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溪

xuě xī [ xue xi]
注音 ㄒㄩㄝˇ ㄒ一

词语释义

1.雪覆盖着的溪流。 2.指晋王徽之雪夜至剡溪访戴逵事。 3.金王庭筠号。

词语解释

  1. 雪覆盖着的溪流。

    唐 王建 《塞上》诗:“断雁逢冰磧,回军占雪溪。” 唐 赵嘏 《赠李秘书》诗:“杉松韵冷雪溪暗,鸞鹤势高天路春。”

  2. 指 晋 王徽之 雪夜至 剡溪 访 戴逵 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 宋 范成大 《巾子山又雨》诗:“如今只忆雪溪句,乘兴而来兴尽还。” 宋 范成大 《朋元不赴湖上观雪之集明日余召试玉堂见寄二绝次其韵》:“雪溪清兴未渠阑,晚上西楼带月看。”

  3. 金 王庭筠 号。

    金 王若虚 《王内翰子端诗近来陡觉无佳思纵有诗成似乐天其小乐天甚矣漫赋三诗为白傅解嘲》之一:“寄语 云溪 王处士 ,恐君犹是管窥天。” 金 元好问 《王黄华墨竹》诗:“ 雪溪 仙人诗骨清,画笔尚餘诗典刑。”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 黄华 水帘天下絶,我初闻之 雪溪翁 。” 施国祁 注:“案: 雪溪 , 黄华 自号。”按, 王庭筠 字 子端 ,平生爱 天平 黄华 山水,自号 黄华山主 。

引证解释

⒈ 雪覆盖着的溪流。

唐王建《塞上》诗:“断雁逢冰磧,回军占雪溪。”
唐赵嘏《赠李秘书》诗:“杉松韵冷雪溪暗,鸞鹤势高天路春。”

⒉ 指晋王徽之雪夜至剡溪访戴逵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
宋范成大《巾子山又雨》诗:“如今只忆雪溪句,乘兴而来兴尽还。”
宋范成大《朋元不赴湖上观雪之集明日余召试玉堂见寄二绝次其韵》:“雪溪清兴未渠阑,晚上西楼带月看。”

⒊ 金王庭筠号。按, 王庭筠字子端,平生爱天平黄华山水,自号黄华山主。

金王若虚《王内翰子端诗近来陡觉无佳思纵有诗成似乐天其小乐天甚矣漫赋三诗为白傅解嘲》之一:“寄语云溪王处士,恐君犹是管窥天。”
金元好问《王黄华墨竹》诗:“雪溪仙人诗骨清,画笔尚餘诗典刑。”
金元好问《游黄华山》诗:“黄华水帘天下絶,我初闻之雪溪翁。”
施国祁注:“案:雪溪,黄华自号。”

雪溪的网络释义

雪溪

  • 雪覆盖着的溪流。 唐 王建 《塞上》诗:“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 唐 赵嘏 《赠李秘书》诗:“杉松韵冷雪溪暗,鸾鹤势高天路春。”
  • 汉字详情

    xuě [xue]
    部首: 802
    笔画: 11
    五笔: F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BSM
    四角: 101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雨,从彗,彗( 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2) 同本义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

    平地尺为大雪。——《左传·隐公九年》

    麻衣如雪。——《诗·曹风·蜉虫游》

    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礼记·月令》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诗

    (3) 又如:雪案萤窗(比喻勤学苦读);雪里鸿(即雪泥鸿爪);雪浪纸(一种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

    形容词

    (1) 借喻白色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唐·杜牧《鹭鸶》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2) 又如:雪厾(白银);雪练(色泽像雪白的绢一样);雪花银(白银);雪肌(白细如雪的肌肤);雪色(白色)

    形容词

    (1) 比喻高洁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前蜀· 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宋· 杨万里诗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唐· 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2) 又如:雪格(比喻高洁的品格);雪淡(态度淡漠,不热心)

    (3) 姓

    动词

    (1) 下雪

    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世说新语》

    (2) 又如:雪夜访普(宋太祖赵匡胤曾于雪夜到大臣赵普家商谈国事的故事);雪峰(积雪的山峰);雪云(降雪的阴云)

    (3) 洗刷,昭雪

    大夫种辅翼 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淮南子·氾论》

    (4) 又如:雪正(昭雪更正);雪谤(洗雪污蔑之词)

    (5) 擦净;揩干

    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韩非子》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唐· 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

    (6) 又如:雪泣(揩拭眼泪);雪除(清除);雪烦(消除烦闷);雪涕(拭泪);雪桃(拭桃)

    英文翻译

    snow; wipe away shame, aveng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et7 [宝安腔] set7 [沙头角腔] siet7 [客英字典] siet7 [客语拼音字汇] xiad5 [梅县腔] siet7 [台湾四县腔] siet7 [东莞腔] set7 [陆丰腔] siat7
    ◎ 潮州话:so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絕薛A合入聲合口三等仙Asyet/svetsĭwɛt
    [xi]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EX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BVK
    四角: 321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溪本作谿)

    (2)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嵠,山渎无所通者。——《说文》

    是故溪狭者速涸。——《墨子·亲士》

    子越自石溪。——《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司马相如《上林赋》

    (3) 又如:溪步(水涯与渡船处);溪径(小路。引申谓途径)

    (4) 泛指小河流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经注·沅水》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 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 潇水。—— 柳宗元《愚溪诗序》

    (5) 又如:溪头(溪边)

    (6) 没有出口的山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7) 古族名 。如:溪狗(指陶侃。陶侃是东晋时的溪族人)

    (8) 古州名 。在湖南省境内

    以溪、 奖、 锦三州降 楚。——《读史方舆纪要》

    英文翻译

    mountain stream, creek

    方言集汇

    ◎ 粤语:kai1
    ◎ 客家话:[陆丰腔] hai1 [客语拼音字汇] hai1 [台湾四县腔] hai1 kie1 [客英字典] hai1 ke1 [宝安腔] kai1 [东莞腔] kai1 [海陆丰腔] hai1 kie1 [梅县腔] hai1 ke.1 h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谿苦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khe/qeikʰ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