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帐

wù zhàng [ wu zhang]
繁体 霧帳
注音 ㄨˋ ㄓㄤˋ

词语释义

1.如帐幔的云雾。 2.轻柔如雾的帐帷。

词语解释

  1. 如帐幔的云雾。

    北魏 郑道昭 《登云峰山观海岛》诗:“雾帐芳霄起,蓬臺植汉邪。”

  2. 轻柔如雾的帐帷。

    宋 苏轼 《寄蕲簟与蒲传正》诗:“雾帐银牀初破睡,牙籤玉局坐弹碁。” 宋 史达祖 《风流子》词:“只为赋情不浅,弹泪风前。想雾帐吹香,独怜奇俊,露杯分酒,谁伴嬋娟。”

引证解释

⒈ 如帐幔的云雾。

北魏郑道昭《登云峰山观海岛》诗:“雾帐芳霄起,蓬臺植汉邪。”

⒉ 轻柔如雾的帐帷。

宋苏轼《寄蕲簟与蒲传正》诗:“雾帐银牀初破睡,牙籤玉局坐弹碁。”
宋史达祖《风流子》词:“只为赋情不浅,弹泪风前。想雾帐吹香,独怜奇俊,露杯分酒,谁伴嬋娟。”

雾帐的网络释义

雾帐

  • 雾帐
  • wù zhàng
  • (1).如帐幔的云雾。北魏·郑道昭《登云峰山观海岛》诗:“雾帐芳霄起,蓬台植汉邪。”
  • (2).轻柔如雾的帐帷。宋·苏轼《寄蕲簟与蒲传正》诗:“雾帐银牀初破睡,牙签玉局坐弹碁。” 宋·史达祖《风流子》词:“只为赋情不浅,弹泪风前。想雾帐吹香,独怜奇俊,露杯分酒,谁伴婵娟。”
  • 汉字详情

    [wu]
    部首: 802
    笔画: 13
    五笔: FTLB
    五行:
    仓颉: MBHES
    四角: 10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 。由于接触较冷的地表,因而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见度不足一公里,就叫做“雾”,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如:大雾;浓雾;雾合(如云雾般的聚合);雾析(雾气消散);雾岑(云雾缭绕的山峰);雾卷(雾气离散);雾杳(雾气深广的样子);雾会(如云雾般聚集在一起。形容其多);雾驳(形容事物像雾色一样斑斓驳杂)

    (2) 像雾的许多小水滴 。如:喷雾器

    形容词

    (1) 比喻轻细的 。如:雾绡(像薄雾一般的轻纱)

    (2) 比喻浓密的 。如:雾鬣(细密的鬣毛)

    (3) 昏晦,昏暗 。如:雾塞(形容昏昧)

    (4) 比喻头发的堆卷盘旋,有如雾气的舒腾 。如:雾鬟(形容女子头发像云雾般的堆卷盘旋);雾鬓风鬟(形容女子发髻松散的样子)

    英文翻译

    fog, mist, vapor, fine spray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宋本广韵

    zhàng [zhang]
    部首: 318
    笔画: 7
    五笔: MHTY
    五行:
    仓颉: LBPO
    四角: 4223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长声。巾,麻丝织品。本义:篷帐,有顶的篷帐)

    (2) 同本义 。一种张挂或支架起来作为遮蔽用的器物。通常用布帛毡革制成

    帐,帱也。——《说文》

    帱谓之帐。——《尔雅》

    在上曰帐,在旁曰帷,禅帐曰帱。——《何承天纂要》

    项羽晨朝上将军 宋义,即其帐中斩 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3) 又如:帷帐(帷是四周相围而无顶的篷帐;帐是有顶的篷帐);帐具(陈列帷帐入筵。指备膳、帷帐和膳具);帐门(篷帐的出入口);帐下(营帐中;将帅的部下);帐内(军幕中的将佐);帐天(布篷);帐落(游牧部落聚居之处);帐殿(作为行宫的帐幕);帐幄(帐御。帷帐衣服等);帐饮(在郊野张设篷帐,宴饮送别);帐饯(设帐置酒饯行)

    (4) 蚊帐,床帐

    帐,张也,张施于床上也。——《释名》

    偷夜解齐将军之帱帐而献之。——《淮南子》

    (5) 又如:帐檐(帐荫子。帐子前幅上端下垂如檐,用作装饰的横幅);帐钩(床帐的金属框架)

    (6) 古代游牧民族计算人户的单位 。因他们逐水草而居,每户住一顶帐篷,故按帐计人户数

    帐者,犹中国之户数也。——《后汉书》

    英文翻译

    tent; screen, mosquito net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