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旆

sǔn pèi [ sun pei]
注音 ㄙㄨㄣˇ ㄆㄟˋ

词语释义

画有隼鸟的旗帜。古时诗文中常用以为州郡长官之标志。

词语解释

  1. 画有隼鸟的旗帜。古时诗文中常用以为州郡长官之标志。

    唐 刘兼 《芳春》诗:“宦情归兴休相挠,隼旆渔舟总未厌。”参见“ 隼旟 ”。

引证解释

⒈ 画有隼鸟的旗帜。古时诗文中常用以为州郡长官之标志。参见“隼旟”。

唐刘兼《芳春》诗:“宦情归兴休相挠,隼旆渔舟总未厌。”

隼旆的网络释义

隼旆

  • 隼旆,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画有隼鸟的旗帜。古时诗文中常用以为州郡长官之标志。
  • 汉字详情

    sǔn [sun]
    部首: 811
    笔画: 10
    五笔: WYFJ
    五行:
    仓颉: OGJ
    四角: 20401

    详细解释

    名词

    (指事。据小篆,从隹( zhuī)一。“隹”是汉字部首之一,短尾鸟的总称。“一”表示这种鸟的标识。本义:一种凶猛的鸟) 同本义 隼科(Falconidae)的各种鹰,特征是有长的翼,嘴短而宽,上嘴弯曲并有齿状凸起。飞得很快,它们通常突然从空中冲向猎物处猎取食物

    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国语·鲁语》

    英文翻译

    aquiline (nose); a falcon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un3 zhun3 [客英字典] zhun3 sun3 [台湾四县腔] sun3 zun3 [梅县腔] sun3 [客语拼音字汇] sun3 [宝安腔] zun3 s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思尹上聲合口三等synx/sviinsĭuĕn
    pèi [pei]
    部首: 409
    笔画: 10
    五笔: YTGH
    五行:
    仓颉: YSOJB
    四角: 0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古代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

    (2) 同本义

    旆,继旐之帛也。——《说文》

    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3) 又如:旆旆(旗旒下垂的样子;生长茂盛的样子)

    (4) 泛指旌旗

    白旆,殷旌也。——《释名·释兵》

    拔旆投衡。——《左传·宣公十二年》。注:“大旗也。”

    亡大旆之左旃。——《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5) 又如:旆旃;旆旌

    英文翻译

    flag ornament; flags, banners

    方言集汇

    ◎ 粤语:pui3
    ◎ 客家话:[梅县腔] pi5 pui5 [海陆丰腔] pai5 pui5 [客英字典] pai5 pui5 [台湾四县腔] pai5 pi5
    ◎ 潮州话:p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蒲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bad/baybʰɑ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