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粉

xuě fěn [ xue fen]
注音 ㄒㄩㄝˇ ㄈㄣˇ

词语释义

1.细雪。 2.白色粉末。

词语解释

  1. 细雪。

    唐 包佶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诗:“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曲波 《林海雪原》十:“飞舞的雪粉,来往冲撞,不知它是揭地而起,还是倾天而降。”

  2. 白色粉末。

    宋 苏轼 《薏苡》诗:“絳囊悬荔支,雪粉剖桄榔。” 宋 杨万里 《省中直舍因敲新竹怀周元吉》诗:“锦衣脱体未全瘦,雪粉围腰犹半愁。” 元 杨维桢 《警枕词》:“五花宝簟芙蓉屏,铜盘雪粉香浅清。”

引证解释

⒈ 细雪。

唐包佶《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诗:“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曲波《林海雪原》十:“飞舞的雪粉,来往冲撞,不知它是揭地而起,还是倾天而降。”

⒉ 白色粉末。

宋苏轼《薏苡》诗:“絳囊悬荔支,雪粉剖桄榔。”
宋杨万里《省中直舍因敲新竹怀周元吉》诗:“锦衣脱体未全瘦,雪粉围腰犹半愁。”
元杨维桢《警枕词》:“五花宝簟芙蓉屏,铜盘雪粉香浅清。”

雪粉的网络释义

雪粉

  • 雪粉,拼音是xuě fěn,细雪、白色粉末、生粉中的一类。
  • 雪粉造句

    呼啸的北风从漫无边际的草原席卷而过,一层又一层的雪粉覆盖了大地,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而极少有塞北的雪粉,风吹起像漫天飞扬的盐土,扑打在脸上干涩而隐隐作痛。
    在妈妈的帮助下,小雪粉能够勉强地坐在小马扎上,但是因为四肢太纤细了,她不住地打晃儿。
    李磐还没有适应,就被几个姑娘拉扯到了大椅子里,又是按摩肩膀,敲打腿脚,又是布施香水雪粉,忙的不亦乐乎。
    枪声很沉闷,子弹钻进了雪地里,溅起一片细碎的雪粉。
    屋外,瑟瑟的寒风刮着雪粉,冷意弥漫于天地之间。
    诡秘的白色与飘洒的蓝色雪粉建构了景深。
    穆筱雪粉拳紧握,怒气冲冲的横在杨潇的面前。
    昏暗的万年灯下可见,身穿银雪粉罗玉裙,脚踩蜻蜓燕花尾鞋,头戴珍珠宝石压发。
    视频内容包括滑雪和滑雪板运动初学者指南、雪粉和雪坡提示,还有滑雪电影史、健身提示以及滑雪和滑雪板活动的电影镜头。
    待爆碎的雪粉纷纷落地之时,血奴也尽数冻僵在地。
    纷纷扬扬的雪粉漫天挥洒,顷刻间就把原本还裸露在外的泥土遮挡了起来,仿佛世界上所有的污浊都能通过这雪变得纯洁似得。
    ,我呵开窗上的冰凌花一望,天空灰蒙蒙地飘着雪粉,院里的树从根到梢挂上一层霜,就像开了一片白花花的梅花似的。

    汉字详情

    xuě [xue]
    部首: 802
    笔画: 11
    五笔: F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BSM
    四角: 101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雨,从彗,彗( 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2) 同本义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

    平地尺为大雪。——《左传·隐公九年》

    麻衣如雪。——《诗·曹风·蜉虫游》

    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礼记·月令》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诗

    (3) 又如:雪案萤窗(比喻勤学苦读);雪里鸿(即雪泥鸿爪);雪浪纸(一种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

    形容词

    (1) 借喻白色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唐·杜牧《鹭鸶》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2) 又如:雪厾(白银);雪练(色泽像雪白的绢一样);雪花银(白银);雪肌(白细如雪的肌肤);雪色(白色)

    形容词

    (1) 比喻高洁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前蜀· 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宋· 杨万里诗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唐· 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2) 又如:雪格(比喻高洁的品格);雪淡(态度淡漠,不热心)

    (3) 姓

    动词

    (1) 下雪

    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世说新语》

    (2) 又如:雪夜访普(宋太祖赵匡胤曾于雪夜到大臣赵普家商谈国事的故事);雪峰(积雪的山峰);雪云(降雪的阴云)

    (3) 洗刷,昭雪

    大夫种辅翼 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淮南子·氾论》

    (4) 又如:雪正(昭雪更正);雪谤(洗雪污蔑之词)

    (5) 擦净;揩干

    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韩非子》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唐· 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

    (6) 又如:雪泣(揩拭眼泪);雪除(清除);雪烦(消除烦闷);雪涕(拭泪);雪桃(拭桃)

    英文翻译

    snow; wipe away shame, aveng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et7 [宝安腔] set7 [沙头角腔] siet7 [客英字典] siet7 [客语拼音字汇] xiad5 [梅县腔] siet7 [台湾四县腔] siet7 [东莞腔] set7 [陆丰腔] siat7
    ◎ 潮州话:so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絕薛A合入聲合口三等仙Asyet/svetsĭwɛt
    fěn [fen]
    部首: 610
    笔画: 10
    五笔: OW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DCSH
    四角: 98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2) 同本义

    粉,傅面者也。——《说文》

    藻火粉米。——《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世说新语·汰侈》

    (3) 妆饰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红色者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世说新语·容止》

    (4) 又如:脂粉;粉面(傅粉的脸)

    (5) 泛指细末状物质 。如:粉沸(粉末飞扬腾涌);粉节(带有白粉的竹节。亦借指竹)

    (6) 用米、豆类或马铃薯等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

    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儒林外史》

    (7) 又如:米粉;炒粉;凉粉;粉汤(粉丝汤);粉团(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

    (8) 绘画用的颜料 。如:粉墨(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粉绘(粉缋。彩色的图画)

    动词

    (1) 研成粉末;粉碎

    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释名》

    (2) 又如:粉零麻碎(极言粉碎);粉骨捐躯(谓粉碎骨,献出生命)

    (3) 涂饰;粉饰 。如:粉拂(粉扑。敷粉时用以蘸粉拍脸);粉堞(用白垩涂刷的女墙)

    (4) 奖饰,称誉 。如:粉饰

    形容词

    (1) 白色的;带白色的;粉红色的

    粉粳五十斛。——《红楼梦》

    (2) 又如:粉粳(呈粉红色的粳米);粉巾(白色汗巾);粉白(形容女子面容白皙、姣好;亦形容洁白);粉色(白色;亦指粉红色。常用以形容有关艳情的事件)

    英文翻译

    powder, face powder; pl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f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3 [客英字典] fun3 [台湾四县腔] fun3 [宝安腔] fun3 [沙头角腔] fun3 [梅县腔] fun3 [东莞腔] fun3 [陆丰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八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吻上聲合口三等pĭuənpyonx/piu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