阸限
注音
ㄜˋ ㄒ一ㄢˋ
词语释义
1.险要阻塞。
词语解释
险要阻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今 平阳 阳平县 北一十里,有故 莘亭 ,道阸限蹊要,自 卫 适 齐 之道也。”
引证解释
⒈ 险要阻塞。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今平阳阳平县北一十里,有故莘亭,道阸限蹊要,自卫适齐之道也。”
阸限的网络释义
阸限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阻塞
阸,塞也。——《说文》
魏居岭阸之西。——《史记·商君书》。索隐:“阻也。”
(2) 控制;扼守
一旦有警,无寸险可阸。——明· 袁宏道《荆州修复北城碑纪》
(3) 使困厄
不鼓不成列,不阸人。——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
英文翻译
distress; difficulty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ak7 ai5 [客英字典] ak7 | ai5 [海陆丰腔] ak7 ai5 [梅县腔] ak7
◎ 潮州话:êh4
◎ 潮州话: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五卦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隘 | 烏懈 | 影 | 佳開 | 去聲 | 卦 | 開口二等 | 佳 | 蟹 | qreh/aeh | ʔa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艮(
)声。阜,土山,与山势有关。本义:阻隔)(2) 同本义
限,阻也。——《说文》
限之以大故。——《楚辞·怀沙》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三国魏· 曹丕《燕歌行》
(3) 又如:限绝(隔绝);限隔(阻隔;隔绝);限带(阻隔围绕);限难(阻难)
(4) 限制;限定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杜甫《别赞上人》
(5) 又如:限状(限期完成公务的文书)
名词
(1) 险阻
南有巫山, 黔中之限。——《战国策》
(2) 限期
限六日内交。——《广东军务记》
不可限以时月。——宋· 沈括《梦溪笔谈》
留待限期。——《聊斋志异·促织》
严限追比。
(3) 又如:限次(期限);限尽(寿命到了期限);限外(逾期)
(4) 界限、边界、分界线(如领土、运动场所、田地等)
限,界也。——《小尔雅》
长城之限。——清·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
(5) 又如:东限琅琊台
(6) 限度,止境
心中无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地有限。——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权限(职权范围);宽限(放宽限期);极限;上限;下限;限级(限度等级)
(8) 门槛
限,一日门榍。——《说文》
限阈也。——《玉篇》
(9) 又如:锯断城门限
英文翻译
boundary, limit, lin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n5 [宝安腔] han3 [海陆丰腔] han6 [客英字典] han5 han3 [客语拼音字汇] han4 [台湾四县腔] han5 [梅县腔] han5 [陆丰腔] han6 [东莞腔] han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n5 [宝安腔] han3 [海陆丰腔] han6 [客英字典] han5 han3 [客语拼音字汇] han4 [台湾四县腔] han5 [梅县腔] han5 [陆丰腔] han6 [东莞腔] h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六產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限 | 胡簡 | 匣 | 山開 | 上聲 | 潸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ghrenx/haaen | ɣæn |