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杀

bǔ shā [ bu sha]
繁体 捕殺
注音 ㄅㄨˇ ㄕㄚ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捕杀 bǔshā

(1) 捕捉杀害动物

不许捕杀珍禽益兽
他捕杀了一只十点梅花好公鹿
catch and kill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catch and kill] 捕捉杀害[动物]不许捕杀珍禽益兽他捕杀了一只十点梅花好公鹿 基本解释1、[catch and kill] 捕捉杀害[动物]。 不许捕杀珍禽益兽 他捕杀了一只十点梅花好公鹿1 2、捕杀现在一般指人类捕杀动物,如捕杀昆虫老鼠等,但很多动物保护主义者反对捕杀,他们认为人类捕杀动物会产生生态不平衡,环境的破坏 ,然后是人类自己灭亡.不可否认,人类的过度捕杀导致生态不平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例如:因为经常捕杀蟒蛇,而老鼠因为没有天敌,所以大量繁殖,最终导致鼠灾.

捕杀的国语词典

逮捕追杀。

捕杀的网络释义

捕杀

  • 捕杀(bǔ shā ㄅㄨˇ ㄕㄚ),意思是捕捉杀害。
  • 捕杀造句

    他们不顾政府的三令五申,继续捕杀濒危鸟类。
    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很多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
    一些过去种群繁盛的野生动物,由于被大肆捕杀,已经逐渐销声匿迹了。
    对于有些人捕杀珍稀野生动物一事,我们可不能等闲视之。
    螳螂是个捕杀害虫的能手。
    祸不单行:猛犸象被冷酷的捕杀和面临逐渐变暖的世界。
    对于猫狗,必须坚决捕杀。
    沉默的好处是,别人看不出你下步住何处走,要知道,曲线飞行的鸟儿不易被捕杀。
    本报东莞讯原本该是鸟儿天堂的东莞植物园,竟被人竖起“断子绝孙网”,捕杀鸟儿。
    日军屠杀寺前张村五十八人,又将附近芦木张村搜捕杀死八十余人。
    这些人虽已知道约纳堂和跟从他的人,都被逮捕杀害,但仍然彼此鼓励,整队而出,准备决一死战。
    乱采乱挖植物、捕杀野生动植物的事件经常发生,致使“中华龙凤蝶”、“露牙獐”等许多国家保护动植物越来越难见踪迹,已成为紫金山林区的濒危物种。
    维塔被保护起来不受猫和鼬鼠危害,一百年前就是它们的捕杀使维塔灭绝了。
    事实上,我认为挂食会捄你的垛子一命,我曾经有一个垛子被其他猛禽捕杀了,当时那个垛子正抓著一个麻雀在地上吃。
    一只难产的雌犀牛被两只老虎所捕杀,为了防止偷猎者将犀牛角拿去贩卖,公园的工作人员已经将死去犀牛的角锯了下来。
    捕食者在捕杀黄冠鼠时如果吃下满嘴毛发的话,那么它也将大难临头了。
    近年来,由于政府加大禁止捕杀黄鼬的力度,黄鼬又渐渐多起来,胆大的黄鼬竟然拖家带眷,跑到村庄上的草垛中生活了。
    据媒体调查,捕杀蚯蚓在我省一些农村地区长期存在,从当初的手工抓捕、到药水浸灌、再到电击,真可谓手段逐年翻新,已令小小的蚯蚓无路可逃。
    “我们的口号是,不买鱼翅能制止捕杀鲨鱼的行为,”奈特说道,“我们曾发起了拯救鲸鱼的大规模运动,收效良好。
    白隼捕食猎物时雄鸟和雌鸟可以进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鸟突然飞进岩鸽栖息的洞穴中,将它们驱赶出来,雄鸟则在洞外等候,进行捕杀。

    汉字详情

    [bu]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GEY
    五行:
    仓颉: QIJB
    四角: 53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2) 同本义

    捕,取也。——《说文》

    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汉书·灌夫传》

    吏无追甫之苦。——《汉书·韩延寿传》

    变斗杀伤捕伍邻。——《急就篇》

    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史记·吴王濞列传》

    捕鼠不如狸狌。——《庄子·秋水》

    捕影而视之。——《周髀算经》

    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捕者既不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而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捕鱼;捕快(旧时官府中专事捉拿强盗的差役);捕书(清代地方衙门掌管捕捉罪犯的书吏);捕生(捕捉野生动物)

    (4) 追寻,搜寻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诏使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捕援(索求推举)

    名词

    (1) 旧时衙门担任缉捕的差役 。如:捕厅(称州、县官署的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等。多负责缉捕盗匪);捕头(巡捕的头目)

    (2) 姓

    英文翻译

    arrest, catch, seiz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6
    ◎ 客家话:[梅县腔] pu5 [海陆丰腔] pu6 pu3 [客英字典] pu5 [沙头角腔] pu3 [东莞腔] pu5 [宝安腔]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3 [台湾四县腔] pu5 p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故去聲開口一等bʰuboh/buh
    shā [sha]
    部首: 457
    笔画: 6
    五笔: QSU
    五行:
    仓颉: KD
    四角: 40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 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2) 同本义

    殺,戮也。——《说文》

    武王胜殷杀 纣。——《墨子·三辩》

    杀气浸盛。——《吕氏春秋·仲秋》

    为杀矢。——《考工记·冶氏》

    杀其君,虔于乾溪。——《谷梁传·昭公十三年》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子罕杀 宋君而夺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杀猪;杀鸡;杀戒(佛教指禁止杀生的戒律);杀坏(杀死);杀落(被杀;杀死);杀坯(骂人话。该杀的东西);杀鸡扯脖(杀鸡扯腿,杀鸡抹脖。形容十分情急的样子);杀人灭口(怕走漏风声而将人处死)

    (4) 攻杀,激战

    二将合兵一处,大杀一阵。魏兵方退。—— 罗贯中《三国演义》

    (5) 又如:杀并(厮杀,火并)

    (6) 凋落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赋菊》

    (7) 又如:风势稍杀;杀敛(万物凋落敛藏)

    (8) 终止;收束 。如:杀住;杀字(书法中草书的收笔);杀收(收束);杀止(截止,停止);杀笔;杀尾

    (9) 抑制,压抑 。如:杀内(节制性欲)

    (10) 败坏;衰败

    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苏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

    (11) 又如:杀人威风

    (12) 取出、挤出 。如:白菜馅要加点盐杀一杀水

    (13) 棋类术语。指围死或击败对方。亦指对弈 。如:杀一盘

    (14) 缚紧,勒紧 。如:杀缚(束缚;约束;训斥);杀担(束紧担子)

    (15) 〈方〉∶刺激

    汗水流遍了全身,杀痛了脊背,杀痛了脸颊。——王蒙《火之歌》

    (16) 压低 。如:杀巧(买东西时趁机压低价格);杀价

    (17) 通“弑”( shì)。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里克杀 奚齐于 次。——《左传·僖公九年》

    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汉书·高帝纪》

    名词

    猎获物

    禀王爷,众将献杀。——清· 洪昇《长生殿》

    形容词

    (1) 死板,不可变动 。如:杀定(死规定,硬行规定);杀断(断定、定死)

    (2) ∶该死的 。如:杀千万,杀才(不得好死的,该杀的);杀坏(该死的)

    (3) 寒的;阴森的 。如:杀节(阴冷肃杀时节)

    (4) 〈方〉∶接近…的 。如:杀黑(天刚黑的时侯)

    副词

    (1) 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文选·古诗十九首·其十四》

    孩儿,痛杀我也。——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将他气杀也;笑杀人;杀死个(方言。死命地;拼命地)

    (3) 很,甚 。用在谓语前。如:杀毛树孔(形容极度疼痛恐惧时发出的喊叫);杀狠(狠命)

    英文翻译

    kill, slaughter, murder; hurt

    方言集汇

    ◎ 粤语:saat3

    宋本广韵

    捕杀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