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翁洮《渔者》诗:“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
成语用法
雨蓑烟笠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引证解释
⒈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引唐翁洮《渔者》诗:“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
宋陆游《一落索》词:“且喜归来无恙。一壶春酿。雨蓑烟笠傍渔磯,应不是、封侯相。”
亦作“雨簑烟笠”。 清陈维崧《满江红·江村夏咏》词之四:“槿花上,珠堪吸。荳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簑烟笠。”
雨蓑烟笠的网络释义
雨蓑烟笠
近义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yǔ
名词
(1)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2)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3) 比喻朋友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 杜甫《秋述》
(4)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南朝梁· 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5) 譬喻密集 。如:雨矢(箭矢像雨一样落下。比喻密集);雨注(像雨一样下降。比喻密集)
(6) 譬喻离散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三国魏· 王粲《赠蔡子笃》
(7) 又如:雨散云收(比喻离散);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旧情,已成往事);雨落不上天(比喻离异的夫妻,难再复合)
(8) 另见
yù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2) 同本义
雨,水从云下也。——《说文》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3) 又
既雨既处。
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汉· 贾谊《论积贮疏》
天雨雪。——《汉书·李广苏建传》
恒雨少日。——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 又如:雨天(落雨的日子);雨前(下雨之前);雨淖(雨后道路泥泞难行);雨淫(久雨);雨打梨花(指暮春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美人的迟暮);雨顺风调(风雨及时。比喻太平景象);雨化(比喻良好教育的实施,有如及时雨的化生万物)。又指大量粒子或物体的下落或洒下。如:花瓣雨
(5) 天上降下
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史记》
(6) 又如:雨毛(天上降下兽毛);雨矢(箭矢像雨一样的落下。比喻密集);雨泗(比喻流泪)
(7) 密集地射击或投掷
烧答覆之,沙石雨之。——《墨子》
(8)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陆丰腔] ji3 [东莞腔] ji3 [宝安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3 [梅县腔] j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羽 | 王矩 | 云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yox/hiuu | ĭ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艸,衰声。古文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字亦作“蓑”。“蓑”是后起字。本义:雨具名。即蓑衣) 同本义
衰,草雨衣也。秦谓之萆。——《说文》。字亦作蓑。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橐车载蓑笠。——《仪礼·既夕礼》
被蓑以当铠鑐。——《管子·禁藏》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春》
(2) 又如:蓑笠(蓑衣和斗笠);蓑褐(蓑衣短褐。比喻衣着粗劣);蓑翁(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
动词
用草覆盖;掩
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公羊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o1 [陆丰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o1 [梅县腔] so1 [客英字典] so1 [宝安腔] s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2) 同本义 火壮则煙微。——陆机《连珠》 煙炎之毁熸。——《后汉书·蔡邕传》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望庐山瀑布》 烟焰迷漫。——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烟扑口鼻。——明· 刘基《卖柑者言》 烟炎张天。——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烟焰雾雨。——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烟火邻居(指紧邻);烟扛扛(形容烟雾腾腾的样子);烟爨(炊烟);烟蓬(小火轮客舱顶上的散座);烟祀(香烟与祭祀。引申为后代);烟尘(比喻战乱;借指参与战乱的部队);烟井(住户;人家);烟火(火警,火灾);烟焰(烟和火焰);夕烟(黄昏时的烟雾);风烟(随风吹散的烟);油烟;炊烟 (4) 烟状物;云气;雾气 草树浮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注:“燥气也。” 煙埃朦郁。——《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土气也。” 烟涛微茫。——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之烟霞。 红烟蔽其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荒烟蔓草。——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烟霞成癖(有游山玩水的癖好);烟雾尘天(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烟霞帐(绘有山水图画的帐帘帏幕);烟缠(缠绵无力);烟锁(烟雾笼罩);烟娇(美女);烟塍(雾气弥漫田塍);烟蓑雨笠(蓑衣和斗笠);烟月(云雾笼罩的月亮) (6) 专指鸦片 。如:烟册(吸食鸦片烟者的名册);烟犯(栽种、贩售和吸食鸦片烟的罪犯);烟民(旧时指吸食鸦片烟成瘾的老百姓;泛指吸烟者);烟匣(装鸦片膏的盒子);烟毒(吸鸦片烟对人的毒害);烟室(供吸食鸦片烟的房间);烟枪(吸鸦片用的工具) 动词 (1) 由于烟的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 。如:烟眼睛 (2) 通“堙( )”。堵塞凡待烟冲云梯临之法,必应城以御之。——《墨子·杂守》 春秋行礼,以共烟祀。——汉《鲁相史晨祠孔庙奏铭》。 名词 (1) 烟草 菸,草名,别名淡巴菰,一曰菸草。产自吕宋, 明时始入 中国。……采叶干之,切为细丝,可制各种之菸。……字俗借“烟”。——《中华大字典》 (2) 又如:烟窝(烟斗);烟萝(藤萝一类的植物);烟荷包(装烟丝用的小袋子) 英文翻译smoke, soot; opium; tobacco, cigarettes
方言集汇◎ 粤语:ji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en1 [台湾四县腔] jen1 [东莞腔] jen1 [沙头角腔] jen1 [梅县腔] jan1 [海陆丰腔] ren1 [宝安腔] jen1 [陆丰腔] jan1 ◎ 潮州话:ing1(ing) [揭阳]êng1(eng) ,hung1(hung)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竹,立声。本义:笠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编制而成) (2) 同本义,也叫“斗笠” 笠,簦无柄也。——《说文》 簦谓之笠。——《广雅》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台笠缁撮。——《诗·小雅·都人士》 (3) 又如:笠子(箬笠);笠蓑(斗笠与蓑衣);笠毂(古代撑在兵车上的笠帽);笠檐(指笠帽周围下覆冒出的部分) (4) 关家禽的笼子 。如:鸡笠;鸭笠 (5) 用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 。如:笠盖;笠覆 英文翻译bamboo hat; bamboo covering
方言集汇◎ 粤语:lap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p7 lep7 [海陆丰腔] lip7 lep7 lit7 [梅县腔] lip7 [沙头角腔] lip7 lap7 [宝安腔] lip7 [陆丰腔] lip7 [东莞腔] lip7 [台湾四县腔] lip7 lep7 lit7 [客语拼音字汇] lib5 ◎ 潮州话:loih8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