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死

jiàng sǐ [ jiang si]
注音 ㄐ一ㄤˋ ㄙˇ

词语释义

由死罪降免减等为徒刑。

词语解释

  1. 由死罪降免减等为徒刑。

    《宋书·谢灵运传》:“但 谢玄 勋参微 管 ,宜宥及后嗣,可降死一等,徙付 广州 。”

引证解释

⒈ 由死罪降免减等为徒刑。

《宋书·谢灵运传》:“但谢玄勋参微管,宜宥及后嗣,可降死一等,徙付广州。”

降死的网络释义

降死

  • jiàng sǐ ㄐㄧㄤˋ ㄙㄧˇ 降死
  • 由死罪降免减等为徒刑。《宋书·谢灵运传》:“但 谢玄 勋参微 管 ,宜宥及后嗣,可降死一等,徙付 广州 。”
  • 汉字详情

    jiàng,xiáng [jiang,xiang]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BTAH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LHEQ
    四角: 77254

    详细解释

    jiàng

    动词

    (1) (会意)

    (2) 同本义,与“陟”相对

    降,下也。——《说文》

    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复降在原。——《诗·大雅·公刘》

    维岳降神。——《诗·大雅·崧高》

    降西阶一等。——《仪礼·士冠礼》

    子余使公子降拜曰。——《国语·晋语》

    (3) 又如:降阶(走下台阶);降格(从上而至。即降临。格,至);降辇(帝王下车);降拜(下堂拜宾);降真(降临的神灵);降饯(高贵人物屈尊赴宴);降驾(帝王临幸);降坛诗(扶乩时鬼神降临祭坛所题的诗)

    (4) 贬抑;降低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稍降辞色。——《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降调(降职调动);降处外任(将京官降职外放为地方官);降尊(降低尊贵的身分);降除(降职);降发(降职发落);降贬(降官贬职);降革(降级免职)

    (6) 下落,落下。从高往低掉

    降,落也。——《尔雅》

    羽鸟曰降。——《礼记·曲礼》

    大寒降。——《国语·鲁语》

    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荀子·议兵》

    降大任于是人。——《孟子·告子下》

    休祲降于天。

    天降大雨。——《广东军务记》

    (7) 又如:降液(对天降雨露的敬称);升降;降落;递降;骤降;降雨;沉降; 空降

    (8) 诞生;降生

    汤降不迟。——《诗·商颂·长发》

    釐降二女于妫汭。——《书·尧典》

    惟庚寅吾以降。——《楚辞·离骚》

    不拘一格降人材。——龚自珍《己亥杂诗》

    (9) 又如:降精(生下良马);降诞(降生,诞生)

    (10) 赐给;给予

    无坠天之降宝命。——《书·金滕》

    (11) 又如:降锡(赐给);降德(赐予恩惠);降祥(降下吉祥);降福;降诏

    (12) 下嫁 。如:降嫔(皇家女下嫁);降婚(下嫁)

    (13) 另见 xiáng

    xiáng


    (1) 投降

    曷为不言降。——《公羊传》。注:“降者自优之文。”

    每得降卒。——《资治通鉴·唐纪》

    琮已降。——《资治通鉴》

    诈云欲降

    指言盖降

    (2) 又如:降附(投降归附);降骨(投降者的骨骸)

    (3) 降服,使驯服

    六卿三族,降听政也。——《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注:“和同也。”

    其能降以相从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注:“降,降心也。”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唐·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西游记》

    (4) 又如:降发(降伏;制伏);降视(降伏);降龙(以佛法降伏神龙)

    形容词

    (1) 欢悦,快乐

    亦既覯止,我心则降。——《诗·召南·草虫》

    (2) 同“详”。详细

    则俺那官人要个明降。——元· 孟汉卿《魔合罗》

    (3) 另见 jiàng

    英文翻译

    descend, fall, drop; lower, down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3 ho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g5 hong2 [宝安腔] gong5 | hong2 [海陆丰腔] gong5 hong2 [台湾四县腔] gong5 hong2 [客英字典] hong2 gong5 [东莞腔] hong2 gong5 [陆丰腔] hong3 gong5 [梅县腔] hong2 gong5 [客语拼音字汇] gong4 hong2 [梅县腔] gong5
    ◎ 潮州话:gang3(kàng) hang5(h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下江平聲開口二等ɣɔŋghrung/heong
    [si]
    部首: 406
    笔画: 6
    五笔: GQXB
    五行:
    仓颉: MNP
    四角: 10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 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 同本义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死却(死去;死掉);死不残(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还魂(死去活来);死费尽残(半死不活);死数里算帐(离死期不远);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国君)

    (4) 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死义(为信守节义而死);死难;死节(以一死保全节操);死士(誓死效劳之士)

    (6) 穷,尽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

    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

    (7) 拼死,拼命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战国策·秦策》

    上欲陵死战,召 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汉书·李广传》

    (8) 又如:死战:死守;死杀(死命拼杀)

    (9) 固守;抱着不放 。如:心还没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形容词

    (1) 死板,不灵活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白居易《画竹歌》

    (2)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画(呆板而不具灵性的画);死规矩;死教条;死口(不可改变的话);死格(死板的格式);死办法;死临侵(亦作“死淋侵。”死呆呆毫无生气的样子)

    (3) 不可调和的 。如:死对头;死敌;死雠仇(死对头)

    (4) 不能通过的 。如:把漏洞堵死;死胡同;死角;死路

    (5) 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与顿丘 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北齐书·宋游道传》

    (6) 又如:死扣儿;窗子钉死了;死结;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实心实意);死桩(死木头;木头疙瘩)

    (7) 表示爱怜的 。如:死丫头,你快过来

    (8) 无用的。詈词 。如:死狗;死公;死货(无用的人);死老头子

    副词

    (1) 甚;极

    这添添小哥哥,今年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 杨文奎《儿女团圆》

    (2) 又如:死急(极其急迫);死要面子;高兴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高兴死了

    名词

    (1) 死刑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尸体

    生拘白乞而问 白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汉遣使三辈至 唐居,求 谷吉等死。——《汉书·陈汤传》

    安所求子死?——《汉书·尹赏传》

    (3) 主,主管

    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墨子》

    英文翻译

    die; dead; death

    方言集汇

    ◎ 粤语:sei2 si2
    ◎ 客家话:[东莞腔] si3 [宝安腔] si3 [客英字典] si3 [陆丰腔] si3 shi1 [梅县腔] si3 [海陆丰腔] si3 [客语拼音字汇] xi3 [台湾四县腔] si3 [沙头角腔] si3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姊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sisiix/s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