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轹

líng lì [ ling li]
繁体 陵轢
注音 ㄌ一ㄥˊ ㄌ一ˋ

词语释义

陵轹 línglì

同“凌轹”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欺压,欺蔑。《史记·孔子世家》:“ 楚灵王 兵强,陵轢中国。”《后汉书·朱浮传》:“帝以 浮 陵轢同列,每衔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 李贤 注:“陵轢,犹欺蔑也。” 宋 司马光 《与王介甫书》:“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轢州县,骚扰百姓者。”

引证解释

⒈ 欺压,欺蔑。

《史记·孔子世家》:“楚灵王兵强,陵轢中国。”
《后汉书·朱浮传》:“帝以浮陵轢同列,每衔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
李贤注:“陵轢,犹欺蔑也。”
宋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轢州县,骚扰百姓者。”

⒉ 凌驾,超越。

《梁书·文学传上·锺嵘》:“元嘉初,有谢灵运,才高辞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刘郭,陵轢潘左。”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战国之世,言道术既有庄周之蔑诗礼,贵虚无,尤以文辞,陵轢诸子。”

陵轹的国语词典

欺陵、压倒。《史记.卷一○.孝文本纪》:「令不得居其故,陵轹边吏,入盗。」也作「凌轹」。

陵轹的网络释义

陵轹

  • 陵轹,拼音líng lì,是指欺压,欺蔑。
  • 汉字详情

    líng [ling]
    部首: 212
    笔画: 10
    五笔: BFW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LGCE
    四角: 74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 líng)声。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陵,大阜也。——《说文》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殽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鸿渐于陵。——《易·渐卦》

    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3) 又

    循陵而走。

    (4) 又如: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丘陵地)

    (5) 引申指帝王陵墓

    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其南陵,其北陵;陵屋(帝王墓地的建筑);陵田(陵墓旁的田地);陵表(墓碑;墓表);陵户(看守帝王陵墓的人);陵寝;陵庙

    (7) 山,山头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孙子·军争》

    山无陵,江水为竭。——《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8) 姓。如:陵尹(复姓)

    动词

    (1) 升,登

    陵重巘。——张衡《西京赋》

    (2) 又如:陵云(升上云霄。比喻超尘绝俗或神仙的境界);陵霄(升上云霄。比喻志气高远。通凌云)

    (3) 超越,逾越

    陵水经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陵忽(超越;欺侮);陵架(超越其上);陵越(超越。也作凌越);凌迈(超越)

    (5) 欺侮;欺压

    在上位,不陵下。——《礼记》

    为巡缴所陵。——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见陵之耻。——《战国策·燕策》

    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加急记·外戚世家》

    (6) 又如:陵折(欺压,折辱);陵虐(欺侮虐待。也作凌虐);陵侮(欺侮)

    (7) 日渐衰微

    帝王之道,日以陵夷。——《汉书·成帝纪》

    (8) 又如:陵夷(渐次衰颓。同陵迟);陵弛(渐次衰颓、废弛)

    (9) 凌驾

    (宁成)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史记·酷吏列传》

    (10) 又如:凌架(凌驾);陵跨(跨越;凌驾)

    英文翻译

    hill, mound; mausoleum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n2 [台湾四县腔] lin2 [沙头角腔] lin2 [宝安腔] lin2 [客英字典] lin2 [陆丰腔] lin3 [东莞腔] lin2 [梅县腔]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膺平聲開口三等lĭəŋling/liong
    [li]
    部首: 405
    笔画: 9
    五笔: LQIY
    五行:
    仓颉: KQHVD
    四角: 425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车轮碾压

    轹,车所践也。——《说文》

    徒车之所轥轹。——司马相如《上林赋》

    值轮被轹。——张衡《西京赋》

    (2) 又如:轹人(车轮辗轧行人。指行车撞人)

    (3) 滚压;碾压 。如:轹谷(碾压稻谷等粮食)

    (4) 欺凌,威胁、恐吓

    刻轹宗室。——《汉书·酷吏传》

    以众暴寡,以智欺愚,以富轹贫。——康有为《大同书》

    (5) 又如:轹刍(踩踏草料。比喻欺凌百姓);轹蹙(欺凌);轹蹸(欺凌践踏)

    (6) 超过 。如:轹古(超越古人)

    (7) 经历 。如:轹历(经历);轹四代(经历四代)

    (8) 刮;撞击 。如:轹釜待炊(刮锅有声,等待烧火做饭。形容生活艰难)

    英文翻译

    run over something with veh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li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