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请

gù qǐng [ gu qing]
繁体 僱請
注音 ㄍㄨˋ ㄑ一ㄥ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雇请 gùqǐng

(1) 出钱请人替自己做事

employ

词语解释

  1. 出钱聘请。

    《新华月报》1950年第5期:“各地搬运公司僱请临时工人,不得超过当地经常工人总数百分之十。”

引证解释

⒈ 出钱聘请。

《新华月报》1950年第5期:“各地搬运公司僱请临时工人,不得超过当地经常工人总数百分之十。”

雇请的国语词典

出钱请人作事。

如:「她雇请佣人整理家务。」

雇请的网络释义

雇请

  • 词性:动词
  • 解释:出钱请人替自己做事
  • 例句:《新华月报》1950年第5期:“各地搬运公司雇请临时工人,不得超过当地经常工人总数百分之十。”
  • 雇请造句

    也是中华诗词网的版主雇请的云梦人。
    萨姆解释说,该公司意识到自己将要输掉这场公关斗争后,立即重新部署,并雇请了科罗尔公司。
    反观海地,那里建筑施工很少出资雇请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而政府的工程监督员都收受巨额贿金中饱私囊。
    主办义赛的联合国发言人表示,这场比赛的所有收益将用来雇请人员协助海地民众清理废墟、修复基础设施。
    亚历克斯提议雇请专门的顾问公司就必需实行的改革措施提出意见。
    一位摩托罗拉发言人称,公司并没有雇请人员来管理团队。
    在迪克森当时还电台播音员的工作,父亲说,蒙哥马利?沃德开了一家新商店,想雇请本地的运动员管理店里的体育部。
    安装摄像头第二天,困扰杨某一年多的问题就有了答案,原来是雇请的搬运工林某伺机作案。
    其中,由“乡下仔”雇请广东河源乡下“豆腐王”陈先生主阵的手工石磨豆腐,更成为远近居民的最爱。
    他们雇请代理人来管理他们的公司。
    可以雇请育婴护士定期到家里提供服务。
    任何雇请他人为自己工作的人称为雇主。
    为了清理那片地和收割香蕉,他们决定雇请男劳力。
    对于雇请“签到员”和“录音员”,大学生的看法也不一。
    由于弄怀屯户数较少,外出务工人口较多,屯内群众按照村民自治原则,通过以资代劳的方式雇请工程队负责实施。
    根据共管柏文物业管理标准法,物业管理公司有责任对公寓事故损失进行恰当的维修,但并不需雇请业主选择所选定的承包商。
    如果你决意要身着设计师之作惊艳出位,那就考虑雇请一位时装设计师吧。
    因此,将军雇请了一名最好的医师,终于治愈了士兵的疾病。
    今年秋季,该公司雇请了新的法律顾问及首席执法长,这是对其遵纪守法体系进行全面改革的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功能,业务部门就能自己进行重新设计,而不用雇请收费高昂的咨询师。

    汉字详情

    [gu]
    部首: 811
    笔画: 12
    五笔: YNWY
    五行:
    仓颉: HSOG
    四角: 302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隹( 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户声。( )本义:鸟名。即九雇,一种候鸟)

    (2) 出钱让人给自己做事

    雇,傭也。——《集韵》

    以见钱直。——《后汉书·桓帝纪》

    倍雇南部所得生口,以还北虏。——《冯书·南匈奴传》

    (3) 又如:雇唤(雇请);雇觅(雇佣);雇募(出钱招募);雇直(雇用的酬劳);雇借(雇用);雇船

    (4) 受雇

    展筑外城一十一里有余,役兵及雇夫共五十七万有余工。——宋· 苏轼《乞罢宿城状》

    (5) 又如:雇伙(被雇用的人);雇夫(受雇用的人);雇役(受雇的仆役)

    (6) 出钱租赁 。如:雇请(出租;租赁;雇佣);雇来回车(比喻做事考虑周到,事前已为事情的结局作好了安排)

    (7) 给价,付报酬

    凡敷钱,先视州若县应用雇直多少,随户等均取。——《南史·食货志》

    (8) 又如:雇直(付酬,付费)

    英文翻译

    employ, to hire

    方言集汇

    ◎ 粤语:g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5 [客英字典] gu5 [宝安腔] gu5 [梅县腔] gu5 [客语拼音字汇] gu4 [陆丰腔] gu5 [东莞腔] gu5 [台湾四县腔] g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侯古上聲開口一等ɣughox/huu
    qǐng [qing]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GEG
    五行:
    吉凶:
    仓颉: IVQMB
    四角: 35727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情”。情况,实情

    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

    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

    动词

    (1)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2) 同本义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3) 又如:请谒(拜见)

    (4) 请求;要求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

    (6) 询问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7)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8) 召;邀请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9)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

    (10) 宴请 。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

    (11) 问候 。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

    (12) 告诉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13) 愿意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

    (14)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5)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

    (16) 请教,请示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英文翻译

    ask, request; invite; pl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