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

diāo bǎn [ diao ban]
注音 ㄉ一ㄠ ㄅㄢˇ

词语释义

雕版 diāobǎn

(1) 为印刷而刻版

cut blocks for painting;wood block for printing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刻版①。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人们发现这张照片拍摄于1825年,雕版式的图像,内容是一个小男孩牵马进马厩。
2、随着水道测绘局的成立,英国海军有了自己的地图绘制部门、雕版工、印刷设备。
3、世界最古老的印刷术,是中国先民发明的雕版印刷。
4、中国是世界上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发明时间为公元前2世纪之末的汉代。
5、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核心是雕版印刷术原理的发明。雕版印刷术是一项伟大的科技发明。
6、所幸她没有出生在一个穷得无法提供她任何成功机会的雕版师家庭中。
7、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
8、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发明后陆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9、这个雕版是用梨木做的。
10、韩佳,这不是雕版印刷吗?
11、这可都是用雕版印刷术印制出来的。
12、雕版印刷术使书籍雕一版而印千万,有利于更广泛而迅速有效地传播知识。
13、该网站提供165幅药材和草本植物的不朽雕版图像和图解。
14、纪录一次手工雕版木活字印刷。
15、这些雕版对研究徽州木刻技艺和印刷工艺有重要参考作用。
16、传教士曾引进过拉丁文铅活字印刷和铜雕版印刷,但对中国印刷业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
17、有宋一代,我国雕版印刷进入其黄金时代。
18、有识之士呼吁应重视传统字体,尤其楷书书法及雕版印刷字体。
19、本文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雕版印刷史、佛经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其印刷技术从选材、雕版、印刷,在当时都有无比的优越性。
21、佛经版画源于中国,是中国雕版艺术与印度佛传文化共同浇灌出的一朵奇葩。
22、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2009年,雕版印刷成为扬州市首个入选世遗的项目。
23、雏型,4个月之前的泥雕版。
24、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标志着中国书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25、中国在1041年发明了陶制的雕版印刷。
26、《辽藏》残卷是雕版刻本,反映了应用雕版印刷技术以后的汉字面貌。
27、印刷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文化传播上,佔有不可轻忽的地位,而雕版印刷术更是启蒙印刷技术使其不断发扬与改良的马首先驱。

雕版的国语词典

在木板上刻画文字或图像,用以印刷。参见「雕版印刷」条。

雕版的网络释义

雕版

  • 即刻书,一作刻版。雕版创始于何时,明清以来,向有争论,多数学者认为始于唐代,也有人认为是始于隋代,行于唐世。史料关于唐代民间刻书卖书记载甚多,五代冯道令国子监雕印“九经”,是官府刻书之始。宋代雕版印书风行,有官府刻书、家塾刻书、书商刻书。元、明迄清,虽出现木活字、铜活字等多种活字印刷,雕版始终居于优势,并发展了彩色雕版套印技术 (见印刷、中国古代印刷史、版画)。
  • 雕版的翻译

    英语: a carved printing block
    德语: Holzschnitt (S)​

    雕版造句

    我国咸通九年的雕版书籍《金刚经》,历经多年,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涌泉寺有“三宝”,价值连城。
    另外,一般墓志铭都是一块用黑页岩制造的雕版,这次发现带碑座石质的墓志铭在泉州还是首次。
    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技术已经十分完善。
    《四经译注》倒是很不错的雕版,说起来,比程晋州在现代看到的大部分书质量还要好,若是保存得当,放上一两百年没什么问题,可惜现在的这本,却是新出的。
    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经》,保存了许多儒学经典。
    该寺文物众多,其中尤以“血经”、“陶塔”、“雕版”最为珍贵,并称“镇寺三宝”。
    据介绍,夹缬是古老的雕版防染印花工艺,盛行于中国唐代。
    梁发是广东高明县一个普通的雕版印刷工人,略识文字。
    中国人民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已经是颠扑不破的事实。
    吴湖帆更指此卷“得有价值之北宋真椠位置”,开南宋临安著名刻书坊“睦亲坊”之先声,在我国雕版印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反对者们,其实也欣赏黄药师不守礼法,也看中他多情重义,而抹杀他的古井重波,大概只为了“射雕版柳下惠”的存在,希望维护他的从一而终形象吧。
    由于雕版刷印术的便捷,当时流行木版年画,更便于购买张贴。
    展览还将展示独具中国特色的古籍制作技术和古籍装订形式,如传拓、雕版、活字,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饾版印刷是中国雕版木刻印刷术的又一场革命,它印出来的作品,可称为“浓浓淡淡,篇篇神采;疏疏密密,幅幅乱真”。
    涌泉寺有“三宝”———陶塔、雕版、血经,价值连城。
    最近考古专家在浙江金华发现了雕版的冥币封袋,封袋填写受祭者的名讳,以防其它鬼魅抢夺,封缄是保证纸锭不散落。
    独具中国特色的古籍制作技术和古籍装订形式,如传拓、雕版、活字,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形象展示了中国书籍形制的变迁。
    “仿宋体”从何而来仿照宋版书的雕版字体而来。
    该寺文物众多,其中尤以“血经”、陶塔、雕版最为知名、珍贵,并称“镇寺之宝”。

    汉字详情

    diāo [diao]
    部首: 811
    笔画: 16
    五笔: MFK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BROG
    四角: 70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 zhuī),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2) 同本义

    流之为雕。——《书·太古誓》

    是必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状如雕而有角。——《山海经·南山经》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 王维《观猎》

    (3) 又如:雕悍(凶悍如雕);雕鸷(凶猛如雕);雕鹗(雕和鶚。均为善飞的鸷鸟。比喻人雄放劲健的才力);金雕;海雕;坐山雕

    (4) 同“碉”。碉堡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后汉书》。唐· 李贤注:“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

    (5) 雕刻的作品;雕刻的图案或人物 。如:石雕

    (6) 姓

    动词

    (1) 治玉。通“琱”

    玉栉雕矢磬。——《考工记·总目》。谓治玉工也。

    雕玉仍几。——《书·顾命》

    (2) 又如:雕人(治玉摩骨的人)

    (3) 通“彫”。引申为雕刻

    下雕辇于东厢。——张衡《东京赋》

    执雕虎而试象兮。——《后汉书·张衡传》

    雕琉璃于翠楣。——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雕虫(雕虫技。比喻细小不足道的技能);雕甍(有浮雕做装饰的屋脊。甍:屋脊);雕漆(在器物上涂厚漆,待半干后雕刻各种花纹的一种特种工艺);雕青(用针在人体上雕刺各种花纹图形,然后涂上青色。亦称文身);雕甍绣栏(以浮雕装饰的屋脊,颜色各异的栏杆)

    (5) 用彩画装饰。通“彫”

    峻宇雕墙。——《书·五子之歌》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左传·宣公二年》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王下》

    右雕几。——《周礼·春官·司几筵》

    左鸟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秦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国语·晋语》

    (6) 又如:雕梁画柱

    (7) “凋”的古字。凋零

    寒则雕,热则脩。——《吕氏春秋》

    民力雕尽。——《国语·周语》

    形容词

    (1) 奸猾 。如:雕捍(刁蛮凶捍)

    (2) 凶猛

    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史记》

    (3) 同“凋”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英文翻译

    engrave, inlay, carve; exhaust; used for U+9D70 鵰 an eagle, vul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i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au1 [客英字典] diau1 tiau1 [客语拼音字汇] diau1 [台湾四县腔] diau1 [陆丰腔] diau1 [宝安腔] diau1 [东莞腔] diau1 [梅县腔] diau1 t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聊平聲開口四等tieuteu
    bǎn [ban]
    部首: 423
    笔画: 8
    五笔: THGC
    五行:
    吉凶:
    仓颉: LLHE
    四角: 220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片,反声。“片”( piàn),意思是破开的木片或草片。从“片”的字大都与木板有关。本义:筑墙的夹板)

    (2) 同本义

    版,判也。——《说文》。按,判木也。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五板(版)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

    缩版以载。——《诗·大雅·绵》

    (3) 又指版筑的土墙

    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4) 又如:版筑

    (5) 供建筑或其他使用的木板。后作“板” 。如:版障(木板制的屏风);版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

    (6) 牍。古时书写用的木简,后也指书籍

    修业不息版。——《管子·宙合》。注:“牍也。”

    送版使王书之。——《世说新语》

    (7) 又如:版牍(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8) 名册;户籍

    听闾里以版图。——《周礼·小宰》。注:户籍也。”

    掌群臣之版。——《周礼司士》。注:“名籍也。”

    嗟哉生计一如此,廖入王民版籍论。——梅尧臣《小村》

    (9) 又如:版曹(户部的别称。以掌管版籍得名)

    (10) 国家的图籍

    式负版者。——《论语》。郑注:“谓邦国籍也。”

    凡五部,咸入版籍。——《辽史》

    (11) 朝笏,即手板。古代官吏上朝用的笏

    投版弃官而去。——《后汉书·范滂传》

    (12) 又如:版谒(持名帖进见)

    (13) 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用木板、石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 。如:制版;版子(用以印刷书刊的底板)

    (14) 印刷物印行的次数 。如:初版;重版书

    (15) 报纸的一面 。如:头版新闻;社论版;娱乐版

    动词

    (1) 授职;任命

    华版为 秦州刺史。—— 房玄龄《晋书》

    (2) 又如:版檄(任命官员的文书);版职(以白版形式授予的职务或封号)

    量词

    (1) 古代墙计量单位

    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史记·赵世家》

    (2) 又如:一版长一丈,或八尺,或六尺,高二尺

    英文翻译

    printing blocks; ed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宝安腔] ban3 [海陆丰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语拼音字汇] ban3 [客英字典] ban3
    ◎ 潮州话:bang2 旧读:ban2 ,boiⁿ2 [揭阳、潮阳]baiⁿ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綰刪開上聲開口二等pranx/peaanpan

    雕版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