隳废

huī fèi [ hui fei]
繁体 隳廢
注音 ㄏㄨㄟ ㄈㄟˋ

词语释义

1.毁坏﹔破坏。 2.毁弃﹔废弃。多用于抽象事物。

词语解释

  1. 毁坏;破坏。

    《汉书·师丹传》:“ 新都侯 王莽 白太皇太后发掘 傅太后 、 丁太后 冢,夺其璽綬,更以民葬之, 定陶 隳废 共皇庙 。”《南齐书·东昏侯纪》:“下 扬 、 南徐 二州桥桁塘埭丁计功为直,敛取见钱供太乐主衣杂费。由是所在塘瀆,多有隳废。”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百年以来,海烽久熄,人情怠玩,因而隳废。”

  2. 毁弃;废弃。多用于抽象事物。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羣臣将士以为社稷隳废, 备 宜修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昔为敌国之君,今为俘囚之虏,隳废王业,亡灭宗祀。”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唐 世学士院故事,近时隳废殆尽。”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四:“大抵当时自有一辈人对于所谓‘故’不免有些误解……便是以为必须磔裂章句,隳废声韵,破偶而用奇。”

引证解释

⒈ 毁坏;破坏。

《汉书·师丹传》:“新都侯王莽白太皇太后发掘傅太后、丁太后冢,夺其璽綬,更以民葬之, 定陶隳废共皇庙。”
《南齐书·东昏侯纪》:“下扬、南徐二州桥桁塘埭丁计功为直,敛取见钱供太乐主衣杂费。由是所在塘瀆,多有隳废。”
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百年以来,海烽久熄,人情怠玩,因而隳废。”

⒉ 毁弃;废弃。多用于抽象事物。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羣臣将士以为社稷隳废, 备宜修之。”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昔为敌国之君,今为俘囚之虏,隳废王业,亡灭宗祀。”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唐世学士院故事,近时隳废殆尽。”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四:“大抵当时自有一辈人对于所谓‘故’不免有些误解……便是以为必须磔裂章句,隳废声韵,破偶而用奇。”

隳废的网络释义

隳废

  • 毁坏;破坏。毁弃;废弃。
  • 词语解释
  • (1).毁坏;破坏。《汉书·师丹传》:“ 新都侯 王莽 白太皇太后发掘 傅太后 、 丁太后 冢,夺其玺绶,更以民葬之, 定陶 隳废 共皇庙 。”《南齐书·东昏侯纪》:“下 扬 、 南徐 二州桥桁塘埭丁计功为直,敛取见钱供太乐主衣杂费。由是所在塘渎,多有隳废。”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百年以来,海烽久熄,人情怠玩,因而隳废。”
  • (2).毁弃;废弃。多用于抽象事物。《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羣臣将士以为社稷隳废, 备 宜修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昔为敌国之君,今为俘囚之虏,隳废王业,亡灭宗祀。” 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唐 世学士院故事,近时隳废殆尽。”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四:“大抵当时自有一辈人对于所谓‘故’不免有些误解……便是以为必须磔裂章句,隳废声韵,破偶而用奇。”
  • 汉字详情

    huī,duò [hui,duo]
    部首: 212
    笔画: 17
    五笔: BDAN
    仓颉: NBOP
    四角: 74338

    详细解释

    huī

    动词

    (1) 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

    隳名城。——汉· 贾谊《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 又如:隳堕(毁坏;动摇);隳突(骚扰);隳圮(倾坍;倒塌);隳名(隐姓埋名)

    duò

    (1) 怠惰。通“惰” 。如:隳惰(懈怠);隳慢(怠惰;怠慢)

    英文翻译

    to destroy; to overthrow

    方言集汇

    ◎ 粤语:fa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i1 tui3 [客英字典] fui1 [台湾四县腔] fi1 tui3 [梅县腔] fi1 t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規支A合平聲合口三等支Axĭwehjye/xve
    fèi [fei]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NTY
    五行:
    仓颉: IIVE
    四角: 0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广,发声。从“广”( 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房子倾倒)

    (2) 同本义

    废,屋顿也。——《说文》。段玉裁注:“顿之言钝,谓屋钝置无居之者也。”

    (3) 泛指倾圮,倒塌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淮南子》

    (4) 废弃;废除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汉· 贾谊《过秦论》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然则废衅钟与?——《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作废(因失效而废弃);废业(丢弃正业,不务正业;荒废衰败的事业);废贩(荒废;败坏);废损(荒废损害);废旷(荒废,不利用)

    (6) 停止; 中止

    力不足止,中道而废。——《论语·雍也》

    轮转而不废。——《淮南子·原道训》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礼记·中庸》

    (7) 又如:废格(终止,搁置);废业(中止学业);废朝(停止朝会);废市(停止营业)

    (8) 废黜,罢官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资治通鉴》

    (9) 又如:废锢(罢官并禁止再任职);废立(废旧君,立新君);废退(黜退;贬黜);废斥(废黜屏斥);废后(废黜皇后);废免(罢免)

    (10) 衰败;败坏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1) 又如:废残(残破);废败(浪费,败坏);废落(衰败飘零)

    (12) 旷废,懈怠 。如:废职(旷废职务);废时(旷废记载时令之职事);废负(旷废职守之过);废事(旷废职务)

    (13) 破灭;覆没 。如:废兴(兴衰;兴亡);废坠(衰亡);废坏(败坏;败落)

    (14) 坠落;跌下

    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遂卒。——《左传》

    今去而野处,念自废于苟践不廉之地。——宋· 王安石《上相府书》

    (15) 偃伏,躺卧,伏卧 。如:废措(废顿,僵伏不起)

    (16) 杀害,杀死

    贼国之镇,不忠;受命而废之,不信。——《国语》

    (17) 放下 。如:废书;废卷(放下书);废阁(搁置而不实施)

    (18) 费,浪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稽废时日。——《后汉书·列女传》

    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红楼梦》

    (19) 通“发”( )”。举,发生

    示不复用也。于是废军而郊射。——《韩诗外传》

    此道之塞久矣,而世主莫之能废也,故三代不四,非明主莫有能听也。——《商君书·开塞》

    (20) 又如:废疾(发生疾病)

    形容词

    (1) 荒废,放弃不用的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宋· 姜夔《扬州慢》

    百废俱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废井;废业;废址;废矿

    (3) 沮丧失望

    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庄子·德充符》

    (4) 衰败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5) 扔掉的,无用的 。如:废棉;废品;废料;废蒸气;废票

    (6) 残疾的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 秦王。——《战国策·燕策》

    (7) 又如:废人;废疾(残疾)

    英文翻译

    abrogate, terminate, discard

    方言集汇

    ◎ 粤语:fa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