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崇

lóng chóng [ long chong]
注音 ㄌㄨㄥˊ ㄔㄨㄥˊ

词语释义

1.高耸貌。 2.指高耸的山峰。 3.尊崇﹐优厚。 4.推崇﹔器重。 5.兴盛。 6.崇高﹐高超。 7.重大。

词语解释

  1. 高耸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 召公 大贤,犹舍甘棠,区区小国,而臺观隆崇,骄盈於世。”

  2. 指高耸的山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从岭坞升降,五里,有一、二家在南陇下,为 保定舖 。从其侧西上岭,渐陟隆崇。”

  3. 尊崇,优厚。

    《后汉书·郎顗传》:“陛下宜加隆崇之恩,极养贤之礼,徵反京师,以慰天下。”

  4. 推崇;器重。

    《后汉书·李固传》:“ 琼 ( 黄琼 )久处议郎,已且十年,众人皆怪始隆崇,今更滞也。” 李贤 注:“隆,高也。崇,重也。”《三国志·蜀志·费诗传》:“今 汉王 以一时之功,隆崇於 汉升 ,然意之轻重,寧当与君侯齐乎!” 宋 曾巩 《开府仪同三司制》:“所以隆崇大臣,古今之通判也。”

  5. 兴盛。

    《世说新语·轻诋》“ 安固 者, 高柔 也” 刘孝标 注引 晋 孔统 《柔集叙》:“ 柔 家道隆崇。” 明 袁宏道 《与龚惟长先生书》:“尊家道隆崇,百无一闕,岁月如花,乐何可言。” 郭沫若 《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教化是随时运而进展的,礼乐行政以 周 代为隆崇。”

  6. 崇高,高超。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以谓足下资性卓絶,造德隆崇,出之渊渊,等辈咸伏。”

  7. 重大。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二日》:“本领未免太低,责任又过于隆崇,赤手空拳,有谁能鼓舞我的馀勇?”

引证解释

⒈ 高耸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召公大贤,犹舍甘棠,区区小国,而臺观隆崇,骄盈於世。”

⒉ 指高耸的山峰。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从岭坞升降,五里,有一、二家在南陇下,为保定舖。从其侧西上岭,渐陟隆崇。”

⒊ 尊崇,优厚。

《后汉书·郎顗传》:“陛下宜加隆崇之恩,极养贤之礼,徵反京师,以慰天下。”

⒋ 推崇;器重。

《后汉书·李固传》:“琼(黄琼 )久处议郎,已且十年,众人皆怪始隆崇,今更滞也。”
李贤注:“隆,高也。崇,重也。”
《三国志·蜀志·费诗传》:“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於汉升,然意之轻重,寧当与君侯齐乎!”
宋曾巩《开府仪同三司制》:“所以隆崇大臣,古今之通判也。”

⒌ 兴盛。

《世说新语·轻诋》“安固者, 高柔也” 刘孝标注引晋孔统《柔集叙》:“柔家道隆崇。”
明袁宏道《与龚惟长先生书》:“尊家道隆崇,百无一闕,岁月如花,乐何可言。”
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教化是随时运而进展的,礼乐行政以周代为隆崇。”

⒍ 崇高,高超。

清谭嗣同《报贝元徵书》:“以谓足下资性卓絶,造德隆崇,出之渊渊,等辈咸伏。”

⒎ 重大。

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二日》:“本领未免太低,责任又过于隆崇,赤手空拳,有谁能鼓舞我的馀勇?”

隆崇的国语词典

高的样子。

隆崇的网络释义

隆崇

  • lóng chóng ㄌㄨㄙˊ ㄔㄨㄙˊ 隆崇
  • 汉字详情

    lóng [long]
    部首: 212
    笔画: 11
    五笔: BTGG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HEM
    四角: 77215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生,降省声。本义:高)

    (2) 丰大;高

    隆,丰大也。——《说文》

    宛中隆。——《尔雅·释山》。注:“山中央高。”

    虽隆薛之城。——《战国策·齐策一》

    隆准而龙颜。——《史记·高祖纪》

    段干木之隆。——《吕氏春秋·秋期贤》

    降冲以攻。——《淮南子·泛论》

    德隆望尊。——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隆穷(隆起的样子);隆颓(高低不平的样子);隆岳(高山);隆恩(皇帝给予的特大的恩典)

    (4) 国家逢勃发展;隆盛

    陛下都洛阳,岂欲与 周室比隆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室之隆。—— 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兴隆(兴盛);隆替(兴废);隆替无步(即好坏各不相关)

    (6) 丰厚 。如:隆杀(指尊卑、厚薄之别);隆眄(即厚顾,器重);隆爱(厚爱);隆遇(优厚的待遇)

    (7) 指程度深

    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隆情厚谊(情谊深厚);隆寒(严寒,酷寒);隆冬

    动词

    (1) 升高;增高

    虽隆薛之城至于天,犹之无益也。——《战国策》

    (2) 又如:隆平(升平)

    (3) 尊崇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4) 又如:隆礼(重用;重视);隆德(尊德,崇高的品德);隆贵(尊贵,显贵)

    (5) 高出;高起

    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后汉书·张衡传》

    (6) 使成长

    臣莽夙夜养育隆就孺子。——《汉书》

    (7) 使兴盛

    隆国保家。——房玄龄《晋书》

    克定天下,以隆王室。——曹操《褒枣祗令》

    (8) 假借为“降”。下,落

    天命融隆火。——《墨子·非攻下》

    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庄子·天运》

    毋犯天之隆。——《管子·轻重己》

    象词

    (1) 常用于雷声或炮声

    枪声隆然。——《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黄洋界上炮声隆

    英文翻译

    prosperous, plentiful, abundant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ung2 [东莞腔] lung2 [海陆丰腔] lung2 [陆丰腔] lun3 [客语拼音字汇] lung2 [宝安腔] lung2 [台湾四县腔] lung2 [梅县腔] lung2 [客英字典] l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中東三平聲開口三等liunglĭuŋ
    chóng [chong]
    部首: 325
    笔画: 11
    五笔: MPF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JMF
    四角: 229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宗声。本义:山大而高)

    (2) 同本义

    崇,嵬高也。——《说文》。按,字亦作嵩、作崧。

    融降于崇山。——《国语·周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

    (3) 又如:崇亘(高峻绵延);崇崖(高峻的山崖);崇阿(高大的山丘);崇山(高山); 崇崇(高耸的样子)

    (4) 高;高大

    崇,高也。——《尔雅》

    与黄比崇。——张衡《西京赋》

    崇崇圜邶。——扬雄《甘泉赋》

    广与崇方。——《考工记·梓人》

    大侯之崇,见鹄于参。——《仪礼·大射仪》

    于是封之,崇四尺。——《礼记·檀弓》

    明道德之广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崇墉(高大的城墙);崇榘(高峻的城墙)

    (6) 高贵

    天子曰崇城,言崇高也。——《白虎通》

    (7) 又如:崇阀(高贵显赫之家);崇阶(高位,高官);崇卑(高低,高下)

    (8) 兴盛

    建明德而崇业。——张衡《东京赋》。注:“犹兴也。”

    (9) 又如:崇业(兴业);崇盛(隆盛,极其荣宠)

    动词

    (1) 尊崇,推崇

    崇事宗庙社稷。——《礼记·祭统》

    莽遂崇鬼神淫祀。——《汉书·郊祀志》

    (2) 又如:崇正黜邪(推崇正气,摒弃邪恶);崇实(注重实际);崇德(崇尚道德。也指崇尚有德者);崇儒(尊崇儒学)

    (3) 通“充”。充满

    主人坐奠爵于西楹南介右,再拜崇酒。——《仪礼·乡饮酒礼》

    六成复缀以崇。——《礼记·乐记》

    泛崇蘭些。——《楚辞·招魂》

    (4) 又如:崇奸(聚集许多恶人)

    (5) 终,尽。通“终”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诗·卫风·河广》

    周流四海,曾不崇日。——《荀子· 赋》

    存亡之效,不崇朝而决。——《三国志·凉茂传》

    (6) 又如:崇替(灭亡。即终替);崇朝(一个早上。比喻时间的短暂);崇日(终日,一日)

    英文翻译

    esteem, honor, revere, vene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ung2 [海陆丰腔] cung2 [梅县腔] cung2 [陆丰腔] chung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台湾四县腔] cung2 [宝安腔] c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鋤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dʒʰĭuŋzriung/dr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