隃糜丸

yú mí wán [ yu mi wan]
注音 ㄩˊ ㄇ一ˊ ㄨㄢˊ

词语释义

指隃麋墨。古墨形圆如丸﹐因称。泛指名墨。

词语解释

  1. 指隃麋墨。古墨形圆如丸,因称。泛指名墨。

    清 赵翼 《偶得》诗:“ 右军 《兰亭书》,古今奉轨则;当时隃糜丸,岂自 奚超 得。”

引证解释

⒈ 指隃麋墨。古墨形圆如丸,因称。泛指名墨。

清赵翼《偶得》诗:“右军《兰亭书》,古今奉轨则;当时隃糜丸,岂自奚超得。”

汉字详情

yú,yáo,shù [yu,yao,shu]
部首: 212
笔画: 11
五笔: BWGJ
仓颉: NLOMN
四角: 78221

英文翻译

to exceed; a state in Shanxi prov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jy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相俞平聲合口三等sĭusyo/siu
mí,méi [mi,mei]
部首: 610
笔画: 17
五笔: YSS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CFD
四角: 00294

详细解释

méi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米,麻声。本义:粥) 同本义

糜,糁也。——《说文》

糜,煮米使糜烂也。——《释名·释饮食》

糜,糜粥。——《广韵》

粥之稠者曰糜。——《尔雅·释言》注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古乐府《东门行》

(2) 又如:糜沸(比喻世事混乱之甚,如糜粥之沸于釜中);糜粥(粥)

动词

(1) 粉碎,捣烂

以糜敝之。——《荀子·富国》。注:“散也”

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贾山《至言》

(2) 又如:糜没(粉碎毁灭);糜灭(粉碎毁灭);糜躯(粉身碎骨,指献出生命);糜捐(粉身碎骨,舍弃生命);糜粉(粉碎。亦指碎屑)

(3) 消耗,通“靡”

不益于好而糜费功夫。——《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徒糜弹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糜耗(糜费);糜费(浪费);糜损(浪费损耗)

(5) 另见 méi

英文翻译

rice gruel, congee; mashed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 客家话:[宝安腔] mi2 | men2 moi2 fui1 [海陆丰腔] mi2 mien2 moi2 [陆丰腔] moi3 [台湾四县腔] mi2 mien2 moi2 [客英字典] mi2 moi2 mien2 [梅县腔] mi2 moe.2 [东莞腔] moi2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mi2 m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靡爲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mie/myemĭe
wán [wan]
部首: 103
笔画: 3
五笔: V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NI
四角: 5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反体指事。小篆是仄的反写。本义:小而圆的物体)

(2) 同本义

丸,圜也。——《说文》

五六月累丸二不坠。——《庄子·达生》

市南宜僚弄丸。——《庄子·徐无鬼》

首衔铜丸。——《后汉书·张衡传》

机发吐丸。

(3) 又如:鱼丸;肉丸;丸熊(形容母善教子。唐朝柳仲郢幼年好学,其母曾和熊胆丸,让其夜嚼以助勤促学);丸丹(圆粒状丹药);丸散(中药的丸剂、粉剂之属);丸熊(用熊胆和制的药丸);丸散膏丹(中药各种型剂的总称)

(4) 特指弹丸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唐· 李白《少年子》

(5) 小球 ,泛指球形的小东西。如:丸转(如丸转动,比喻圆滑);丸鼓(以铜丸击鼓);丸泥(一种泥丸)

(6) 量词

三次,三丸俱吞了。——《西游记》

(7) 又如:一次吃三丸;此药每服两丸

(8) 指鸟卵

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吕氏春秋·本味》

(9) 姓

动词

(1) 揉物使成小球形

行者道:“要丸药。”——《西游记》

熟剂与面剂相似,方可丸擀。——沈继孙《墨法集要·锤练》

(2) 完

丸,完也。——《广雅》

英文翻译

small round object; pellet, pil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n2 [沙头角腔] jen2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台湾四县腔] jen2 [梅县腔] jan2 [东莞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 潮州话:in5(î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官平聲合口一等ghuan/huanɣ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