陊剥

duò bāo [ duo bao]
繁体 陊剝
注音 ㄉㄨㄛˋ ㄅㄠ

词语释义

破败剥蚀。

词语解释

  1. 破败剥蚀。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梁桷赤白,陊剥不治。” 清 冯桂芬 《太初道院记》:“岁月既久,栋宇頽圮,丹黝陊剥。” 康有为 《庐山谣》:“夜投 东林 访 远公 ,殿宇陊剥瓦砾封。”

引证解释

⒈ 破败剥蚀。

唐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梁桷赤白,陊剥不治。”
清冯桂芬《太初道院记》:“岁月既久,栋宇頽圮,丹黝陊剥。”
康有为《庐山谣》:“夜投东林访远公,殿宇陊剥瓦砾封。”

陊剥的网络释义

陊剥

  • 陊剥,读音duò bāo,汉语词语,指破败剥蚀。
  • 汉字详情

    duò [duo]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BQQY
    仓颉: NLNIN
    四角: 7722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池爾支B開上聲開口三等支Bdriex/dyeeɖʰĭe
    bāo,bō [bao,bo]
    部首: 208
    笔画: 10
    五笔: VIJH
    仓颉: NELN
    四角: 12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去掉物的外皮或壳(多用于口语)

    或剥或烹。——《诗·楚茨》

    (2) 又如:剥花生;剥碗豆;剥牛皮;剥葱皮

    (3) 另见

    英文翻译

    peel

    方言集汇

    ◎ 粤语:bok1 mo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k7 [客英字典] bok7 [海陆丰腔] bok7
    ◎ 潮州话:bag4 (p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北角入聲開口二等pɔkpruk/peok

    陊剥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