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涤垢

chú chén dí gòu [chu chen di gou]
注音 ㄔㄨˊ ㄔㄣˊ ㄉ一ˊ ㄍㄡˋ

词语释义

比喻扫除一切黑暗势力。也比喻清除旧的不合理的事物。

汉字详情

chú [chu]
部首: 212
笔画: 9
五笔: BWTY
五行:
仓颉: NLOMD
四角: 78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2) 同本义

除,殿阶也。——《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

自前殿南下椒除。——《汉书·王莽传》

登自东除。——张衡《东京赋》

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 一般建筑的台阶

扶辇下除,触柱折辕。——《汉书·李广苏建传》

(4) 泛指台阶

听事前除,雨后犹湿。——《世说新语·政事》

除谓之阶。——宋· 李诫《营造法式》

动词

(1) 拜受官位

初除之官。——《汉书·景帝纪》。注:“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

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除授(授予);除召(为任官而被召);除官(授官,除去旧职以任新职)

(3) 清除,去掉

除恶务本。——《书·泰誓》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战国策·燕策》

(4) 又如:根除(彻底铲除);除恶务尽(清除邪恶势力,务必彻底);消除(使不存在,除去)

(5) 修治、修整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张溥《五人墓碑记》

(6) 打扫

由帅其属而修除。——《周礼·典祀》

(7) 又如:除舍(打扫房舍);除宫(打扫宫殿。比喻宫廷更换主人)

(8) 诛灭

诛乱除害。——《史记·秦始皇本纪》

(9) 又如:除残祛暴(驱除残暴邪恶势力)

(10) 算法的一种 。把总数折为若干分。如:除法(数学名词。算术中四则运算之一。其符号为÷。例如30÷6=5即为简单的除法)

副词

(1) 不计算在内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除他以外,我都认识

(3) 常跟“还”、“又”、“也”等配搭,表示在此之外,还有别的 。如:一天到晚,他除了工作,就是学习

英文翻译

eliminate, remove, except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4 cyu1 c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2 [客英字典] chu2 [沙头角腔] cu2 [客语拼音字汇] cu2 [东莞腔] ciu2 [陆丰腔] chu3 [台湾四县腔] cu2 [梅县腔] chu2 [宝安腔] c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魚平聲開口三等drio/divɖʰĭo
chén [chen]
部首: 338
笔画: 6
五笔: I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G
四角: 9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2) 同本义

湫隘嚣尘。——《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

尘埃也。——《庄子·逍遥游》

而游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

朱尘筵些。——《楚辞·招魂》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渭城朝雨浥轻尘。——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又如:浮尘;降尘;灰尘(尘土);一尘不染;尘封(盖满灰尘);尘涓(尘埃与一滴水。比喻细微);尘芥(尘土与草芥。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尘沙(因风飞扬的灰沙)

(4) 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

春不得避风尘。——晁错《论贵粟疏》

惊尘蔽天。——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尘陋(凡俗浅陋)

(6) 尘世,人世间,俗间。又称:尘间;尘浊;尘市;尘域;尘堀;尘区;尘海 。如:红尘(旧称繁华的社会,也泛指人世间);尘凡(凡尘;尘世)

(7) 踪迹;业迹 。如:步后尘;前尘(遗尘。从前的或从前经历的事)

(8) 重量单位。十埃为“尘”

(9) 姓

动词

(1) 蒙上灰尘,弄脏

无将大车,祗自尘兮。——《诗·小雅·无将大车》

(2) 又如:尘颜(尘容);尘黩(玷污);尘面(尘污的脸面);尘目

谦词,有污尊目

英文翻译

dust, dirt, ashes, cinders

方言集汇

◎ 粤语:ca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n2

宋本广韵

[d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HED
四角: 371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条声。本义:洗)

(2) 同本义

涤,洒也。——《说文》

射人宿视涤。——《仪礼·大射仪》

水曰清涤。——《礼记·曲礼》

及执事,视涤濯。——《周礼·太宰》

(3) 又如:涤篆(洗印。用以检查印是否有缺陷);涤濯(洗涤);涤耳(洗耳)

(4) 除,清除

进明德而崇业,涤饕餮之贪欲。——张衡《东京赋》

(5) 又如:涤瑕(洗除瑕疵。有改过迁善之意);涤地无类(荡涤无遗。形容清除得彻底)

(6) 打扫

十月涤场。——《诗·豳风·七月》

(7) 又如:涤场(打扫场地)

名词

涤宫,古代宫中饲养祭祀牲畜的房子

古者帝牛必在涤三月,以致严洁。——《续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wash, cleanse, purify; sweep

方言集汇

◎ 粤语:dik6

宋本广韵

gòu [gou]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RGK
五行:
仓颉: GHMR
四角: 421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2) 同本义

垢,浊也。——《说文》

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庄子·大宗师》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爬罗剔块,刮垢磨光。——韩愈《进学解》

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4) 耻辱,因不名誉而产生的羞耻感

受天下之垢。——《庄子·让王》

国君含垢。——《左传·宣公十五年》

(5) 沉积的水垢,尤指烧水器皿(如锅炉)内部的 。如:锅垢;水垢

(6) 蒙受屈辱或贬抑的实例 。如:忍辱含垢;垢辱;垢耻(耻辱);垢误(蒙耻受害)

(7) 邪恶,邪恶的人或事 。如:藏垢纳污

形容词

(1) 污秽不洁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蓬头垢面;垢氛(污浊的气氛);垢尘;垢俗(尘俗);垢染(污染);垢玩(污浊混乱,玩忽荒怠)

(3) 通“诟”。耻辱

维彼不顺,征以中垢。——《诗·大雅·桑柔》

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庄子·天下》

(4) 又如:含垢(忍受耻辱);忍垢(忍受耻辱)

英文翻译

dirt, filth, stains; dirty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u5 [梅县腔] geu5 [海陆丰腔] kieu5 [客英字典] geu5 [宝安腔] giu3 [客语拼音字汇] geu4
◎ 潮州话:哥乌3(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厚上聲開口一等kux/kovk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