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淫雨。亦指雨后的积水。
晋 曹摅 《思友人》诗:“密云翳阳景,霖潦掩庭除。” 唐 杜甫 《承沉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贫贱人事略,经过霖潦妨。” 仇兆鳌 注:“霖潦,为淫雨所阻。”
大雨积水成涝。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上》:“隄防完全,虽遭雨水霖潦,不能为变。”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水学·浚池》:“昔人治高田之法,凡陂塘池堰,可以瀦蓄以备暵旱,可以宣洩,以防霖潦者,皆所以治田者也。”
引证解释
⒈ 淫雨。亦指雨后的积水。
引晋曹摅《思友人》诗:“密云翳阳景,霖潦掩庭除。”
唐杜甫《承沉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贫贱人事略,经过霖潦妨。”
仇兆鳌注:“霖潦,为淫雨所阻。”
⒉ 大雨积水成涝。
引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上》:“隄防完全,虽遭雨水霖潦,不能为变。”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浚池》:“昔人治高田之法,凡陂塘池堰,可以瀦蓄以备暵旱,可以宣洩,以防霖潦者,皆所以治田者也。”
霖潦的网络释义
霖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雨,林声。本义:久下不停的雨)
(2) 同本义
霖,雨三日以往也。——《说文》
天之无烈风淫雨。——《书·大传四》。注:“淫雨谓之霖。”
凡雨三日以往为霖。——《左传·隐公九年》
用汝作霖雨。——《国语·楚语》
七月大霖雨者,人怨之所致。——《汉书·高帝纪》
动商则秋霖春降。(动商:吹奏商调之曲。)——成公子安《啸赋》
(3) 又如:霖雨;霖霖(形容久雨不停)
(4) 雨
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韩偓《秋霖夜忆家》
(5) 又如:甘霖
动词
久雨不止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晏子春秋·谏》
日夜霖雨。——《六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m2 [陆丰腔] lim3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宝安腔] lim2 [梅县腔] lim2 [台湾四县腔] lim2 [客英字典] lim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林 | 力尋 | 來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侵A | 深 | lim | lĭĕm |
详细解释
láo
名词
(1) 水名。即“涝水” 。在今陕西省户县境,北入渭河
(2) 另见
lǎo
形容词
(1) 雨水盛大的样子
水潦降,不献鱼鳖。——《礼记》
(2) 又如:潦浸(指大雨泛滥成灾);潦潦(雨大水流的样子);潦雨(大雨);潦水(雨后的积水)
名词
(1) 雨后积水
潦水尽而寒潭清。——唐· 王勃《滕王阁序》
秋深潦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另见
lào
动词
(1) 同“涝”。水淹没;雨多
潦,雨水大皃。——《说文》
禹之时,十年九潦,——《庄子·秋水》
(2) 又如:潦旱(谓水涝与干旱);潦灾(水灾);潦岁(水涝之年)
(3) 另见
liáo
名词
(1) 水名
(2) 今辽宁省的辽河
(3) 江西省修水的支流南潦河、北潦河
(4) 河南省白河的支流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au2 lau2 lo3 [梅县腔] lau5 [台湾四县腔] liau2 lau2 lo3 [客语拼音字汇] lau2 liau2 lo2 [宝安腔] liau2 [客英字典] liau2
◎ 潮州话:lao2(láu) lao3(làu) lo2(ló)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老 | 盧晧 | 來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laux/lav | lɑ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