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阪

lǒng bǎn [ long ban]
繁体 隴阪
注音 ㄌㄨㄥˇ ㄅㄢˇ

词语释义

1.亦作"陇坂"。 2.即陇山。 3.山坡﹔高坡。陇﹐通"垄"。

词语解释

  1. 亦作“ 陇坂 ”。即 陇山 。

    《文选·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汉 阳,欲往从之 陇阪 长。” 李善 注:“ 应劭 曰:‘ 天水 有大坂,名曰 陇阪 。’《秦州记》曰:‘ 陇坂 九曲,不知高几里。’”《书·禹贡》“因 桓 是来” 孙星衍 注引 汉 郑玄 曰:“ 桓 是 陇阪 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 隋 虞世基 《出塞》诗之二:“扬桴度 陇坂 ,勒骑上平原。”《汉书·地理志下》“ 陇西郡 ” 唐 颜师古 注:“ 陇坻 谓 陇阪 ,即今之 陇山 也。” 明 何景明 《送贾君博之阶州》诗:“ 陇坂 盘云上, 秦城 向斗看。”参见“ 陇山 ”。

  2. 山坡;高坡。陇,通“ 垄 ”。

    《后汉书·冯衍传下》:“上陇阪,陟高岗,游精宇宙,流目八紘。” 唐 李白 《北上行》:“吸水涧谷阻,採薪陇坂长。” 王琦 注:“陇坂谓山之岗壠坡阪。《后汉书》‘上壠阪,涉高岗’是也。” 明 章美中 《初秋感怀》诗:“亭皋云稍白,陇坂叶初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陇坂”。

⒉ 即陇山。参见“陇山”。

《文选·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李善注:“应劭曰:‘ 天水有大坂,名曰陇阪。’《秦州记》曰:‘ 陇坂九曲,不知高几里。’”
《书·禹贡》“因桓是来” 孙星衍注引汉郑玄曰:“桓是陇阪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
隋虞世基《出塞》诗之二:“扬桴度陇坂,勒骑上平原。”
《汉书·地理志下》“陇西郡” 唐颜师古注:“陇坻谓陇阪,即今之陇山也。”
明何景明《送贾君博之阶州》诗:“陇坂盘云上, 秦城向斗看。”

⒊ 山坡;高坡。陇,通“垄”。

《后汉书·冯衍传下》:“上陇阪,陟高岗,游精宇宙,流目八紘。”
唐李白《北上行》:“吸水涧谷阻,採薪陇坂长。”
王琦注:“陇坂谓山之岗壠坡阪。 《后汉书》‘上壠阪,涉高岗’是也。”
明章美中《初秋感怀》诗:“亭皋云稍白,陇坂叶初黄。”

陇阪的网络释义

陇阪

  • 陇阪,亦作“ 陇坂 ”。
  • 汉字详情

    lǒng [long]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DXN
    五行:
    仓颉: NLIKP
    四角: 73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表示与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龙声。本义:古地名。在今甘肃东部)

    (2) 即陇山。绵延于陕西、甘肃交界的地方

    陇,天水大阪也。——《说文》。 沈涛注:“今本合三处互订,古本当作‘陇山,天水阪、大阪也。’”

    (3) 甘肃省的简称。因古为陇西郡地而得名 。如:陇西(古郡名。在今甘肃省东南部一带);陇上(地名。在今甘肃省)

    (4) 通“垄”。田埂

    席陇亩而荫庇。——《战国策·赵策三》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史记·项羽本纪赞》

    (5) 又如:陇邱(田垄;土丘);陇亩(田野,田亩)

    (6) 泛指山 。如:陇断(土岗子,即垄断。指山脉阻隔。陇,山冈高地)

    动词

    通“拢”。凑起,集合

    洪涟陇蹙。——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形容词

    通“隆”。盛,多

    日中而阳陇为重阳。——《灵枢·营卫生会》

    英文翻译

    mountain located between Shanxi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5
    ◎ 潮州话:long2 lêng2

    宋本广韵

    bǎn [ban]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RCY
    五行:
    仓颉: NLHE
    四角: 72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反声。本义:山坡)

    (2) 同本义

    阪,坡者曰阪。一曰泽障,一曰山胁。从阜,反声。字亦作坂。——《说文》

    阪有桑。——《诗·秦风 ·车邻》

    瞻彼阪田。——《诗·小雅·正月》

    阪险原隰。——《吕氏春秋·孟春》。注:“阪险,倾危也。”

    为阪生。——《易·说卦虞本》。注:“陵阪也。”

    阪尹。——《书·立政》。郑注:“其长居险,故言阪尹。”

    (3) 又如:阪田(山坡上瘠薄的田地)

    (4) 山腰小道

    朝辞羊肠阪,夕望贝丘郭。——唐· 刘长卿《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

    英文翻译

    hillside farmland; slop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fa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n3 fan3 [台湾四县腔] ban3 fan3 [客语拼音字汇] ban3 [梅县腔] fan3 [客英字典] fan3 [宝安腔] ban3 f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府遠元合上聲合口三等pyanx/pvaanpĭw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