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汜
词语释义
江边。汜,通“涘 ”。
《诗•召南》篇名《江有汜》的简称。
词语解释
江边。汜,通“ 涘 ”。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愿假归鸿翼,翻飞游江汜。”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违利建於 海昏 ,创惟桑於江汜。” 唐 白居易 《长庆二年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诗:“ 餘杭 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况乃隔中州,伊人渺江汜。”
《诗·召南》篇名《江有汜》的简称。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诗》虽四言,亦开众体,《江汜》发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又因此篇内容是写妇人遭遗弃后的哀诉,故亦用以代称弃妇之怨辞。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旦] 秋英 ,你却疑着甚么?[小旦]怕相抛之子歌《江汜》。”
引证解释
⒈ 江边。汜,通“涘”。
引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愿假归鸿翼,翻飞游江汜。”
南朝梁沉约《郊居赋》:“违利建於海昏,创惟桑於江汜。”
唐白居易《长庆二年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诗:“餘杭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清方文《石桥怀与治》诗:“况乃隔中州,伊人渺江汜。”
⒉ 《诗·召南》篇名《江有汜》的简称。
引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诗》虽四言,亦开众体,《江汜》发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
又因此篇内容是写妇人遭遗弃后的哀诉,故亦用以代称弃妇之怨辞。 明王錂《春芜记·候约》:“[旦] 秋英,你却疑着甚么?[小旦]怕相抛之子歌《江汜》。”
江汜的网络释义
江汜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2) 同本义
江,江水也。?
江之永矣。——《诗·周南·汉广》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温庭筠《送人东归》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3) 又如:江汉(长江与汉水);江水(即长江);江左烟霞(江东的山水风景。江左指今江苏、安徽等长江沿江地带);江陵(县名。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通要冲)
(4) 江河的通称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珠江”、“沅江”;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洛河”、“渭河”、“漳河”
何江也?有丹徒大江,有 钱塘浙江,有 吴通陵江。——《论衡·书虚》
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史记·伍子胥列传》
(5) 又如:江口(江水与他水会流处);江燕引雏(江边的燕子,为避灾祸,遂引雏燕弃巢而离去);江州车儿(一种独轮推车)
(6) 江苏省的简称 。如:江浙
(7) 中国古国名 。嬴姓,在今河南正阳西南,公元前623年灭于楚
(8) 是中古州名 。晋置,辖境约当今江西全省并西延至湖北省武昌附近。后专指江西省九江一带
(9)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ong1 [梅县腔] gong1 [宝安腔] gong1 [客英字典] gong1 [沙头角腔] gong1 [东莞腔] gong1 [海陆丰腔] g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ong1 [台湾四县腔] g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江 | 古雙 | 見 | 江 | 平聲 | 江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kɔŋ | krung/keo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由干流分出又汇合到干流的水
汜,水别复入水也。从水,巳声。——《说文》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诗·召南·江有汜》
(2) 不流通的水沟
穷渎,汜。——《尔雅·释丘》。郭璞注:“水无所通者。”
(3) 水名 。源出河南省方山,在荥阳县境注入黄河
汜水,源出方山。——《读史方舆纪要》
(4) 水边
出自汤谷,次于 蒙汜。——《楚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i5 [台湾四县腔] sii5 [海陆丰腔] sii6
◎ 潮州话:思余6(士)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似 | 詳里 | 邪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zsix/sziio | zĭ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