雠嫉
繁体
讎嫉
注音
ㄔㄡˊ ㄐ一ˊ
词语释义
仇恨﹐嫉恨。
词语解释
仇恨,嫉恨。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而 宗楚客 、 崔湜 、 郑愔 等,皆恶闻其短,共讎嫉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切磋》:“将彼之所立,卓尔非强为所庶几,遂讎嫉之耶?”
引证解释
⒈ 仇恨,嫉恨。
引唐刘知几《史通·忤时》:“而宗楚客、崔湜、郑愔等,皆恶闻其短,共讎嫉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切磋》:“将彼之所立,卓尔非强为所庶几,遂讎嫉之耶?”
雠嫉的网络释义
雠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雔(
)声。本义:应答)(2) 同本义
雠,犹应也。——《说文》。按,以言相当也。
雠,对也。——《三苍》
无言不雠。——《诗·大雅·抑》
忧必雠也。——《左传·僖公五年》
著之盘盂,属之雠柞。——《战国策·赵策一》
(3) 又如:雠祚(在筵席上宾主互相敬酒)
(4) 校对文字 。如:雠定(校对考正)
名词
(1) (为仇的异体字)
(2) 同“仇”。仇恨;仇怨
怨偶曰雠。——《一切经音义》引》《三苍》
又众兆之所雠。——《楚辞·惜诵》。注:“大怨曰雠。”
(3) 又如:雠怨(仇恨,憎怨);雠隙(猜忌、仇恨)
(4) 同“仇”。仇敌
反以我为雠。——《诗·邶风·谷风》
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左传》
英文翻译
enemy, rival, oppon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疾声。本义:忌妒才德地位等美好的人)
(2) 同本义。泛指忌妒
嫉,妒也。——《广雅》
各兴心而嫉妒。——《楚辞·离骚》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众女嫉予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 又如:嫉诬(因嫉妒而诬告);嫉病(忌妒指责);嫉心(嫉妒之心);嫉毁(嫉妒毁谤)
(4) 憎恨
荀卿嫉浊世之政。——《史记·荀卿列传》
屈平既嫉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嫉恶(憎恨邪恶的人。也作疾恶);嫉邪(憎恨邪恶);嫉俗(憎恨不良的社会习俗)
英文翻译
jealousy; be jealous of
方言集汇
◎ 粤语:zat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t8 [宝安腔] cit8 [梅县腔]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台湾四县腔] cit8 [海陆丰腔] cit8
◎ 潮州话:zib8(chîp) [澄海、饶平、潮阳]zig8(chîk) [揭阳]zêg8(chêk)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t8 [宝安腔] cit8 [梅县腔]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台湾四县腔] cit8 [海陆丰腔] cit8
◎ 潮州话:zib8(chîp) [澄海、饶平、潮阳]zig8(chîk) [揭阳]zêg8(chê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自 | 疾二 | 從 | 脂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dzʰi | ziih/dzi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