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荄

chén gāi [ chen gai]
繁体 陳荄
注音 ㄔㄣˊ ㄍㄞ

词语释义

宿草之根﹔多年生草之根。

词语解释

  1. 宿草之根;多年生草之根。

    《文选·潘岳<怀旧赋>》:“陈荄被于堂除,旧圃化而为薪。” 李善 注:“ 郑玄 《礼记》注曰:宿草,陈根也。《方言》曰:荄,根也,音皆。” 唐 骆宾王 《丹阳刺史挽词》之三:“荒郊疏古木,寒隧积陈荄。”

引证解释

⒈ 宿草之根;多年生草之根。

《文选·潘岳<怀旧赋>》:“陈荄被于堂除,旧圃化而为薪。”
李善注:“郑玄《礼记》注曰:宿草,陈根也。 《方言》曰:荄,根也,音皆。”
唐骆宾王《丹阳刺史挽词》之三:“荒郊疏古木,寒隧积陈荄。”

陈荄的网络释义

陈荄

  • 拼音:chén gāi
  • 注音:ㄔㄣˊ ㄍㄞ
  • 宿草之根;多年生草之根。《文选·潘岳》:“陈荄被于堂除,旧圃化而为薪。” 李善 注:“ 郑玄 《礼记》注曰:宿草,陈根也。《方言》曰:荄,根也,音皆。” 唐 骆宾王 《丹阳刺史挽词》之三:“荒郊疏古木,寒隧积陈荄。”
  • 汉字详情

    chén [chen]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AIY
    五行:
    仓颉: NLKD
    四角: 74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2)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陈,宛丘, 舜后妫( guí)满之所封。——《说文》

    陈, 颛顼之族也。——《左传·昭公八年》

    (3) 陈朝 。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后被隋所灭

    (4) 战阵;行列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史记·李将军列传》

    (5) 姓

    英文翻译

    exhibit, display; plead; a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can4
    ◎ 潮州话:ting5(thîng) [揭阳]têng5 ,〈姓〉dang5(tâng)

    宋本广韵

    gāi [gai]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YNW
    仓颉: TYVO
    四角: 448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草根

    荄,草根也。从荄,亥声。——《说文》

    荄,根。——《尔雅》。注:“俗呼韭根为荄。”

    根荄以遂。——《汉书·礼乐志》

    万物养其根荄。——《后汉书·鲁恭传》

    还自荄也。——《太玄·亲》

    (2) 又如:拔荄

    (3) 通“陔”。台阶,级层

    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轸谷分。——《枚乘·七发》

    英文翻译

    roots

    方言集汇

    ◎ 粤语:go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i1 [客英字典] goi1 [海陆丰腔] goi1 [梅县腔] goi1
    ◎ 潮州话:g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諧皆開平聲開口二等krai/kaeik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