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

xuě shān [xue shan]
注音 ㄒㄩㄝˇ ㄕㄢ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雪山 xuěshān

(1) 常年积雪的高山

snow mountain

引证解释

⒈ 积雪的山。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瑯邪定公司马裔墓志铭》:“藏兵九地,置剑千家,雪山埋马,冰河陷车。”
唐柳宗元《行路难》诗之三:“美人四向迴明璫,雪山冰谷晞太阳。”
周赤萍《在昆仑山中》:“太阳也露了脸,雪山反射出的银光闪漾着。”

⒉ 山名。原指印度北部喜马拉雅诸山,传说释迦牟尼成道前曾在此苦行。后借指佛教圣地或僧侣住地。

《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南朝梁简文帝《相宫寺碑》:“雪山忍辱之草,天宫陁树之花,四照芬吐,五衢异色。”
唐鲍溶《怀惠明禅师》诗:“雪山世界此凉夜,宝月独照琉璃宫。”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我我,谢俺那雪山中无荣无辱的禪师。”

⒊ 山名。 祁连山的别称。

《后汉书·明帝纪》“竇固破呼衍王於天山” 唐李贤注:“天山即祁连山,一名雪山。”
唐王昌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⒋ 山名。 岷山的主峰。在今四川省松潘县南。

唐杜甫《古柏行》:“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宋范成大《梦玉人引》词:“簫鼓生春,徧锦城如画, 雪山无色。”
明皇甫涍《雪山歌奉寄彭太保》:“雪山嵯峨控西极,寒井阴光混开闢。”

⒌ 用雪堆成的山状物。

宋周密《武林旧事·赏雪》:“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竝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翫。”

雪山的国语词典

山名。(1)​ 天山的别名。参见「天山」条。(2)​ 祁连山的别名。参见「祁连山」条。(3)​喜马拉雅山的别名。参见「喜马拉雅山」条。(4)​ 位于台中市和平区及苗栗县泰安乡的交界处,为雪山山脉的最高峰,是台湾的第二高山,高三千九百三十公尺。全山主要由赤褐色页岩所构成,西南侧及西北侧各有一个冰斗,为台湾冰河遗迹最多的地区。

雪山的网络释义

雪山 (台湾的次高山)

  • 雪山:台湾的次高山,海拔高度3886米。雪山位于苗栗县泰安乡和台中县和平乡的交界,标高3,886公尺,为雪山山系的最高峰,在百岳中仅次于玉山。雪山是雪山山脉的中心点,由此向外呈放射状延伸,支脉绵亘北台湾。全山是由赤褐色页岩、砂岩及板岩所构成。雪山地区有多处的「冰斗」地形,是台湾冰河遗迹最多的地方。
  • 雪山 (汉语词语)

  • 雪山,汉语词语,意为常年积雪的高山。
  • 雪山的翻译

    法语: montagnes chenues, monts enneigés, Hsuehshan

    雪山造句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险,胜利到达陕北。
    我透过飞机的舷窗,极目远望那雪山似的白云。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幕天席地,艰苦卓绝,终于到达了延安。
    欢乐谷的"雪山飞龙"让人惊心动魄。
    红军战士为了抗战的胜利,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难困苦,表现了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望着绵延万里的雪山,我才感到人是多么碌碌无能呀!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北,这一壮举,堪称空前绝后,史无前例。
    我们应该像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那样,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穿过高耸入云的雪山,大伙才松了一口气。
    登山队员在白茫茫的雪山上安营扎寨。
    党结真拉雪山下的千年圣水寺遭遇了雪崩,夜郎地宫在千奇百怪的喀斯特地下溶洞内踪影全无,这吕不韦墓葬不会再出什么蹊跷吧。
    从前吵架时撂下多狠的话也无所顾忌,因为笃定他们不会离开;无论走多远,一个人在雪山下的旅馆失眠,也不会恍然内心空落---因为我还有个回得去的家,他们是这艰难的人间里,我手里最后的底牌。
    极目远眺,碧罗雪山山脉起伏绵延,看不到头,客车顺着奔流不息的澜沧江不紧不慢。
    据台媒报道,第二到第十名为玉山主峰、日月潭、金瓜石、龟山岛、月世界泥岩恶地、雪山圈谷、清水断崖、苗栗三义火炎山自然保留区、大小霸尖山。
    魔族本来不属于人类世界,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位于北方大雪山的无尽深渊突然蹦裂。
    我坐得屁股发疼,满眼是无尽的雪山和单调的戈壁,几乎恹恹欲睡。
    雪山隧道施工中之大量涌水,引起各界质疑其对枯水季翡翠水库进流量的影响。
    噢,轰掉雪山的那个小兵!
    在一座白雪皑皑的雪山顶上,坐落着一座气派非凡地修真门派,名为肖门。
    冬天,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地上扑的是雪,厚厚的,软软的;房上落的是雪,白皑皑的,又松又软;树上盖的是雪,积雪把树枝压弯了腰。太阳照在白雪山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汉字详情

    xuě [xue]
    部首: 802
    笔画: 11
    五笔: F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BSM
    四角: 101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雨,从彗,彗( 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2) 同本义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

    平地尺为大雪。——《左传·隐公九年》

    麻衣如雪。——《诗·曹风·蜉虫游》

    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礼记·月令》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诗

    (3) 又如:雪案萤窗(比喻勤学苦读);雪里鸿(即雪泥鸿爪);雪浪纸(一种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

    形容词

    (1) 借喻白色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唐·杜牧《鹭鸶》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2) 又如:雪厾(白银);雪练(色泽像雪白的绢一样);雪花银(白银);雪肌(白细如雪的肌肤);雪色(白色)

    形容词

    (1) 比喻高洁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前蜀· 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宋· 杨万里诗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唐· 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2) 又如:雪格(比喻高洁的品格);雪淡(态度淡漠,不热心)

    (3) 姓

    动词

    (1) 下雪

    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世说新语》

    (2) 又如:雪夜访普(宋太祖赵匡胤曾于雪夜到大臣赵普家商谈国事的故事);雪峰(积雪的山峰);雪云(降雪的阴云)

    (3) 洗刷,昭雪

    大夫种辅翼 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淮南子·氾论》

    (4) 又如:雪正(昭雪更正);雪谤(洗雪污蔑之词)

    (5) 擦净;揩干

    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韩非子》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唐· 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

    (6) 又如:雪泣(揩拭眼泪);雪除(清除);雪烦(消除烦闷);雪涕(拭泪);雪桃(拭桃)

    英文翻译

    snow; wipe away shame, aveng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et7 [宝安腔] set7 [沙头角腔] siet7 [客英字典] siet7 [客语拼音字汇] xiad5 [梅县腔] siet7 [台湾四县腔] siet7 [东莞腔] set7 [陆丰腔] siat7
    ◎ 潮州话:so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絕薛A合入聲合口三等仙Asyet/svetsĭwɛt
    shān [shan]
    部首: 325
    笔画: 3
    五笔: MMM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

    mountain, hill, 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八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閒山開平聲開口二等ʃænsren/shaen

    雪山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