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媚云娇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形容美人娇媚的情态。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争如俺月夜花朝,雨媚云娇。”
引证解释
⒈ 形容美人娇媚的情态。
引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二折:“争如俺月夜花朝,雨媚云娇。”
雨媚云娇的网络释义
雨媚云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yǔ
名词
(1)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2)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3) 比喻朋友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 杜甫《秋述》
(4)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南朝梁· 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5) 譬喻密集 。如:雨矢(箭矢像雨一样落下。比喻密集);雨注(像雨一样下降。比喻密集)
(6) 譬喻离散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三国魏· 王粲《赠蔡子笃》
(7) 又如:雨散云收(比喻离散);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旧情,已成往事);雨落不上天(比喻离异的夫妻,难再复合)
(8) 另见
yù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2) 同本义
雨,水从云下也。——《说文》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3) 又
既雨既处。
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汉· 贾谊《论积贮疏》
天雨雪。——《汉书·李广苏建传》
恒雨少日。——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 又如:雨天(落雨的日子);雨前(下雨之前);雨淖(雨后道路泥泞难行);雨淫(久雨);雨打梨花(指暮春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美人的迟暮);雨顺风调(风雨及时。比喻太平景象);雨化(比喻良好教育的实施,有如及时雨的化生万物)。又指大量粒子或物体的下落或洒下。如:花瓣雨
(5) 天上降下
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史记》
(6) 又如:雨毛(天上降下兽毛);雨矢(箭矢像雨一样的落下。比喻密集);雨泗(比喻流泪)
(7) 密集地射击或投掷
烧答覆之,沙石雨之。——《墨子》
(8)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陆丰腔] ji3 [东莞腔] ji3 [宝安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3 [梅县腔] j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羽 | 王矩 | 云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yox/hiuu | ĭ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眉声。“眉”也有示意作用,表示以目媚人。本义:爱;喜爱)
(2) 同本义
媚,说也。——《说文》
思媚周姜。——《诗·大雅·思齐》。传:“爱也。”
媚兹一人。——《诗·大雅·下武》
(3) 又如:媚子(所爱之人;爱子);媚好(爱悦);媚靥(女子两颊讨人喜欢的酒窝)
(4) 逢迎取悦
人服媚之如是。——《左传·宣公三年》
若是乃能媚于神。——《国语·周语》
吴音相媚好。—— 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自媚于众。——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欲媚上官。——《聊斋志异·促织》
甘言媚词。——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又如: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媚上(取悦主上);媚色(取悦于人的神态);媚世(讨好世俗的人);媚抚(抚爱;取悦);媚术(逢迎谄媚的伎俩);媚爱(取悦;取宠);媚灶(比喻阿附权贵)
形容词
(1) 姿态可爱,侧重于婀娜多姿,逗人爱
媚,美也。——《尔雅》
媚,好也。——《广雅》
烟视媚行。——《吕氏春秋·不屈》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
绿筱(竹)媚清涟。——谢灵运《过始宁墅》
(2) 又如:明媚(景物鲜明可爱;眼睛明亮动人);媚好(美好;娇美);媚秀(娇美秀丽);媚曼(娇美);媚景(谓春景;美好的景物);媚娇(容貌声音妩媚动人);媚趣(优美动人的意趣)
(3) 假借为“魅”。具有魅力,具有诱惑力或吸引力的
鬼媚不能欺。——《列子·方命》
(4) 又如:媚人的景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i5 [宝安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海陆丰腔] mi6 [客英字典] mi5 [东莞腔] mi2 [台湾四县腔] m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郿 | 明祕 | 明 | 脂B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miih/myh | m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2) 同本义
(3) 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
雲,山川气也。——《说文》
地气上为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有其状若悬於而赤,其名曰云。——《吕氏春秋·明理》
云集响应。——汉· 贾谊《过秦论》
云归而岩穴瞑。——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云瞑(古乐器名);云根(山石。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产生的,故称);云ń(传说中的云车);云狐(用脑门和股两处的狐皮拼成云形花纹的皮衣料);云轮(云车的轮子);云板(佛教道场上用的一种敲击乐器);云彻(像扫除残云那样干净彻底);云护(画在人物周围环护的云彩);云鸿(云中鸿雁,即鸿雁传书。后用指书信);云霾(行云和阴霾);云端里看厮杀(袖手旁观;瞧热闹);云山(云雾缭绕的山);云消雨散(指一切事物都如云雨一样消散不见);云淡风轻;云开见日(比喻清除蒙蔽,重见光明);云情雨意(指男女欢会之情意);云翻雨覆(比喻反复不定)
(5) 比喻轻柔舒卷如云之物
云衫玉带好威仪,三洞真人入奏时。——唐· 曹唐《小游仙诗》
(6) 又如:云髻(女子的发髻);云鬟(形容女女的头发卷曲如云);云衫(轻而薄的衣衫)
(7) 悬浮在周围空气或一种气体中的物质的细微质点,通常是看得见的集合物。如: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
(8) 造成损害、毁损、受到怀疑或有争议的某事物。如:在这桩交易上疑云未散
(9) 借指高空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楚辞·九歌·云中君》
(10) 又如:云中(云霄之中,高耸入云的山上);云枝(高耸入云的树枝);云杪(云霄,高空);云扃(高山上的屋门。借指高山上的房屋)
(11) 指环绕某种物体的一种假定介质 。如:电子云
(12) 云南省的简称
(13) 姓
形容词
(1) 比喻盛多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诗·齐风·敝笱》
威武纷云。——《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云:“纷云,盛貌。”
(2) 又如:云从(比喻随从众多);云会(如云聚集,比喻众多);云涛(形容云起盛多如波涛汹涌)
(3) 比喻高
黄帝得之,以登云天。——《庄子·大宗师》
(4) 又如:云天(高天。云,极言其高);云步石梯(登向高处的石阶);云房(古时称隐士或僧道的住所)
(5) 比喻疏远 。如:云仍(泛指远孙);云孙(从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孙);云壤(指天地;比喻相距很远)
(6) 比喻飘泊不定 。如:云客(云游江湖的术士);云水全真(游方道士);云心(闲散的心);云水(指远行脚僧或游方道士);云水道人(指游方道士)
动词
(1) 说
我旧云刻子。——《书·微子》。马注:“云,言也。”
伊谁云从?——《诗·小雅·何人斯》
大旱之日短而云灾。——《公羊传·文公二年》
谁云救之。——《国语·晋语》
自云先世。——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此中人语云。
云欲自修改。——《世说新语·自新》
孔子云。—— 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人云亦云;不知所云;诗云
(3) 有
其云益乎?——《荀子·法行》
(4) 为,是
虽云匹夫,霸王可也。——《后汉书》
(5) 旋
洽比其邻,昏姻孔云。——《诗·小雅·正月》
助词
无实在意义
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宋将军云。——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明· 魏学《核舟记》
谓之天门云。——清· 姚鼐《登泰山记》
请命西后云。——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代词
如此;这样
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平漂没,溺其人民”云。——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un3 jun2 [海陆丰腔] run2 [宝安腔] jun2 [梅县腔] jun2 [陆丰腔] jun3 [客英字典] jun2 [客语拼音字汇] yun2
◎ 潮州话:ung5 ung7 (ûng ūng) hung5 (hû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雲 | 王分 | 云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臻 | 文 | ĭuən | yon/hiu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女,乔声。本义:妩媚可爱)
(2) 同本义(柔嫩美态)
娇,姿也。——《说文新附》
娇,女字,亦态。——《广韵》
娇,娇姿也。——《玉篇》
娇逸未有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娇姿欲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如:娇影(娇美动人的影子);娇娇痴痴(故作娇痴之态);娇婢侈童(娇贵奢侈的婢女童仆);娇羞(妩媚含羞的样子);娇娥(美丽的妇女);娇逸(俊美飘逸);娇颜(美丽的容貌);娇冶(艳丽);娇慵(娇懒;精神不振);娇奶奶(娇惰的富家妇人);娇懒(懒散倦怠);娇喘(娇柔嫩细的喘声);娇喉(柔美的歌喉);娇语(柔声细语);娇脆(嫩脆);娇狞(婉转而细弱)
(4) 柔弱
侍儿扶起娇无力。——唐· 白居易《长恨歌》
(5) 又如:娇怯(柔美;柔弱);娇妍(柔美);娇荑(喻柔嫩纤细的手指);娇怯怯(柔弱的样子)
(6) 任性
小姐,你性儿忒惯得娇了。——元· 王实甫《西厢记》
(7) 同“骄”。骄横 。如:娇傲(骄傲;受宠而倨傲);娇奢(骄横奢侈);娇阳(骄阳);娇妇(娇横之妻)
名词
(1) 指年轻女子。对美女的称谓 。如:娇蝉(女子的鬓发);娇艾(美貌的少女);娇姝(美人);娇倩(指少女);娇淑(指美人)
(2) 对儿童的称谓
夜相思,投壶不停箭,忆欢作娇时。——《乐府诗集》
动词
(1) 爱;宠爱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
(2) 又如:娇娃(娇生惯养的小孩;美女);娇饶(娇生惯养);娇怜(宠爱怜惜);娇饶(娇纵;娇宠);娇痴(天真可爱);娇爱
(3) 撒娇 。如:娇嗔(撒娇,故意作出生气的娇态);娇懒(撒娇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