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海

lǒng hǎi [ long hai]
繁体 隴海
注音 ㄌㄨㄥˇ ㄏㄞ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陇海 Lónghǎi

(1) 指陇海铁路。从江苏连云港到甘肃兰州

Longhai Railway

词语解释

  1. 指陇海铁路沿线地区。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雄气压陇海,英风断 淮河 。”

引证解释

⒈ 指陇海铁路沿线地区。

陈毅《哭彭雪枫同志》诗:“雄气压陇海,英风断淮河。”

陇海造句

郑州站扼守国家中部中原腹地,位居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连接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大动脉的核心十字枢纽。
陇海路高架桥大学路至明理路昨早试通车。
由于陇海高架地面一层和地铁五号线的施工,陇海路与桐柏路交叉口被围城了一个环岛,路面压缩,此处高峰期交通压力大,经常发生交通拥堵情况。
提速范围主要是陇海、兰新、京九、和浙赣线。
铁路:连接陇海线和京沪线的新长铁路贯穿泰兴南北,并在泰兴境内设有“新长铁路泰兴站”。
陇海帝国的战神,靖王,帝国唯一的异性王,开国皇帝的拜把兄弟。
山区县经济实力高于平原县,交通条件较好的郑州至三门峡陇海铁路沿线和郑州市所辖县域经济实力较高。
同时,提出了京广、京沪、京哈、陇海四大干线客货列车具体匹配方案及线路客货输运能力最大作为剖别条件的建议。
本厂有铁路专用线与京广线、京九线。陇海线交汇,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随后,由于老板不在,饭店员工们未敢对顾客们强制阻拦,眼巴巴地看着十几人沿大学路朝北边的陇海路方向离去。
本次改建的陇海线是一条从连云港通往兰州的铁路。
连接陇海线和京沪线的新长铁路贯穿泰兴南北,并在泰兴境内设有“新长铁路泰兴站”。
洛阳城以及陇海铁路上空的空袭预示着进一步入侵的迹象。
他们先乘火车到郑州,转入陇海线后到河南观音堂下车,为保安全,绕开潼关大道不走,由茅津渡过黄河取道山西,从运城、蒲州北行至河津禹门口。
陇海铁路关中沿线地区是我国历史开发特别悠久、城镇经济曾经很繁荣的地区,这与其当时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密切关系。
率部开辟豫西解放区,参加了平汉、陇海铁路破击战和伏牛山东麓、洛阳、宛西、宛东、郑州、淮海等战役。
陇海东路上,李老先生说,以前,胡同里住的多是清贫人家,邻里之间很和睦。
陇海高架为郑州市民东西通行带来了巨大便利,现在仍未完工,渣土车就对桥面进行施压摧损,任何人都不会同意。
洛白路、陇海铁路及规划建设的中州东路延伸线横穿东西,二广高速、洛常路、焦枝铁路纵贯南北。
甘肃森正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甘肃省陇西县文峰镇文化南路,比邻陇海天兰段铁路。

汉字详情

lǒng [long]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DXN
五行:
仓颉: NLIKP
四角: 73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表示与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龙声。本义:古地名。在今甘肃东部)

(2) 即陇山。绵延于陕西、甘肃交界的地方

陇,天水大阪也。——《说文》。 沈涛注:“今本合三处互订,古本当作‘陇山,天水阪、大阪也。’”

(3) 甘肃省的简称。因古为陇西郡地而得名 。如:陇西(古郡名。在今甘肃省东南部一带);陇上(地名。在今甘肃省)

(4) 通“垄”。田埂

席陇亩而荫庇。——《战国策·赵策三》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史记·项羽本纪赞》

(5) 又如:陇邱(田垄;土丘);陇亩(田野,田亩)

(6) 泛指山 。如:陇断(土岗子,即垄断。指山脉阻隔。陇,山冈高地)

动词

通“拢”。凑起,集合

洪涟陇蹙。——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形容词

通“隆”。盛,多

日中而阳陇为重阳。——《灵枢·营卫生会》

英文翻译

mountain located between Shanxi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5
◎ 潮州话:long2 lêng2

宋本广韵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