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索

xū suǒ [ xu suo]
注音 ㄒㄨ ㄙㄨㄛˇ

词语释义

需索 xūsuǒ

(1) 求取;勒索

皂隶之所殴骂,胥徒之所需索,皆相良者而施之暴。——《聊斋志异》
extort

词语解释

  1. 搜寻,求取。

    《宣和遗事》后集:“时左藏库金帛已罄尽,乃於宫中需索得金鐶等八百两与之,其人不谢而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后弟所分荡尽,復从兄需索。”

  2. 敲诈勒索。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若或洩漏风声,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诈害民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皂隶之所殴駡,胥徒之所需索,皆相良者而施之暴。” 陈少伯 《兴中会革命史要·台湾方面之活动》:“﹝年老人﹞看见我进去,以为又是 日本 人藉端需索了。”

引证解释

⒈ 搜寻,求取。

《宣和遗事》后集:“时左藏库金帛已罄尽,乃於宫中需索得金鐶等八百两与之,其人不谢而去。”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后弟所分荡尽,復从兄需索。”

⒉ 敲诈勒索。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若或洩漏风声,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诈害民财。”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皂隶之所殴駡,胥徒之所需索,皆相良者而施之暴。”
陈少伯《兴中会革命史要·台湾方面之活动》:“﹝年老人﹞看见我进去,以为又是日本人藉端需索了。”

需索的国语词典

勒索、求取。

如:「需索无度」。

需索的网络释义

需索

  • 需索,汉语词汇,基本含义为求取、勒索。
  • 需索造句

    对方需索无度,如果一味应了他,那我们岂不是在抱薪救火?
    元素池中本已满溢的液态元素水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低落,显然有些支撑不住构装体的这种需索了。
    童年的我只想去月亮上开一个养猪场。但是现在我长大了。宝贝。我长大了。我需要一个人上路,需要一场无辜的需索打破这个僵局,需要一种新的方式解决固守的态度,这就是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始终命定于寻找和感恩。
    生命是光束中飞舞的无数细微尘埃,随风起荡不可存留,不被探测与需索,最后只是静寂。
    不堪统治者的压迫需索,为了生存,人民只有揭竿而起,奋力一搏。
    赵斌,不可以需索无度,来日方长,你要注意身体呀。
    她自是害怕黑暗的,可她如此做的缘故绝大部分的原因是源自内心深处的另一种需索,似在等待着那个懂得自己的人靠近,并不奢望她能够发现自己,单单只是透过那道缝隙看见她着急的神情便已是莫大的满足。人都是如此的,总在有意识地抗拒着那些自己所得不到的,但内心的渴望却也在这种逃避中愈加蓬勃。
    张达民是那么厚颜无耻,将她视若摇钱树一般需索无度;唐季珊是一个情场老手,为了虚荣,而为她献上一片殷勤。
    人在某一个路口,被迫要认清立场和处境,看到自身和他人的软弱。你曾经幻想过完美的东西,后来知道它没有。没有可能把归宿放在一个同等自私和软弱的个体之上,也许对方也在需索和期待你的帮助及给予。安妮宝贝。
    爱是付出,不是需索。这么简单的话,说上三遍你也不懂。因为你尚未被碰撞得头破血流,尚未感受过被自己的无知和执念打败的羞耻心。安妮宝贝。
    凡俗的爱会在欲望驱使所乍起的勇猛之后,迅速呈现软弱无力。他需索回报和自我满足。安妮宝贝。
    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幸福才会生长;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乐。习惯背负沉重十字架的人,耶稣也不会救他。幸福不需索求太多,它真的很简单!
    年轻时,我会向众生需索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友谊长存,热情不减。如今,我明白只能要求对方能力范围之内的:陪伴就好,不用说话。阿尔贝·加缪。
    各属烧锅,本应饬禁,以裕民食,惟虑州县禁令不齐,私烧仍不能免,而吏役需索,弊窦丛生。
    他的需索很粗暴,完全谈不上情趣或者温存,他眯着眼细细看着身下的她,生活……明天依然还会继续,但他和她却已经走到尽头。
    当意志被需索蒙蔽的时候,亦会做出屈服的选择。安妮宝贝。
    有一些破损的关系,只能维持最初的残缺轮廓。以什么样的姿势被挖走,就以什么样的姿势始终需索。没有任何复原和试图填补。
    ‘漕船卫官需索旗丁日益增多,沿途委员及漕运衙门、仓场花户皆有费,欲减旗丁帮费,宜探本穷源。
    金人需索之严苛,你们知之最深,不用我啰嗦。
    所谓成功男人,商业社会中精于算计的商人,不会不明白女人心中世俗的盘算和需索,除非他们故作痴呆。青春美貌在都会中随处可见遍地可拾。也许值得为了床上片刻欢娱付出若干时间精力,但没有一个聪明男人会为此搭上稳定关系的沉重代价。

    汉字详情

    [xu]
    部首: 802
    笔画: 14
    五笔: FDM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BMBL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2) 同本义

    需,须也。——《易·需》。传:“需者,待也。”

    聂许闻之需役。——《庄子·大宗师》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宋· 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 包世臣《文谱》

    (3) 又如:需次(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需铨(等待铨选录用)

    (4) 需要

    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

    (5) 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

    (6) 索取

    只为前日毛延寿,指写丹青,遍需金帛。—— 明· 陈玉阳《昭君出塞》

    需,索也。——《古今韵会举要》

    (7) 又如:需勒(勒索)

    (8) 迟疑;观望

    率故多尤,需为事贼。——《文心雕龙》

    (9) 又如:需缓(迟缓);需滞(授职后迟迟不能赴任)

    (10) 应该;必然

    儒者本无所谓教,达而在上,穷而在下,需不能出此范围。——清· 王韬《原道》

    (11) 又如:需要

    名词

    (1) 需用的东西

    与民均纳供需。——《元史·成宗纪二》

    (2) 又如:军需

    英文翻译

    need, require, must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宝安腔] si1 [东莞腔] si1 [梅县腔] s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俞平聲合口三等syo/siusĭu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FPXI

    英文翻译

    large rope, cable; rules, la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