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书·康诰》:“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 孔 传:“汝当布陈是法。”后因称张布刑法为“陈臬”。亦借指任司法官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朱文正公诗》:“ 文正 早丧太夫人,而封公健在,至甲申, 文正 陈臬 八闽 ,始归道山。”
引证解释
⒈ 后因称张布刑法为“陈臬”。亦借指任司法官职。
引《书·康诰》:“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
孔传:“汝当布陈是法。”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朱文正公诗》:“文正早丧太夫人,而封公健在,至甲申, 文正陈臬八闽,始归道山。”
陈臬的网络释义
陈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2)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陈,宛丘, 舜后妫(
)满之所封。——《说文》陈, 颛顼之族也。——《左传·昭公八年》
(3) 陈朝 。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后被隋所灭
(4) 战阵;行列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史记·李将军列传》
(5)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ing5(thîng) [揭阳]têng5 ,〈姓〉dang5(tâ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箭靶
臬,射准的也。——《说文》
(2) ;引申为目标;准则
所发无臬。——张衡《东京赋》
(3) 又如:臬极(准则;标准)
(4)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陈圭置臬,瞻星揆地。——《石阙铭·序》
(5) 刑法;法度
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书·康诰》
(6) 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 。如:臬司(官名。即元的肃政廉访司,掌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的工作。后明、清的提刑按察司,也称臬司,俗称臬台或廉访);臬使(即按察使);臬府(即臬司。指肃政廉访使);臬宪(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
(7) 终极
其深不测,其广无臬。——汉· 王粲《游海赋》
(8) 安装在船侧用以支架橹的木桩
如人摇橹,臬为之碍故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et7 [客语拼音字汇] ngiad5 [台湾四县腔] ngiet7 [宝安腔] ngiet7 [客英字典] ngiet7 [梅县腔] nge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齧 | 五結 | 疑 | 屑開 | 入聲 | 屑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nget | ŋi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