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

lǒng xī [ long xi]
繁体 隴西
注音 ㄌㄨㄥˇ ㄒ一

词语释义

1.古代郡名。 2.甘肃省的别称。参见"陇右"。

词语解释

  1. 古代郡名。

    《汉书·地理志下》:“ 陇西郡 。 秦 置。” 颜师古 注:“此郡在 陇 之西,故曰 陇西 。” 南朝 梁简文帝 《陇西行》之二:“ 陇西 四战地,羽檄岁时闻。” 唐 韩愈 《送杨支使序》:“与之游者二人: 陇西 李博 , 清河 崔羣 。”

  2. 甘肃省 的别称。参见“ 陇右 ”。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郡名。 《汉书·地理志下》:“陇西郡。

秦置。”
颜师古注:“此郡在陇之西,故曰陇西。”
南朝梁简文帝《陇西行》之二:“陇西四战地,羽檄岁时闻。”
唐韩愈《送杨支使序》:“与之游者二人:陇西李博,清河崔羣。”

⒉ 甘肃省的别称。参见“陇右”。

陇西造句

近日,陇西县宏伟乡的几名农民正在流动图书馆阅览书籍。
没有元件他四处寻觅讨要,也从天上掉下来的气象气球上拆过宝贝;外出陇西、渭源他坚持步行,把六角钱路费节约下来托人买零件……。
最重要的是,迭部与沓中犄角相依,相为互补,使得整个大汉西线的守备力量倍增,同时,曹魏的陇西各郡便成了大汉予取予夺的地区,在战略上陷入了完全的被动。
甘肃省陇西县有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优越条件,种植面积大、加工能力强,马铃薯产业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日甘肃网陇西讯深秋,陇西县首阳镇董家堡村黄芪标准化栽培示范点,村民胡小琴正在收获中药材。
锦襜褕,绣裆襦,强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穟满风雨,莫信龙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春平碧中。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口首红。艾叶绿花谁翦刻,中藏祸机不可测。
他在酒楼之中,接触的最多的也就是官府的衙役兵差们,唐公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唐国公,陇西贵族,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这不仅关系到巨额的财富和名位,还事关今后他所在的长支二房在陇西李氏一门中的声望地位。
贞元丁丑岁,陇西李公佐泛潇湘、苍梧,偶遇征南从事弘农杨衡泊舟古岸,淹留佛寺,江空月浮,征异话奇。
向西经过函谷关可以到达关陇的长安、栎阳、雍、天水、陇西,再由关中经褒斜谷进入汉中和巴蜀,经武关到达宛、郢、长沙,进入楚地。
附近陇西镇和映秀镇受灾情况要比县政府所在地还要严重。
一次事先没有来得及详细了解的出差,让我从兰州过定西,忽悠悠就来到了陇西县城。
练西方风俗,欲以羌胡为翼,断陇西所属,拓界厉兵。
陇西县文峰镇的张彩琴在家里晾晒柏树籽。
陈泰与邓艾军会合后,分三路进至陇西,避开蜀军,出其不意地绕过高城岭,进至狄道东南山上,燃火击鼓与城内联络,守军见援军至,士气大振。
非子到达秦邑,看到陇西高原黄土之上,天蓝蓝,地黄黄,绿草碧波如画。
陇西县云田镇北站村村民在蔬菜大棚里采摘西红柿。
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新平土司府设立于宋代,大土司李家祖籍在甘肃省陇西县,到李毓芳那一代,因其在清乾隆年间平乱有功,被皇帝诰封为“云骑尉”。
我李氏昔在陇西,富有龟玉,降及祖祢,姻娅帝室。
甘肃森正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甘肃省陇西县文峰镇文化南路,比邻陇海天兰段铁路。

汉字详情

lǒng [long]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DXN
五行:
仓颉: NLIKP
四角: 73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表示与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龙声。本义:古地名。在今甘肃东部)

(2) 即陇山。绵延于陕西、甘肃交界的地方

陇,天水大阪也。——《说文》。 沈涛注:“今本合三处互订,古本当作‘陇山,天水阪、大阪也。’”

(3) 甘肃省的简称。因古为陇西郡地而得名 。如:陇西(古郡名。在今甘肃省东南部一带);陇上(地名。在今甘肃省)

(4) 通“垄”。田埂

席陇亩而荫庇。——《战国策·赵策三》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史记·项羽本纪赞》

(5) 又如:陇邱(田垄;土丘);陇亩(田野,田亩)

(6) 泛指山 。如:陇断(土岗子,即垄断。指山脉阻隔。陇,山冈高地)

动词

通“拢”。凑起,集合

洪涟陇蹙。——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形容词

通“隆”。盛,多

日中而阳陇为重阳。——《灵枢·营卫生会》

英文翻译

mountain located between Shanxi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5
◎ 潮州话:long2 lêng2

宋本广韵

[xi]
部首: 615
笔画: 6
五笔: S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CW
四角: 106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名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英文翻译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ai1
◎ 客家话:[宝安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海陆丰腔] si1 [陆丰腔] si1 [沙头角腔] si1 [东莞腔] si1 [梅县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 潮州话:s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西先稽齊開平聲開口四等sieise/s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