阼俎

zuò zǔ [ zuo zu]
注音 ㄗㄨㄛˋ ㄗㄨˇ

词语释义

祭祀时盛祭肉的礼器。阼﹐通"胙"。

词语解释

  1. 祭祀时盛祭肉的礼器。阼,通“ 胙 ”。

    《仪礼·特牲馈食礼》:“祝命彻阼俎、豆籩,设于东序下。” 郑玄 注:“阼俎,主人之俎。”《仪礼·有司》:“阼俎,羊肺一,祭肺一,载于一俎。”

引证解释

⒈ 祭祀时盛祭肉的礼器。阼,通“胙”。

《仪礼·特牲馈食礼》:“祝命彻阼俎、豆籩,设于东序下。”
郑玄注:“阼俎,主人之俎。”
《仪礼·有司》:“阼俎,羊肺一,祭肺一,载于一俎。”

阼俎的网络释义

阼俎

  • 阼俎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uò zǔ,解释是祭祀时盛祭肉的礼器。
  • 汉字详情

    zuò [zuo]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THF
    五行:
    仓颉: NLOS
    四角: 782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乍声。从阜,与建筑有关。本义:大堂前东面的台阶)

    (2) 同本义

    阼,主阶也。——《说文》。与阶、除同意。

    席主人于阼阶上。——《仪礼·乡射礼》。注:“东阶也。”

    故冠以阼。——《礼记·冠义》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论语》

    (3) 又如:阼阶(东阶。为主人出行立位);阼席(主人的席位)

    (4) 借指帝位。天子即位时践阼升殿,因称帝位为阼

    阼,主也。——《广雅》。按,天子践阼临祭祀,故国运曰阼。阼,位也,今字亦作祚。

    成王幼,不能莅阼。——《礼记》

    (5) 国运。也作“祚”

    王曰:“魏阼所以不长。” 谢以为名言。——《世说新语》

    英文翻译

    the steps leading to the eastern door

    方言集汇

    ◎ 粤语:z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h5 co5 [梅县腔] ze5 [客英字典] cih5 [台湾四县腔] cih5 c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誤去聲開口一等zoh/dzuhdzʰu
    [zu]
    部首: 220
    笔画: 9
    五笔: WWEG
    五行:
    仓颉: OOBM
    四角: 878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兼形声。小篆字形。《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本义: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2) 同本义

    为俎孔硕。——《诗·小雅·楚茨》

    鸟兽之肉,不登于俎。——《左传·隐公五年》

    祭操俎。——《山海经·海外西经》

    俎豆之事。——《论语·卫灵公》

    庖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3) 又如:俎几(俎形如几,故称。古代祭祀、燕飨时所用的礼器);俎拒(俎足中央的横木);俎味(祭祀用食品)

    (4) 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多木制,也有青铜铸的,大方形,两端有足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俎,切肉的砧板。)——《史记·项羽本纪》

    英文翻译

    chopping board or block; painted

    方言集汇

    ◎ 粤语:zo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u3 [宝安腔] zu3 [客英字典] zih3 cih1 [海陆丰腔] zu3 cu3 [台湾四县腔] zu3 cu3
    ◎ 潮州话:z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側吕上聲開口三等criox/trvv

    阼俎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