风而动

    (11) “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风有采蘩采苹。——《左传·隐公三年》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成公九年》

    (12) 又如:风赋(指“诗”六义中的风和赋);风人屺岵(诗人的悲凉伤感)

    (13) 男女间的情爱

    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红楼梦》

    (14) 又如:风月(指男女间的情爱);风月常新(指情爱永久不断);风月子弟(沉湎于风月场的子弟)

    (15) 风纪,教化 。如:风惠(教化恩泽);风驰(形容德化广布);风爱(风泽德化);风调(指教化清和);风略(风纪和方略);风政(教化政治)

    (16) 威势,气势 。如:风扫(形容势力猛烈有如狂风席卷一般);风樯阵马(乘风之船,破阵之马。比喻气势雄厚)

    (17) 六淫之一。颠狂病,也指颠狂。后作“病”。如:风眩(癫痫);风痴(疯癫痴呆)

    (18) 姓

    动词

    (1) 刮风;起风

    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宋· 苏轼《教战守》

    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2) 借风力吹 。如:风干(由风吹干);风鸡(借风力吹干的鸡)

    (3) 走逸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

    库莫奚国有马百匹因风入境。——《北魏书》

    (4) 嬉戏

    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这里风!快上山去!——《水浒全传》

    (1) 传说的,没有确实根据的 。如:风谣(民歌,民谣);风言(流言,无根据的话)

    (2) 放荡 。如:风魔(放浪,轻狂;疯子);风流博浪(风流放荡)

    (3) 通“疯”。癫狂

    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及第耶?——《玉泉子·真录》

    你原来是个风和尚。——《西游记》

    (4) 又如:风发(发疯);风病(精神病);风涎(患风疾的病根);风欠(疯狂);风风势势(举动不正常,易冲动)

    (5) 〈副〉 通“凡”( fán)。大凡,大概

    愿先生之言其风也。——《庄子·天地》

    英文翻译

    wind; air; manners, atmosphere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宋本广韵

    cān [can]
    部首: 809
    笔画: 16
    五笔: HQCE
    五行:
    仓颉: YEOIV
    四角: 27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 cán)声。本义:吃)

    (2) 同本义

    餐,吞也。——《说文》

    餐,食也。——《广雅》

    相谒而餐。——《方言一》。注:“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魏风·伐檀》

    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汉书·高帝纪》

    (3) 又如:进餐;会餐;野餐;就餐;聚餐;餐玉(吞食玉屑。古时认为服食玉屑可以延寿)

    (4) 吞食

    此甘餐毒药,戏猛兽之爪牙也。——汉· 枚乘《七发》

    名词

    (1) 饮食,食物

    令其裨将传餐。——《汉书·韩信传》

    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

    (2) 又如:餐卫(指饮食调养);早中晚三餐;素餐;中餐;西餐;夜餐

    (3) ∶一顿饭叫一餐 。如:一日三餐

    英文翻译

    eat, dine; meal; food

    方言集汇

    ◎ 粤语:ca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n1 [客语拼音字汇] con1 [沙头角腔] con1 [东莞腔] con1 [陆丰腔] con1 [宝安腔] con1 [梅县腔] con1 [客英字典] con1 [台湾四县腔] c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七安平聲開口一等chan/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