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贳

jiàng shì [ jiang shi]
繁体 降貰
注音 ㄐ一ㄤˋ ㄕˋ

词语释义

犹降赦。

词语解释

  1. 犹降赦。

    《明史·魏学曾传》:“ 国楨 使间紿 东暘 、 朝 、 承恩 互相杀,以降貰其罪。”

引证解释

⒈ 犹降赦。

《明史·魏学曾传》:“国楨使间紿东暘、朝、承恩互相杀,以降貰其罪。”

降贳的网络释义

降贳

  • jiàng shì ㄐㄧㄤˋ ㄕㄧˋ 降贳(降贳)
  • 犹降赦。《明史·魏学曾传》:“ 国桢 使间绐 东暘 、 朝 、 承恩 互相杀,以降贳其罪。”
  • 汉字详情

    jiàng,xiáng [jiang,xiang]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BTAH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LHEQ
    四角: 77254

    详细解释

    jiàng

    动词

    (1) (会意)

    (2) 同本义,与“陟”相对

    降,下也。——《说文》

    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复降在原。——《诗·大雅·公刘》

    维岳降神。——《诗·大雅·崧高》

    降西阶一等。——《仪礼·士冠礼》

    子余使公子降拜曰。——《国语·晋语》

    (3) 又如:降阶(走下台阶);降格(从上而至。即降临。格,至);降辇(帝王下车);降拜(下堂拜宾);降真(降临的神灵);降饯(高贵人物屈尊赴宴);降驾(帝王临幸);降坛诗(扶乩时鬼神降临祭坛所题的诗)

    (4) 贬抑;降低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稍降辞色。——《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降调(降职调动);降处外任(将京官降职外放为地方官);降尊(降低尊贵的身分);降除(降职);降发(降职发落);降贬(降官贬职);降革(降级免职)

    (6) 下落,落下。从高往低掉

    降,落也。——《尔雅》

    羽鸟曰降。——《礼记·曲礼》

    大寒降。——《国语·鲁语》

    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荀子·议兵》

    降大任于是人。——《孟子·告子下》

    休祲降于天。

    天降大雨。——《广东军务记》

    (7) 又如:降液(对天降雨露的敬称);升降;降落;递降;骤降;降雨;沉降; 空降

    (8) 诞生;降生

    汤降不迟。——《诗·商颂·长发》

    釐降二女于妫汭。——《书·尧典》

    惟庚寅吾以降。——《楚辞·离骚》

    不拘一格降人材。——龚自珍《己亥杂诗》

    (9) 又如:降精(生下良马);降诞(降生,诞生)

    (10) 赐给;给予

    无坠天之降宝命。——《书·金滕》

    (11) 又如:降锡(赐给);降德(赐予恩惠);降祥(降下吉祥);降福;降诏

    (12) 下嫁 。如:降嫔(皇家女下嫁);降婚(下嫁)

    (13) 另见 xiáng

    xiáng


    (1) 投降

    曷为不言降。——《公羊传》。注:“降者自优之文。”

    每得降卒。——《资治通鉴·唐纪》

    琮已降。——《资治通鉴》

    诈云欲降

    指言盖降

    (2) 又如:降附(投降归附);降骨(投降者的骨骸)

    (3) 降服,使驯服

    六卿三族,降听政也。——《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注:“和同也。”

    其能降以相从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注:“降,降心也。”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唐·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西游记》

    (4) 又如:降发(降伏;制伏);降视(降伏);降龙(以佛法降伏神龙)

    形容词

    (1) 欢悦,快乐

    亦既覯止,我心则降。——《诗·召南·草虫》

    (2) 同“详”。详细

    则俺那官人要个明降。——元· 孟汉卿《魔合罗》

    (3) 另见 jiàng

    英文翻译

    descend, fall, drop; lower, down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3 ho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g5 hong2 [宝安腔] gong5 | hong2 [海陆丰腔] gong5 hong2 [台湾四县腔] gong5 hong2 [客英字典] hong2 gong5 [东莞腔] hong2 gong5 [陆丰腔] hong3 gong5 [梅县腔] hong2 gong5 [客语拼音字汇] gong4 hong2 [梅县腔] gong5
    ◎ 潮州话:gang3(kàng) hang5(h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下江平聲開口二等ɣɔŋghrung/heong
    shì [shi]
    部首: 401
    笔画: 9
    五笔: ANMU
    仓颉: PTBO
    四角: 44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世声。本义:借,借贷)

    (2) 同本义

    贳,贷也。——《说文》。受者曰赊,予者曰贳。

    则赊贳而予之。——《周礼·司市》

    民无贷(钱),则赊贳而予之。——《周礼·司市》郑注

    (3) 又如:贳代(借贷);贳贷(借贷;赊欠)

    (4) 赊欠

    县官无钱,从民贳马。——《史记·汲郑列传》

    常从王媪、 武负贳酒。——《史记·高祖本纪》

    (5) 又如:贳酒(赊酒);贳账(赊账)

    (6) 租佃,租赁

    乃贳贷陂田千余顷。——《汉书·宁成传》。注:“假取之也。”

    (7) 又如:贳钱(租金);贳廛(租地)

    (8) 抵押

    蜀江 吴水不通潮,曾共黄垆贳紫貂。—— 清· 王士祯《遥送魏推官赴成都》

    (9) 买

    余乃就火炙衣,贳烧酒饮五杯乃行。——《徐霞客游记》

    (10) 赦免,宽纵

    因贳其罪。——《汉书·张敞传》

    不贳不忍。——《国语·吴语》。注:“赦也。”

    遂贳宽。——《汉书·刘向传》

    (11) 又如:贳赦(赦免其罪);贳过(宽恕过错);贳患(免除祸患);贳忍(宽恕容忍);贳死(免死)

    英文翻译

    borrow; pardon; loan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潮州话:s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